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人文地理論文 >

漢唐地理志研究的新成果——評孔祥軍《漢唐地理志考!

發(fā)布時間:2018-04-15 19:05

  本文選題:文獻 + 輯錄; 參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2年04期


【摘要】:孔祥軍新著《漢唐地理志考校》,對漢唐正史地理志及唐宋地理總志進行校理,糾文本之訛,正史文之謬,輯失佚之地志,探史志之史源,考其斷代,辨其書例。在對地理志文獻研究基礎之上,孔氏考漢代三輔稱謂沿革,鹽、鐵官之分布,新莽改亭之通例,北魏政區(qū)之沿革,并對隋代關官、水道和唐代諸渠進行了輯錄和考察。本書以文獻考校和政區(qū)地理研究為主,廣涉經(jīng)濟地理、交通地理、軍事地理、佛教地理等諸多領域,重視學術傳承和演變,善用圖、表的方式來明晰思路脈絡,為漢唐地理研究之佳作。
[Abstract]:Kong Xiangjun's new book, "the examination of Geography in Han and Tang dynasties", corrects the errors of the texts, the errors of the official historical texts, the records of the lost places, explores the historical sources of the historical chronicles, examines the history of the official history of Han and Tang dynasties, and distinguishes their book cases.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f geography literature, the history of Sanfu appella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salt and iron officials, the general rules of changing new manhood into pavilions, and the evolution of Northern Wei political district were analyzed. The Guan Guan, waterway and canals in the Sui Dynasty were also compiled and investigated.This book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school and district geography, and covers a wide range of fields, such as economic geography,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military geography, Buddhist geography, and so on. It attaches importance to academic inheritance and evolution, and makes good use of maps and tables to clarify the train of thought.For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geography research.
【作者單位】: 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
【分類號】:K928.6;K234;K24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健;;《史記·項羽本紀》襄城地望糾誤與考實[J];安徽史學;2009年05期

2 張佳穎;;人類歷史進程和人文環(huán)境對文化圈層現(xiàn)象形成的影響[J];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3 李霽;;從《哀郢》中的地名看屈原的一段流放行程[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4 李福祿;;莊子蒙人考析[J];菏澤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5 李福祿;;莊子家世考論[J];菏澤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6 劉淑穎;;東西漢水辨——兼論古人的漢源觀念[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7 陳立柱;;楚淮古地三題[J];江漢考古;2010年01期

8 田成方;;皋滸之戰(zhàn)地理考析[J];江漢考古;2010年04期

9 馬孟龍;;漢成帝元延三年侯國地理分布研究[J];歷史研究;2011年05期

10 梁明柳;陸松;;\荺悄鍶恰涎峭遼俗迦貉芯縖J];廣西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張海峰;王先謙《漢書補注》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陸德富;戰(zhàn)國時代官私手工業(yè)的經(jīng)營形態(tài)[D];復旦大學;2011年

3 馬孟龍;西漢侯國地理[D];復旦大學;2011年

4 田成方;東周時期楚國宗族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5 李青淼;唐代鹽業(yè)地理[D];北京大學;2008年

6 劉順;初盛唐的儒學與文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張錚;荀況與“百家爭鳴”時代之終結(jié)[D];吉林大學;2008年

8 賈文龍;宋朝州級屬官司法職能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學才;千乘歐陽氏家族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莫凡;先秦戰(zhàn)爭中的河內(nèi)[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云云;西漢時期內(nèi)蒙古地區(qū)的郡縣設置和官吏選拔[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4 呂陽;“盛樂城”與“盛樂宮”地理位置考辯[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5 林清;商人、商路與區(qū)域興衰[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劉愛軍;《呼蘭河傳》的空間敘事藝術[D];河北大學;2011年

7 姜博;魏晉南北朝時期敦煌歷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8 于春雷;秦漢內(nèi)史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9 張振興;先秦秦漢時期小麥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10 郭滿;漢賦地名疏證[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學舟;;《清史稿·地理志》地名勘誤一則[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6年01期

2 許正文;閱讀正史地理志應注意的問題[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1年10期

3 毛繼周,周自悹;一本頗有特色的地理志書——評《西安市地理志》[J];地域研究與開發(fā);1989年04期

4 郝鵬展;;《漢書·地理志》河流過郡數(shù)考辨四則[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6年01期

5 陳長文;;明代同名異地考錄[J];歷史檔案;2007年02期

6 萬延森;《青島市志·自然地理志》通過評審與鑒定[J];海岸工程;1996年03期

7 徐淑珍;;千年古縣——鄆城[J];春秋;2010年05期

8 周振鶴;;不妨讀讀歷代正史地理志[J];文史知識;1995年08期

9 張晉光;;《北齊地理志》評介[J];地理研究;2010年01期

10 朱圣鐘;;《水經(jīng)·江水注》“江水漢安”與“洛水漢安”考[J];中國史研究;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唐尚賢;林超民;尤中;;關于句町地理位置的通信[A];句町國與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2 李興河;;趙國都邑遷徙考略[A];趙國歷史文化論叢[C];1987年

3 華林;;論《徐霞客游記》對麗江風貌的文獻報導價值[A];徐霞客與麗江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4 尹鈞科;;唐北都太原城初探[A];中國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輯)——中國古都學會第五、六屆年會論文集[C];1987年

5 史念海;;我國古代都城建立的地理因素[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輯)——中國古都學會第二屆年會論文集[C];1984年

6 蘇天鈞;;五朝京都變遷[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一輯)——中國古都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1993年

7 陳國燦;;唐代的“神山路”與撥換城[A];龜茲學研究(第三輯)[C];2008年

8 常征;;辨薊丘[A];中國古都研究(第一輯)——中國古都學會第一屆年會論文集[C];1983年

9 蘇天鈞;;元、明、清三朝都城、畿輔建置沿革考略[A];中國古都研究(第四輯)——中國古都學會第四屆年會論文集[C];1986年

10 孔慶贊;;北宋東京三城簡議[A];中國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輯)——中國古都學會第五、六屆年會論文集[C];198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浦善新;秦代郡制考證(中)[N];中國社會報;2009年

2 張在軍;都是東坡惹的禍[N];樂山日報;2009年

3 古鴻飛;“大同”地名考[N];大同日報;2008年

4 王建堂;洞天福地抱犢山[N];山西日報;2006年

5 張在軍;都是東坡惹的禍[N];樂山日報;2009年

6 吳浩軍;酒泉地名來歷有五說[N];酒泉日報;2009年

7 李廣潔;先秦史籍中的“太原”[N];太原日報;2010年

8 侯長林;桃源在武陵,深處是銅仁[N];銅仁日報;2009年

9 李并成;“昆侖”地望考[N];酒泉日報;2006年

10 馬曉東;龍門與河津[N];山西政協(xié)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肖愛玲;西漢城市地理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2 馬強;唐宋時期中國西部地理認識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彥佶;漢印地名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王現(xiàn)平;唐代四川軍鎮(zhèn)地理考[D];西南大學;2009年

3 魯延召;宋代廣南東路政區(qū)地理及其信息系統(tǒng)處理[D];暨南大學;2006年

4 陳昱明;五代關隴河洛地區(qū)政區(qū)地理[D];復旦大學;2009年

5 畢雅靜;mP、灞二水歷史變遷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6 于美娟;白居易詩題地名疏證[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7 慈平;元代歷史地理學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8 劉葳;《寰宇通志》的價值及其缺陷[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9 陸利軍;越南行政地名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07年

10 許之標;中國古代飛地行政區(qū)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175539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175539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f70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