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的八景
本文選題:永州 切入點:八景 出處:《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6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八景"是我國古代約定俗成的風物景觀概念。最早的"八景"據(jù)沈括《夢溪筆談·書畫》所記,來自北宋宋迪所作的《瀟湘晚景圖》。盡管被有識之士譏為附庸風雅或粉飾太平,但相對于一些現(xiàn)代化的商業(yè)氣息濃郁的景點,已如同黃鐘與瓦釜了。文章主要介紹明清時期永州的各個"八景",以及相伴隨的八景詩和八景詞(偶有十景、四景)。"八景"概念展現(xiàn)了古人智慧的結(jié)晶,具有重要的文學價值和史學、地理學價值。
[Abstract]:"eight scenery" is a traditional concept of landscape in ancient China. The earliest "eight scenery" according to Shen Kuo's "Mengxi pen talk 路painting", From Song Di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Xiaoxiang late View". Although it has been ridiculed as a vassal elegance or whitewash by people of insight, it is relative to some scenic spots with a rich modern commercial flavor. The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eight scenes of Yongzhou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the accompanying poems of eight scenery and the ci of eight scenery. The concept of "eight scenery" show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ancient wisdom. It has important value in literature, history and geography.
【作者單位】: 湖南科技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分類號】:K926.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廷銀;;地方志中“八景”的文化意義及史料價值[J];文獻;2003年04期
2 付小紅;明清時期江西家族“小八景”的初步研究[J];南方文物;2005年02期
3 冉毅;;中日實地八景的形成及其賦詩意象分析[J];日語學習與研究;2011年05期
4 趙凡奇;王克麗;;《臨汾八景圖》考述[J];文物世界;2013年03期
5 賈書敏;邢臺八景[J];河北學刊;1987年01期
6 謝柳青;來自古瀟湘的文化沖擊——中、日“瀟湘八景”淺談[J];求索;1988年04期
7 謝柳青;閑話“八景”[J];文史雜志;1989年02期
8 謝柳青;;詩心高下各千秋——“八景詩”文化價值淺估[J];長沙水電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03期
9 肖華忠 ,蘇道宏 ,胡文清;江西“八景”的分布特色及成因[J];江西文物;1990年03期
10 宋國英;歷代名賢詠資州八景[J];四川文物;1990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沈文凡;;江南地景文學研究——以江南八景詩為例[A];第二屆江南文化論壇——江南都市與中國文學[C];2013年
2 高巍;;“燕京八景”析說[A];北京古都歷史文化講座[C];2009年
3 曹麗娟;;遺產(chǎn)體系與游憩體系之辨[A];城市規(guī)劃面對面——2005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下)[C];2005年
4 趙光華;;北海景物述議[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二輯)[C];1981年
5 劉振超;;盛京之八景[A];遼寧省社會科學普及系列叢書8——遼海講壇·第六輯(民俗卷)[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王攀、吳俊;佛山發(fā)動市民評選“新八景”[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
2 記者 馮燕平;3位專家評說青城“新八景”[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7年
3 安群邋岑英;“金州十八景”郵務類產(chǎn)品亮相貴州電視臺[N];中國郵政報;2008年
4 楊云霄 黃志剛 黃怡;八景建立科學績效考核制度促跨越[N];宜春日報;2008年
5 本記;全市動員 力推魁星樓入選“吉林八景”[N];遼源日報;2009年
6 黃怡;八景 蔬菜產(chǎn)業(yè)鼓起農(nóng)民腰包[N];宜春日報;2009年
7 衣薇;新八景串起一個精彩的上海[N];中國旅游報;2009年
8 記者 陳耿;“瓊州八景”蘊藏豐富文化信息[N];海南日報;2010年
9 海南日報記者 高虹;追尋遠去的海南八景[N];海南日報;2010年
10 記者 李雪萌;評選新八景要避免“不全不粹”[N];濟南日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姚幸福;河北地域八景詩研究[D];河北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吳美霞;四川古“八景”文化在當代景觀規(guī)劃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2 耿欣;“八景”文化的景象表現(xiàn)與比較[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6年
3 申月華;“八景”文化與現(xiàn)代景觀設計關(guān)系之初探[D];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4 戴林利;明清時期重慶“八景”分布及其文化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5 楊寶軍;傳統(tǒng)八景的地域特色與構(gòu)建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丁歡;宋代以來江西“八景”與生態(tài)環(huán)境變遷[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廖丹;“八景”的中國式城市意象與旅游開發(fā)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8 成云濤;傳統(tǒng)“八景”的歷史文化價值及旅游開發(fā)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5943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159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