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實習生認知的高校地理教育實習導師職責與指導策略
本文關鍵詞:基于實習生認知的高校地理教育實習導師職責與指導策略
【摘要】:充分認知教育實習指導教師對實習生的指導職責和指導策略,有助于實習生獲取良好的教育實習成效。運用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調(diào)查了100名實習生對中學地理優(yōu)質(zhì)課基本要求、自身教學技能基礎和指導需求的認知,提出高校地理教育實習導師職責為:幫助實習生系統(tǒng)整理大學中所學的各門地理專業(yè)知識,提高授課內(nèi)容的準確性;鼓勵實習生準確、規(guī)范、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認識與觀點,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重點指導實習生開展課堂教學設計和教材分析實踐,幫助他們實現(xiàn)從大學生到中學教師的角色轉換。此外,提出高校地理教育實習導師的指導策略為:尊重實習生個性,給予針對性指導;言傳身教,開展示范教學;關愛寬容,建立平等"師徒"關系。
【作者單位】: 貴州師范大學地理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
【基金】:貴州省教育廳教改課題“新課程背景下中學地理教師地理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建設研究”(〔2011〕第06號)
【分類號】:G652;K90-4
【正文快照】: 地理教育實習是高校地理教育本科專業(yè)學生拓展地理教育知識、培養(yǎng)地理教學能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1],是促進地理教育實習生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并構建個人教學體驗的重要途徑。研究高校地理教育實習工作,對于提高地理教育實習成效、創(chuàng)新高校地理教育理念有著重要作用。厘清教育實習指導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邵秀英,王紅,王向東,李元平;高等師范地理教育實習現(xiàn)狀與規(guī)范性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年14期
2 高楊;徐國偉;許東升;闞朝輝;;高師地理科學專業(yè)教育實習現(xiàn)狀分析及改革研究[J];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14年01期
3 黃興帥;;高師院校師范生教育實習模式的轉變——基于認知學徒制的基本思想[J];中國高教研究;2014年05期
4 陳賢興;高師學生組織管理能力的訓練[J];溫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博偉;教育實習指導教師角色與指導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武文斌;教育實習中大學實習指導教師角色履行的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謙智;吳國璽;;基于信息技術的地理教學能力培養(yǎng)研究[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0年01期
2 丁光輝;;新時代背景下中學地理教學有效性的探討[J];現(xiàn)代交際;2014年08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徐潔;中學英語初任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魏艷;我國高師院校地理教育實習模式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曉紅,段作章;中外幾種教育實習模式的比較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2 賀國慶,張薇;英國大學教育學院的課程及教學特征——以倫敦大學教育學院為例[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3 盧乃桂;鐘亞妮;;國際視野中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4 趙蒙成;;工作場的學習:概念、認知基礎與教學模式[J];比較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5 饒從滿,王春光;反思型教師與教師教育運動初探[J];東北師大學報;2000年05期
6 熊明川;論教育實習指導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兼談美國PDS模式的啟示[J];達縣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6期
7 謝培松;教育實習模式:類型、涵義與評價[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5年03期
8 黨林秀;蔣寧;;高校指導教師在體育教育實習中的管理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2年07期
9 王文靜;關于我國高師教育實習的理性思考[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10 涂珍梅;高師混合編隊模式下的教育實習質(zhì)量監(jiān)控[J];高教探索;2005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朱德友;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2 唐恒鈞;頂崗實習中師范生專業(yè)素質(zhì)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張宏斌;中國高校人文素質(zhì)教育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4 邱德亮;論社會角色責任與角色道德建設[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王春光;反思型教師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駱t$;中美教師教育實踐課程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陳家剛;認知學徒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王芳;課程改革背景下師范生教育實習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鄭鵬程;實習生視野中中學實習指導教師應有特征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余明遠;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3 魏淑華;教師職業(yè)認同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D];曲阜師范大學;2005年
4 樊睿;美國職前教師教育實習探析[D];西南大學;2010年
