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交融的印記——柳州地名歷史層次尋蹤
本文選題:民族交融 + 柳州地名 ; 參考:《廣西民族研究》2012年01期
【摘要】:地名是歷史的活化石。地處廣西中部的柳州市是多民族雜居之地。其早期居民是當?shù)氐膲炎寮捌湎让?秦漢以后,內地漢族各民系先后進入柳州居住。從不同的地名,可窺探不同民族或民系留下的歷史文化印記。
[Abstract]:Place names are living fossils of history.Locat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Guangxi, Liuzhou City is a land of mixed ethnic groups.The early inhabitants were the local Zhuang and their ancestors. After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Han ethnic families in the mainland entered Liuzhou successively.From different geographical names, we can explor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mprint left by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or ethnic groups.
【作者單位】: 上海師范大學語言所;廣西大學文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廣西壯語、漢語方言語法語料庫(08BYY068)”成果之一
【分類號】:K928.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杰舜;平話人的形成及人文特征——華南漢族族群研究之一[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5期
2 蘭玉英;釋四川方言的一些例外字[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3 楊紹林;四川彭州方言副詞研究[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4 鄧幫云;;量詞“盤”在四川方言中的一個較特殊用法[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5 伍巍,蔣尊國;漢語方言中表示“撥出(飯菜)”的“減”[J];辭書研究;2005年03期
6 張敏;從類型學和認知語法的角度看漢語重疊現(xiàn)象[J];當代語言學;1997年02期
7 練春招;客家的遷移與客家方言的分布[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1期
8 黃雪貞;;西南官話的分區(qū)(稿)[J];方言;1986年04期
9 余靄芹;粵語方言分區(qū)問題初探[J];方言;1991年03期
10 梁敏,張均如;廣西平話概論[J];方言;1999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伶;永州南部土話語音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2 陳長書;《國語》詞匯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3 丁崇明;昆明方言語法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4 包薩仁;蒙古語族東鄉(xiāng)語與漢語的接觸研究[D];北京大學;2006年
5 胡萍;湘西南漢語方言語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6 阮桂君;寧波方言語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彭春芳;湖南漣源楊家灘話重疊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8 胡孝斌;現(xiàn)代漢語雙疊四字格AABB式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9 王媛媛;漢語“兒化”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10 申紅義;出土楚簡與傳世典籍異文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解海江;漢語方言義位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2 郭玉賢;桂林市穿山鄉(xiāng)平話[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3 楊希英;桂林市朝陽(西村)平話音系[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4 唐昌曼;全州文橋土話研究[D];廣西大學;2001年
5 陳朝珠;北海白話詞匯研究[D];廣西大學;2002年
6 瑪突來維切·帕維爾(Matulewicz Pawel);粵語特殊方言用字研究[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2年
7 陳滔;廣西北海市五個粵方言點語音研究[D];暨南大學;2002年
8 陳昌霞;射陽方言語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9 劉祥友;廣西灌陽方言音系特點及其歸屬[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10 劉紅花;《廣韻》方言詞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敏;張均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各民族語言的互相影響[J];方言;1988年02期
2 魏鋼強;"荸薺"考[J];方言;2004年03期
3 伍巍;;粵語[J];方言;2007年02期
4 龔群虎;南方漢語古越語底層問題新探[J];民族語文;2001年03期
5 藍慶元;壯語中古漢語借詞及漢越語與平話的關系[J];民族語文;2001年03期
6 廖揚敏;“馬蹄”源于古臺語質疑[J];民族語文;2003年06期
7 羅昕如;湘南土話中的底層語言現(xiàn)象[J];民族語文;2004年01期
8 藍慶元;;拉珈語漢借詞層次分析[J];民族語文;2005年06期
9 岳靜;;黃金鎮(zhèn)仫佬語中古精章組漢借詞的讀音[J];民族語文;2006年01期
10 朱曉農;從群母論濁聲和摩擦——實驗音韻學在漢語音韻學中的實驗[J];語言研究;2003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艾南山;;藏彝走廊的地理-環(huán)境談[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年02期
2 喻丹;;都勻:小城之“宜”[J];當代貴州;2010年09期
3 李莉;阿爾薩斯:最地道的歐洲[J];世界博覽;2005年11期
4 飛魚;伏俟故城:吐谷渾立國古都[J];西藏旅游;2003年02期
5 閔有德;;說不完的日月山[J];絲綢之路;2006年12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行游塞上明珠 感悟大境榆林[N];中國旅游報;2010年
,本文編號:17615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1761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