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與殷人景觀地理研究芻議
本文選題:甲骨文 + 歷史地理學; 參考:《人文地理》2004年01期
【摘要】:本文綜合了甲骨文研究和國際人文地理學研究的新近理論 ,針對甲骨文地理學研究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提出了綜合文字學、地理學等方法研究殷代景觀地理問題的設想 ,并強調(diào)區(qū)分殷代景觀研究的兩個方面 ,真實景觀及感知景觀 ,同時強調(diào)通過景觀研究分析人地關系。本文對殷人的景觀觀念、感知、分類方法及類型等進行了案例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synthesizes the recent theories of the study of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of human geography. In view of the weakness of the study of oracle bone inscription geograph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tentative plan for the study of landscape geography in Yin Dynasty by means of comprehensive philology and geography. It also emphasize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real landscape and the perceptual landscape,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land through landscape research. This paper makes a case study of Yin people's landscape concept, perception, classification methods and types.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城市與資源學系
【分類號】:K901.6;K87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董作賓;殷文丁時卜辭中一旬間之氣象紀錄[J];氣象學報;1943年Z1期
2 李紹連;關于商王國的政體問題──王國疆域的考古佐證[J];中原文物;1999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焦虎三;;甲骨文中的“羊”與“羌”[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2 張光英;;閩東木拱廊橋建筑與傳統(tǒng)村落環(huán)境意象研究——以閩東壽寧尤溪古村落為例[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29期
3 陳隆文;;“垣”字圜錢地望考辨[J];安徽錢幣;2008年02期
4 范海予;;幼兒識字教學法對第二語言漢字教學的幾點借鑒[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4期
5 胡靜;;文化學視角下的“示”部字與鬼神思想[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1期
6 景麗;;甲骨文斷代研究的成果[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7期
7 楊運庚,周海霞;從背景文化角度談古文字教學[J];安康師專學報;2003年03期
8 陳雪梅;“女”部字語義場文化意蘊淺探[J];安徽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9 傅華辰;;偏旁“口”字的構(gòu)形功能[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7期
10 蘇萍;漢字·女性·價值[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盛洪;;天命與民權(初稿)——探尋中華文明的憲政框架之一[A];“市場化三十年”論壇論文匯編(第三輯)[C];2008年
2 高凱;;從人口性比例失調(diào)看“姜”、“姬”等女字部首姓氏的產(chǎn)生背景[A];炎帝·姜炎文化與民生[C];2009年
3 王蘊智;;商代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流傳與研究[A];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4 孟凡人;;明北京皇城和紫禁城的形制布局[A];明史研究第8輯[C];2003年
5 蔡運章;;周原新獲甲骨卜筮文字略論[A];史海偵跡——慶祝孟世凱先生七十歲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廟軍;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符號[D];南開大學;2010年
2 呂偉;體用之間[D];南開大學;2010年
3 張燕;《周禮》所見王室起居職官專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豆海鋒;長江中游地區(qū)商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曾忠忠;基于氣候適應性的中國古代城市形態(tài)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王樂;基于中國古代哲學的中醫(yī)理論發(fā)展研究及醫(yī)家思維模擬方法初探[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7 蔡樹才;《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七)》文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張智慧;基于對外漢字教學的漢字構(gòu)形理論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魏俊杰;十六國疆域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10 王燦;《尚書》歷史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賈清宇;孟子引《書》論《書》考論[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董云香;先秦節(jié)慶文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野;先秦休閑文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紅梅;甲骨文與原始楔形文字會意字比較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5 羅榮輝;象形字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余淑芬;甲骨文與東巴文的意象比較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徐靜;清末萬載、上高盧羅兩姓爭界案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玲;《尚書·盤庚上》疑難新解[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9 呂全義;《臣辰v傘訪難芯縖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魏紅燕;古文字中“囗”形多義性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王奇?zhèn)?論商代的神權政治——兼論商代的國家政體[J];殷都學刊;1998年03期
