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人文地理論文 >

20世紀的中國古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3-30 18:21

  本文選題:評論 切入點:中國古都 出處:《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5年01期


【摘要】:該文勾畫了二十世紀中國古都研究的輪廓。作者認為中國古都研究可分為三個方面, 即理論探索、七大古都研究和其它古都研究。此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安陽。總之, 我們已經(jīng)取得了巨大成就, 盡管一些不足方面有待于展開。作者預言: 出于學科本身的需要和社會的企盼,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古都研究有望取得更大的進步。
[Abstract]:This paper outlines the study of Chinese ancient capital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study of ancient capital of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namely,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study of seven ancient capitals and other ancient capital studies. The seven ancient capitals are Beijing, Xi'an, Luoyang, Kaifeng, Nanjing, Hangzhou, Anyang. In short, we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although some shortcomings have yet to be developed. The author predicts that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capital of China in the 21 century is expected to make greater progress out of the needs of the discipline itself and the expectation of society.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
【分類號】:K928.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侯仁之;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實踐[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79年01期

2 朱士光;初論我國古代都城禮制建筑的演變及其與儒學之關系[J];大同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1998年03期

3 陳旭;鄭州小雙橋商代遺址即閫都說[J];中原文物;1997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姜波;漢唐都城禮制建筑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震達,劉恕;中國沙漠化土地的特征及其防治的途徑[J];資源科學;1980年03期

2 孫冬虎;華北平原城鎮(zhèn)地名群的發(fā)展及其地理分布特征[J];地理研究;1990年03期

3 盧海鳴,朱明;六朝都城建康的若干問題研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4 鄒勁風;從地理形勢變遷論六朝初期南京城市興起的原因[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5 史念海;歷史城市地理與歷史區(qū)域地理的可喜收獲——讀《北京歷史地圖集》[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年01期

6 于希賢;走向世界,走向21世紀的中國歷史地理學[J];人文地理;1998年03期

7 劉盛佳;歷史地理學的研究方法[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年03期

8 方酉生;小雙橋遺址為仲丁枮都說商榷[J];考古與文物;2000年01期

9 樊寶敏,董源;中國歷代森林覆蓋率的探討[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10 鄧輝;論侯仁之歷史地理學的“環(huán)境變遷”思想[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李蔚;;古都研究的新篇章——評《中國都城歷史圖錄》[A];中國古都研究(第四輯)——中國古都學會第四屆年會論文集[C];1986年

2 朱士光;;秦漢時期關中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及其對都城建設的影響[A];中國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輯)——中國古都學會第五、六屆年會論文集[C];1987年

3 孟凡人;;明北京皇城和紫禁城的形制布局[A];明史研究第8輯[C];2003年

4 郭聲波;;隋唐長安的水利[A];唐史論叢(第四輯)[C];1988年

5 胡進駐;;略論商周徙都制度[A];夏商周文明研究·六——2004年安陽殷商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朱士光;;漢唐長安地區(qū)的宏觀地理形勢與微觀地理特征[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輯)——中國古都學會第二屆年會論文集[C];1984年

7 岳升陽;;海淀、中關村地區(qū)的歷史文脈與未來發(fā)展[A];北京古都風貌與時代氣息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嚴艷;陜甘寧邊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與產(chǎn)業(yè)布局研究(1937-1950)[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2 任云英;近代西安城市空間結構演變研究(1840-1949)[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3 肖愛玲;西漢城市地理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4 宋軍令;明清時期美洲農(nóng)作物在中國的傳種及其影響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5 吳軼群;清代新疆邊境地區(qū)城市對比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6 張曉芳;蚌埠城市歷史地理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7 穆渭生;唐代關內道軍事地理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8 車越;中國東部平原河網(wǎng)地區(qū)水源地的環(huán)境管理:理論、方法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李久昌;古代洛陽都城空間演變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10 樊寶敏;中國清代以來林政史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曉華;中國古代尚玉習俗初探[D];湘潭大學;2007年

2 李燕;古代黃河中游環(huán)境變化和災害對于都市遷移發(fā)展的影響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3 權偉;明初南京山水形勢與城市建設互動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4 馮曉多;寧夏地區(qū)明代城鎮(zhèn)地理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5 郭平若;民國時期綏遠地區(qū)礦產(chǎn)資源開發(fā)利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6 鄒志偉;藏傳佛教寺院僧侶制度與藏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夏金梅;區(qū)域分工與漢代商品經(jīng)濟[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8 賴小云;邊疆屯墾政策實施下的環(huán)境變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9 李大偉;明代榆林鎮(zhèn)沿邊屯田與環(huán)境變化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10 李南江;氣候變遷與兩漢社會發(fā)展若干問題的探討[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虞積華;;魯迅書扇《自嘲》詩贈杉本勇乘師[J];上海文學;1981年09期

2 任訪秋;突出地方特色 促進學術繁榮[J];殷都學刊;1986年01期

3 徐才安;;淺談中國古都[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2期

4 史念海;中國古都概說(二)[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2期

5 史念海;中國古都概說(三)[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3期

6 史念海;中國古都概說(四)[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4期

7 ;《陜西師大學報》1990年總目錄[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4期

8 史念海;中國古都概說(五)[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1期

9 史念海;中國古都概說(六)[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2期

10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1991年總目錄[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鄭孝燮;;再談保護北京紫禁城和保護皇城分不開[A];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四輯)[C];2004年

2 張維慎;;說席地而坐時的無禮行為“箕踞”——兼談南越王趙佗對于漢使陸賈的箕踞[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輯)——南越國遺跡與廣州歷史文化名城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李久昌;;“天下之中”與列朝都洛[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輯)——南越國遺跡與廣州歷史文化名城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中國古都研究》編輯委員會[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輯)——南越國遺跡與廣州歷史文化名城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黃海妍;;清代以來廣州城中的合族祠——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氏書院為例[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輯)——南越國遺跡與廣州歷史文化名城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王良田;;論商丘古城在我國古都史上的地位[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輯)——南越國遺跡與廣州歷史文化名城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朱士光;;論中國古都之大遺址保護[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輯)——南越國遺跡與廣州歷史文化名城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尹鈞科;;論永定河流域的古都特點及其在中國古都群中的地位[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輯)——鄭州商都3600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樂琴;北京如何走向國際化大都市[N];北京科技報;2000年

2 丁毅華;中國古都研究的新成果[N];中國文物報;2000年

3 ;弘揚展示納西東巴文化[N];云南日報;2000年

4 徐城北;日本料理[N];中國旅游報;2001年

5 張積玉;以古鑒今[N];光明日報;2003年

6 柳與薇;走近金字塔[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

7 韓杰;重建“絲綢之路”[N];中國交通報;2004年

8 宜秀萍;“絲綢之路”擬整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N];甘肅日報;2004年

9 鐘欣 張雪;多元文化與文明發(fā)展[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10 徐敬亞;北京出租車怎么迎奧運[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軍;中國古都建設與自然的變遷——長安、洛陽的興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1年

2 王軍;中國古都建設與自然的變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果然;秦遷都與強盛之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2 朱宇強;略論唐代伊洛河水系與洛陽城水災[D];暨南大學;2006年

,

本文編號:168708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168708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f67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