《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2年總目錄
[Abstract]:Orthodontic ~
【分類號】:Z8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家和;讀《古代荊楚地理新探》[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0年04期
2 周宏偉;連城古城新考——兼與趙朋柱同志商榷[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05期
3 葛劍雄,華林甫;二十世紀的中國歷史地理研究[J];歷史研究;2002年03期
4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0年總目錄[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1年01期
5 陳家麟;;對張著《中國歷史地理》秦代政治地理的幾點意見[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2年01期
6 黃盛璋;;云夢秦墓兩封家信中有關(guān)歷史地理的問題[J];文物;1980年08期
7 王庭槐 ,張傳藻;連云港歷史地理概述[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02期
8 鈕仲勛;黃河河源考察和認識的歷史研究[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8年04期
9 胡運宏;;錢大昕之魏晉南北朝正史地理考證述論[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10 陳碧笙;;也談臺灣歷史地理中的幾個問題——與周維衍同志商榷[J];學術(shù)月刊;1979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何元文;;豎沙煮鹽歷史地理考[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二輯)[C];2007年
2 高傳棋;;如何重建臺灣境內(nèi)的小區(qū)域歷史地理[A];海峽兩岸地理學術(shù)研討會暨2001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3 牟蘇華;;2004年《烏蒙論壇》1—4期總目錄[A];2004烏蒙論壇論文集(四)[C];2004年
4 ;總目錄[A];吉林省預防醫(yī)學學術(shù)座談會論文集[C];2004年
5 吳宏岐;王豫北;郭用和;;濮陽地區(qū)若干歷史地理問題考證[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五輯)——中國古都學會第十五屆年會暨新鄭古都與中原文明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6 ;2003年《有色金屬工業(yè)》總目錄[A];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企業(yè)管理現(xiàn)代化成果、優(yōu)秀論文專集[C];2003年
7 郭聲波;;唐代河西九曲羈縻府州及相關(guān)問題研究[A];中國邊疆考古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C];2005年
8 ;《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4年(第35卷)總目錄[A];中國農(nóng)業(yè)工程學會農(nóng)業(yè)水土工程專業(yè)委員會第三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龔勝生;;隋唐五代長江流域疫災地理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2007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李卓侖;滿志敏;楊煜達;;《王文韶日記》記載的1867-1872年武漢和長沙地區(qū)梅雨特征[A];中國地理學會2007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演講人 葛劍雄;移民與中國:從歷史看未來[N];人民政協(xié)報;2009年
2 邢曉鳳;歷史地理觀的培養(yǎng)[N];中國測繪報;2003年
3 ;從歷史地理看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N];文匯報;2003年
4 趙志壯;對歷史地理綜合實踐活動的思考[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5 曹玲娟;有看法就一定要說[N];人民日報;2008年
6 明朗;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7 邢曉鳳;從歷史地理角度詮釋歷史現(xiàn)象[N];中國測繪報;2005年
8 曹子西;全面研究北京發(fā)展史的著作[N];光明日報;2001年
9 高信;“總目錄”的檢閱[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10 柏陳斌;歷史地理和少兒讀物增長強勁[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鐵程;多思麥歷史地理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2 牛敬飛;五岳祭祀演變考論[D];清華大學;2012年
3 宋卿;唐代營州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4 高凱;地理環(huán)境與中國古代社會變遷三論[D];復旦大學;2006年
5 倪文君;西方人“塑造”的廣州景觀(1517-1840)[D];復旦大學;2007年
6 李文濤;氣候視野下的北朝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與社會[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7 陳劍;先秦時期縣制的起源與轉(zhuǎn)變[D];吉林大學;2009年
8 吳媛媛;明清時期徽州的災害及其社會應對[D];復旦大學;2007年
9 王晗;人口變動、土地利用和環(huán)境變化關(guān)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10 張金蓮;發(fā)展與變遷[D];暨南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喜樂;許昌歷史地理三論[D];鄭州大學;2010年
2 孔艷;明清時期湘江長沙段歷史地理問題探討[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3 史紅帥;明清時期西安城市歷史地理若干問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4 安娜;漢賦與漢代地理[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姚瑤;小區(qū)域研究視野下的遼代S坪恿饔騕D];北方民族大學;2009年
6 方旭峰;明清之際浙江禪宗寺院地理分布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7 駱一峰;古史山東郡縣命名規(guī)律探析[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8 高一萍;秦漢馬邑歷史地理若干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9 羅凱;唐前期道制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10 張姍;貴州地捫侗寨的歷史地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1596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2159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