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突和調(diào)適的界碑——湘西南長城之歷史文化定位
發(fā)布時間:2018-06-30 17:26
本文選題:沖突 + 調(diào)適 ; 參考:《貴州民族研究》2004年01期
【摘要】:湘西南長城是改土歸流后民族矛盾再次加劇后 ,在平息民族沖突中 ,重新調(diào)適地區(qū)社會秩序的產(chǎn)物。明清政府修建南長城是為了從軍事上長期有效地控制湘西地區(qū)的社會秩序。南長城保障了民族的有序交往 ,鞏固了改土歸流的成果 ,促進了湘西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同時在鞏固中華民族的統(tǒng)一和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了它應有的歷史作用。
[Abstract]:The Great Wall in southwestern Hunan is the product of regional social order readjusting after the ethnic contradictions are intensified again and the ethnic conflicts are subsided. The Ming and Qing governments built the South the Great Wall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social order in western Hunan for a long time. The South the Great Wall ensured the orderly communication of the ethnic groups, consolidated the achievements of reconstructing the land and returning home,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in the minority areas of western Hunan.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un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play its due historical role.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
【分類號】:K92871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杜凡丁;廣東開平碉樓歷史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米蘭;;臨海:一個來了便不想走的城市[J];風景名勝;2011年09期
2 張云生;;大陳島勝景[J];浙江林業(yè);2006年02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孟憲利;;從明信片看八達嶺長城(連載三)[A];《中國長城博物館》2007年第1期[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本報記者 孔曉寧;從苗王城到鳳凰城[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2 朱世德 李朝政 鄒曉莉 李維祥;中國的務(wù)川 世界的仡佬[N];貴州日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常言 張仲賢 本報通訊員 牛銳;瀘西城子:云南最后的土掌房部落[N];云南經(jīng)濟日報;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義;明清湖北縣級政區(qū)變動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0862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2086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