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合浦郡名考辨
本文關(guān)鍵詞:漢代合浦郡名考辨
【摘要】:隨著一路一帶理念的提出,關(guān)于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也逐漸熱議起來,合浦作為古時的出海港口,對于這一地名的背后的含義進行探求。地名的產(chǎn)生,一開始就是人類與地理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反映著文化生態(tài)學的深刻內(nèi)涵。本文從史籍入手,沿著歷史的脈絡(luò),討論合浦一名的源起以及意義。
【作者單位】: 廣西藝術(shù)學院桂林中國畫學院;
【分類號】:K928.6
【正文快照】: “合浦”源起何時?為什么要以“合浦”二字作為地名?在地方史料的記載中,關(guān)于“合浦”的由來說辭頗多,筆者為此翻閱多方古籍進行考證!昂掀帧痹雌鸷螘r?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在秦末,南海(郡治在今廣州市)尉趙佗據(jù)兵絕道自守。秦亡后,趙佗占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立柱;;戰(zhàn)國時宋都彭城辨[J];安徽史學;2009年03期
2 陳希紅;陳立柱;;管仲故里潁上縣說綜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3 王俊奇;;贛皖邊區(qū)村落民俗體育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11期
4 王俊奇;;論江西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文化性格”[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5 彭邦本;;秦人治蜀時期蜀地水利與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6 梁曉艷;從青銅農(nóng)具、兵器看於越人的文化品格[J];東方博物;2004年04期
7 梁巖華;;“甌居海中”考[J];東方博物;2006年04期
8 陳為;東甌西遷之議[J];東南文化;1986年02期
9 林忠干;武夷山區(qū)懸棺葬遺存再研究[J];東南文化;1990年03期
10 彭適凡;論揚越、干越和于越族對我國青銅文化的杰出貢獻[J];東南文化;1991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包國滔;宋元明時期歸善縣民族融合與社會變遷[D];暨南大學;2011年
2 何海龍;邊緣之拓治[D];廈門大學;2007年
3 高占盈;南越國藝術(shù)研究[D];西安美術(shù)學院;2008年
4 蘇成愛;《孫子》文獻學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5 李艷峰;中國古代僚人源流史研究[D];云南大學;2014年
6 趙炳清;楚國疆域變遷之研究[D];復(fù)旦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阮秋香;喃字發(fā)展演變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劉見華;吳越戰(zhàn)爭越軍進軍路線考[D];浙江大學;2011年
3 何緒剛;莒縣審美文化形象與文化產(chǎn)業(yè)建設(sh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王英;元朝與安南之關(guān)系[D];暨南大學;2000年
5 孫士覺;古越漢禪詩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6 李俊喜;徽州民俗體育的調(diào)查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7 張弘;南絲路與先秦古蜀對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8 胡奇博;莒國歷史和文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佟珊;關(guān)于“東甌”的歷史與考古問題[D];廈門大學;2008年
10 王樂興;“勿忘在莒”:莒國及莒文化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洪波;;淺析三國之后合浦港衰落的原因[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3期
2 葉楠;合浦感懷[J];法律與生活;1996年09期
3 蔣廷瑜;略論漢“徙合浦”[J];社會科學家;1998年01期
4 梁旭達,鄧蘭;漢代合浦郡與海上絲綢之路[J];廣西民族研究;2001年03期
5 趙志強;;西漢合浦郡朱盧縣新考——兼與李勃先生商榷[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0年04期
6 安南;桂南懷古[J];旅游;2005年07期
7 李勃;;西漢合浦郡之朱盧縣考[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8年03期
8 廖國一,曾作健;南流江變遷與合浦港的興衰[J];廣西地方志;2005年03期
9 周喬;祖國大陸南端的明珠——雷州市[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1995年Z2期
10 陳崇;;游覽珍珠城[J];地球;2004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廖國一;;漢代合浦郡與東南亞等地的“海上絲綢之路”及其古錢幣證據(jù)[A];中國錢幣論文集(第五輯)[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翔宇;合浦籌備“漢文化研討會”[N];北海日報;2008年
2 范翔宇;合浦漢文化的歷史積累和時代影響[N];北海日報;2009年
3 ;深入研究和開發(fā)利用合浦海上絲綢之路始發(fā)港歷史文化資源[N];廣西日報;2005年
4 本報通訊員 龐亮 譚俊雄;文化立縣“珠”還合浦[N];北海日報;2010年
5 范翔宇;繪歷代名士 頌清廉勤政[N];北海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周承雪 實習生 韓璐 周子祺;“北海歷史文化印證了漢代的輝煌”[N];北海日報;2011年
7 范翔宇;南流江歷史文化古跡探秘[N];北海日報;2011年
8 曾俊峰;合浦草鞋村漢代窯址群再引保護老話題[N];廣西日報;2008年
9 記者 馬順;廣西合浦挖掘合浦城址[N];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
10 ;北海合浦海上絲綢之路史(二十四)[N];北海日報;2009年
,本文編號:12530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1253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