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給高原母親河的頌歌——讀《瀾滄江怒江傳》
本文選題:瀾滄江 + 母親河; 參考:《中國出版》2004年11期
[Abstract]:......
【作者單位】: 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分類號】:K928.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小明;怒江巖畫與原始體育[J];體育文化導刊;1988年04期
2 甘德懷;怒江天險兩名橋[J];今日民族;1994年07期
3 廖成張;怒江科技事業(yè)在前進[J];云南科技管理;1994年05期
4 李茂泉;充滿希望的怒江林業(yè)[J];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1994年04期
5 張惠君;怒江傈僳族、怒族、獨龍族貧困問題研究[J];云南社會科學;1997年03期
6 朱運寬;怒江有個“澡堂會”[J];民族藝術;1998年04期
7 肖迎;清末夏瑚對怒江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經營思想[J];思想戰(zhàn)線;1998年11期
8 漢永生,尹善龍;高黎貢山,你要大聲為國家交通部作證![J];民族團結;1998年01期
9 歐志明;怒江五十年:乘風破浪跨世紀[J];創(chuàng)造;1999年10期
10 肖志杰;風情怒江[J];旅游;200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道生;;略述怒江各族民眾對抗戰(zhàn)的支援[A];抗日戰(zhàn)爭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5年
2 李道生;;淺談怒江近現(xiàn)代民族史料研究的時代效應[A];少數(shù)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8年
3 闞榮舉;韓源;;云南地學斷面[A];1990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0年
4 李秋生;王建平;;西藏東部丁青——怒江蛇綠混雜巖帶的地質特征[A];蛇綠巖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6年
5 劉增乾;;從地質新資料試論岡瓦納北界及青藏高原地區(qū)特提斯的演變[A];青藏高原地質文集(12)——“三江”構造地質[C];1982年
6 廖國興;;西藏班公湖——怒江板塊縫合線東段地質特征[A];青藏高原地質文集(12)——“三江”構造地質[C];1982年
7 張勤文;艾長興;李泰釗;余希靜;;三江中段溝—弧—盆構造體系發(fā)育史[A];青藏高原地質文集(12)——“三江”構造地質[C];1982年
8 陳炳蔚;;昌都地區(qū)怒江、瀾滄江、金沙江流域地槽發(fā)展的若干問題[A];青藏高原地質文集(12)——“三江”構造地質[C];1982年
9 潘桂棠;鄭海翔;徐躍榮;王培生;焦淑沛;;初論班公湖—怒江結合帶[A];青藏高原地質文集(12)——“三江”構造地質[C];1982年
10 鄭海翔;潘桂棠;徐躍榮;王培生;;怒江構造帶超基性巖新知——一個完整的蛇綠巖套的確定[A];青藏高原地質文集(13)——“三江”巖石[C];198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程念高;水電前期工作當抓緊[N];中國電力報;2000年
2 李順蘭;凈化美化怒江[N];中國環(huán)境報;2000年
3 記者 婁憶波;云南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全面擴容[N];中國環(huán)境報;2000年
4 劉寶良;自助游大理·怒江大峽谷[N];中國旅游報;2000年
5 伍皓;怒江大峽谷推出精品旅游線路[N];中國綠色時報;2000年
6 郭海涌 何東學 譚建軍;特殊的捐款[N];人民日報;2000年
7 記者 范偉國、李德金;云南社會穩(wěn)定民族團結經濟發(fā)展[N];人民日報;2000年
8 郭明軒;獨龍族[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9 記者 范偉國、李德金;云南著力落實民族政策 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fā)展[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10 記者 陳樹德;怒江自然保護區(qū)“急需保護”[N];人民政協(xié)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肖潤;西藏改則地區(qū)金礦成礦規(guī)律和找礦方向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3年
2 賀傳松;用遠震接收函數(shù)研究滇西地區(qū)的深部結構[D];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年
3 江元生;西藏岡底斯中段措勤地區(qū)中新生代構造巖漿演化與成礦[D];成都理工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包松蓮;塔拉生態(tài)適應性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00年
2 賀晶;山茶屬紅山茶組植物RAPD分類研究[D];中南林學院;2001年
3 周浩;民國時期云南省怒江邊四區(qū)設治局初探[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4 馮濤;西藏左貢縣怒江大橋橋臺穩(wěn)定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04年
5 謝國剛;西藏岡底斯—拉薩陸塊中部構造格局及地質演化[D];中國地質大學;2004年
6 趙君;論民間環(huán)保組織的法律規(guī)制[D];河海大學;2005年
7 艾潔;社會事件中環(huán)境非政府組織的社會資本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8 張海馨;環(huán)境非政府組織(NGO)與新聞輿論監(jiān)督[D];河北大學;2006年
9 鄭海濤;怒江中上游魚類生物完整性評價[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6年
10 楊穎;中國洝科,
本文編號:18643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1864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