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林津、鳳林關(guān)位置及其交通路線考
本文選題:法苑珠林 切入點:鳳林津 出處:《敦煌學(xué)輯刊》2013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一是從討論《法苑珠林》關(guān)于唐述谷寺記載的標點入手,發(fā)掘了一條重要記載:鳳林津在唐河州西北五十里;二是通過梳理《通典》和《元和郡縣圖志》等書關(guān)于唐鄯州至河州間道路的有關(guān)記載,探討了北朝以來龍支至河州道的交通路線,發(fā)掘了另一條史料:鳳林關(guān)與唐龍支縣的距離是一百四十里。三是通過探索西魏鳳林縣故城、唐鳳林關(guān)、宋安鄉(xiāng)關(guān)、元安鄉(xiāng)縣等相關(guān)地名的歷史,說明今U5哥集渡是北朝以來的黃河古渡,蓮花渡是元、明時才出現(xiàn)的黃河渡口,從而證明鳳林津、鳳林關(guān)在今臨夏縣蓮花鎮(zhèn)的原U5哥集,否定了鳳林關(guān)在今臨夏縣原蓮花城說。
[Abstract]:First, from the discussion of the punctuation of the records of the Tang Shugu Temple, the author excavates an important record: Fenglin and Tianjin are in the northwest of Tanghezhou 50 li; Second, by combing the relevant records of the roads between Tangshan and Hezhou in books such as "the General Code" and "the Chronicles of Yuan-he Count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raffic routes from Longzhi to Hezhou Road since the Northern Dynasty. Another piece of historical data has been excavated: the distance between Fenglinguan and Tanglongzhi County is 140 li. Third, by exploring the history of relevant geographical names such as the old city of Fenglin County, Tang Fenglin Guan, Song'an Xiang Guan and Yuan Anxiang County in the West Wei Dynasty, It shows that this U5 elder ferry is the ancient crossing of the Yellow River since the Northern Dynasty, and the lotus ferry is the Yellow River ferry that only appeared in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thus proving that Feng Lin Jin and Feng Lin were closed in the original U5 elder collection of Lianhua Town in Linxia County, which negated Fenglin's closing in the original Lotus City of Linxia County today.
【作者單位】: 蘭州大學(xué);
【基金】:201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漢唐黃河上游古渡與西北交通道路研究”(12AZS012) 蘭州大學(xué)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wù)費專項資金資助(09LZUJBWTD003)
【分類號】:K928.6;F512.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劉滿;;西北黃河古渡考(二)[J];敦煌學(xué)輯刊;2005年04期
2 李并成;馬燕云;;炳靈寺石窟與絲綢之路東段五條干道[J];敦煌研究;2010年02期
3 劉滿;史志林;;鳳林山、鳳林津有關(guān)問題辨正[J];敦煌學(xué)輯刊;2012年02期
4 李并成;河州古道[J];絲綢之路;1993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文蕾;;《聊齋志異》俠義主題論[J];蒲松齡研究;2009年04期
2 王偉;簡論傳統(tǒng)史學(xué)的歷史功用觀及其人文主義精神[J];阿壩師范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03年02期
3 鄒立波;;略論明代董卜韓胡、雜谷二土司之爭——兼論磽磧嘉絨藏族文化中的羌文化因素[J];阿壩師范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06年04期
4 張曉英;;“錢刀”與《白頭吟》創(chuàng)作時代蠡測[J];阿壩師范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08年04期
5 石志鳥;;論章臺柳意象的歷史淵源——楊柳經(jīng)典意象考述[J];阿壩師范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08年04期
6 江瀚;;略論荀子禮樂學(xué)說之思想意義[J];阿壩師范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09年03期
7 趙永忠;;論北宋對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xué)校學(xué)報;2009年04期
8 呂偉華;;淺論縱橫家的政治理想[J];阿壩師范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11年03期
9 張光全;司馬遷、班固“實錄”精神異趣探源[J];安徽大學(xué)學(xué)報;2003年03期
10 尹興國;淺論縱橫家[J];安徽大學(xué)學(xué)報;2003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黎秀蓉;;“李約瑟之謎”的博弈論解讀[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xué)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2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與一般——美術(shù)史論中的個案與問題”第五屆全國高校美術(shù)史學(xué)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張虹;;“五臟相音”理論在耳鳴診治中的應(yīng)用[A];中華中醫(yī)藥學(xué)會耳鼻喉科分會第15屆學(xué)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4 賀金峰;;兼論方城境內(nèi)的“夏路”[A];《中國長城博物館》2010年第1期[C];2010年
5 王守仁;;《孫臏兵法、擒龐涓》中有關(guān)城邑問題的商榷[A];河北省歷史學(xué)會第三屆年會史學(xué)論文集[C];1983年
6 劉克;;漢畫像石葬俗的衰亡果真是因漢末政治動蕩經(jīng)濟蕭條嗎——從文化通觀視角立論并以此與漢畫界前輩商榷[A];中國漢畫學(xué)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徐嬋菲;姚智遠;;漢墓畫像神話人物的圖像作用及喪葬意義[A];中國漢畫學(xué)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馬怡;;說}m[A];中國漢畫學(xué)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張露露;劉冰;;論漢畫中胡人圖像體現(xiàn)的胡漢關(guān)系[A];中國漢畫學(xué)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姚樂;;關(guān)于漢鹽瀆縣的幾個問題[A];漢唐社會經(jīng)濟與海鹽文化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凱波;屈騷評論與漢代文學(xué)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2010年
2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2010年
3 邢培順;曹植文學(xué)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0年
4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0年
5 馮世明;公元前3世紀—公元4世紀匈奴國家形態(tài)的演變[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1年
6 李國娟;儒學(xué)與秦漢意識形態(tài)的建立[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1年
7 周燕來;南宋兩淮地區(qū)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西北大學(xué);2010年
8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國政治現(xiàn)象剖析[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0年
9 史兵;唐代長安城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0年
10 范江濤;駁雜與務(wù)實:《抱樸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開大學(xué);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平;方干及其詩歌論稿[D];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2010年
2 關(guān)學(xué)銳;《莊子》生存美學(xué)思想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2010年
3 魯京京;古史辨派對《史記》中先秦史料評判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2010年
4 王英娜;《淮南子》“道”論及其文藝觀[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0年
5 劉曉娜;《史記》與齊魯文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0年
6 王淑文;《尚書》德治思想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0年
7 張靖;西漢昭宣時期樂府研究[D];廣西師范學(xué)院;2010年
8 范云峰;先秦時期青銅鑄造標準化研究[D];鄭州大學(xué);2010年
9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鄭州大學(xué);2010年
10 岳亞莉;豫北地區(qū)戰(zhàn)國墓研究[D];鄭州大學(xué);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劉滿;西北黃河古渡考(一)[J];敦煌學(xué)輯刊;2005年01期
2 魏文斌;炳靈寺石窟唐“永隆二年”諸龕簡論[J];敦煌研究;1999年03期
3 佐藤長,梁今知;隋q,帝征討吐谷渾的路線[J];青海社會科學(xué);1982年01期
4 李并成;河州古道[J];絲綢之路;1993年03期
5 賀養(yǎng)州;絲綢之路上的黃河古橋梁[J];絲綢之路;1995年05期
6 趙仁魁 ,康玲;左南城和乞佛飛橋考[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3年01期
7 劉滿;漢金城縣治所地理位置考辨[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7年01期
,本文編號:16187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1618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