2 李紹連;試論西周實行分封制的前因后果[J];中州學刊;1998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蕭艾;從甲骨文看殷人的審美觀[J];懷化學院學報;1990年03期
2 張翠華;《甲骨文在商代非檔案說》質(zhì)疑——兼與張國碩老師商榷[J];檔案學研究;2000年04期
3 田彩中;甲骨文風格圖說[J];張家口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1997年Z1期
4 濮茅左;略談甲骨文的命名和書法藝術[J];尋根;1999年04期
5 趙興彬;百年發(fā)現(xiàn)誰為先——評甲骨文發(fā)現(xiàn)者之爭[J];泰山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職工大學學報;1999年01期
6 周德武;;埃利森:“一不留神”成了世界首富[J];中國經(jīng)濟快訊;2000年25期
7 賈文,賈加林;甲骨文中農(nóng)作物“稻”“黍”“來(■)”“i枴薄皕,”的考辨[J];殷都學刊;2001年04期
8 沙鷗;甲骨文的“意象”美[J];中州今古;2002年01期
9 ;策略 合作[J];現(xiàn)代制造;2003年17期
10 ;武士企業(yè)家:拉里·埃利森[J];信息產(chǎn)業(yè)報道;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勝軍;牟重行;;熱帶風暴景觀與浙江海島特色旅游探討[A];首屆長三角氣象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4年
2 孟強;;對我國旅游公路的探討與建議[A];全國公路生態(tài)綠化理論與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陳勝軍;牟重行;;熱帶風暴景觀與浙江海島特色旅游探討[A];首屆長三角科技論壇——氣象科技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4年
4 歸復;沈熙環(huán);;北京市林木種苗工作的過去與對近年安排的考慮[A];持續(xù)發(fā)展,再創(chuàng)輝煌——中國林學會林木遺傳育種分會第五屆年會文集[C];2002年
5 虎陳霞;;武威綠洲景觀格局變化驅(qū)動要素分析[A];生態(tài)學與全面·協(xié)調(diào)·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生態(tài)學會第七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薈萃[C];2004年
6 修貝貝;;關于風景園林教育的幾點思考[A];中國風景園林教育大會論文集[C];2006年
7 劉汝明;巫偉;祝勁軍;;彩葉樹種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配置[A];第三屆浙江中西部科技論壇論文集(第三卷 林業(yè)分卷)[C];2006年
8 鄒春洋;;人居景觀譜系演變及其現(xiàn)代指示意義[A];認識地理過程 關注人類家園——中國地理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3年
9 黃瑩;;生態(tài) 游憩 景觀——桂林桂湖景區(qū)植物景觀探析[A];生態(tài)安全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廣西生態(tài)學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10 馬禮;唐沖;;尚義縣景觀生態(tài)分類和生態(tài)建設方略初步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源;甲骨文中所見的豕牲[N];中國文物報;2002年
2 馬季凡;《甲骨文商史叢考》評[N];中國文物報;2009年
3 李鳳勇;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與古董商人[N];中國檔案報;2010年
4 文艷;大魚吃小魚甲骨文仁科較勁收購戰(zhàn)[N];中華工商時報;2003年
5 李永勝;甲骨文推進JDE融合[N];中國計算機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陳亮;甲骨文窮追猛打SAP[N];南方日報;2007年
7 于翔;甲骨文下次收購誰?[N];網(wǎng)絡世界;2007年
8 楊潔;2007年甲骨文全球大會在舊金山召開[N];中國計算機報;2007年
9 記者 任國戰(zhàn) 通訊員 王龍;《千字甲骨文》郵票在安陽舉行首發(fā)式[N];河南日報;2009年
10 Ric Shreves;適應或毀滅[N];計算機世界;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年福;甲骨文詞義研究[D];鄭州大學;2003年
2 陳婷珠;殷商甲骨文字形系統(tǒng)再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邵英;古文字形體考古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4 周忠兵;卡內(nèi)基博物館所藏甲骨的整理與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5 譚飛;羅振玉文字學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程邦雄;孫詒讓文字學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李運遠;試論園林材料的應用[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6年
8 謝祥財;北京城市河道景觀改造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7年
9 馮華;爾雅新證[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10 郭旭東;卜辭與殷禮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劍南;甲骨文攻擊類動詞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柳學智;甲骨文與甲骨文書法[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3 王蘭;甲骨文同源字系統(tǒng)初探[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4 朱習文;甲骨文位移動詞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5 郭鳳花;甲骨文謂賓動詞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蔣瑩;淺析建筑材料在景觀中的應用[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5年
7 諶于藍;金文同義詞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8 伍凌燕;甲骨文副詞研究述評[D];武漢大學;2005年
9 鄒淵;甲骨文器物字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10 蘇家寅;商代林木應用探討[D];鄭州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0257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2025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