5 程志琳;實習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外語課堂話語對比分析[D];西北師范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書林;指導教育實習探索與實踐[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2 牛玉琴,賈俊民;英語專業(yè)學生在教育實習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3 曾美英;論音樂教育實習的運作及范圍取向[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4 高明乾;全程、分步、定點教育實習新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5 李玉光;試論高師院校教育實習的三種模式[J];嘉應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6 楊光白;把握新理論 激活新課堂——談當前音樂教育實習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7 李鵬鴿,陳宇濤;教育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8 高學文,余明遠;試論教育實習中指導教師應把握好的幾個問題[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9 肖曉瑪;心理教育專業(yè)教育實習的探索與實踐[J];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5年10期
10 王向紅;;高師院校歷史專業(yè)教育實習改革的思考[J];瓊州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天然;;教育實習中存在的問題亟須統(tǒng)籌解決[A];福建師大福清分校1990年會議論文匯編[C];1990年
2 趙春艷;魏彥;馬榮華;;高師化學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A];2010中西部地區(qū)無機化學化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孫剛成;喬剛;;西部農(nóng)村“頂崗置換”教育實習探究[A];2010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李光;余霜;楊筱珊;;地方師范院校生物專業(yè)教育實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安順學院為例[A];第一屆貴州博士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趙春艷;魏彥;馬榮華;;高師化學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7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6 岳斌;;如何做一名好的實習老師[A];甘肅省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年會、第七屆甘肅省中學化學教學經(jīng)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7 郭文峰;;不來改變我,但來修改我[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8 劉美慧;方永泉;孫志麟;譚光鼎;邱惜玄;鄭秀琴;;從臺灣教育實習的現(xiàn)況分析專業(yè)發(fā)展學校施行之可行性[A];教育領導研究(第二輯)[C];2012年
9 陸國飛;陳凱;龍琪;;高師化學教育實習資源庫建設初探[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化學教育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10 陸莉萍;莫曉燕;;對我院03-04屆體操體教專業(yè)學生教育實習能力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分析[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登岐;推進教育實習改革 提升師范教育質(zhì)量[N];光明日報;2005年
2 江西上饒師范學院音樂系 陳曉芳;實習的獨特功能[N];音樂周報;2001年
3 馬效軍邋方倩琳;西北師大啟用教育實習新模式[N];甘肅日報;2007年
4 黃進;素質(zhì)為本 創(chuàng)新為魂[N];光明日報;2003年
5 楊榮;山西師大形成教師培養(yǎng)一體化新機制[N];光明日報;2008年
6 華東師范大學教務處副處長 荀淵;探索師范生實踐教學新模式[N];中國教育報;2009年
7 湖北民族學院 生物工程與技術學院 胡海劍;淺析高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的影響因素[N];山西青年報;2014年
8 本報記者 解成君;依靠學生,,改革高師實習制度[N];中國教師報;2006年
9 記者 郭炳德 通訊員 張新芳 白慧娟;洛陽師院為畢業(yè)生營造就業(yè)“暖冬”[N];中國教育報;2009年
10 錢葉蔭;有探索才有收獲[N];安徽日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楊秀玉;教育實習:理論研究與對英國實踐的反思[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旭卿;信息技術中介的教育實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王芳;課程改革背景下師范生教育實習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駱t$;中美教師教育實踐課程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忻華;教育實習與師范生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2 余小紅;教育實習轉型性變革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常艷麗;中美高師生教育實習發(fā)展之比較[D];河南大學;2007年
4 張洪丹;高師院校教育實習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丁冉冉;中美教育實習之比較研究[D];魯東大學;2013年
6 俞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背景下的教育實習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戴洪珠;基于網(wǎng)絡的教育實習平臺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李紅;我國高師科學教育專業(yè)教育實習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9 郝欣;高師院校教育實習調(diào)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程峰;體育院校教育實習不充分耦合狀態(tài)的因素分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2892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1289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