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里尋草藥
本文關鍵詞:天柱山里尋草藥
更多相關文章: 地質公園 周王朝 大名山 野白術 主景區(qū) 立方厘米 青龍背 石耳 南大門 大別山區(qū)
【摘要】:正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的天柱山坐落在安徽省潛山縣西南,《史記》中稱其為"潛之天柱山"。天柱山是一座歷史名山,早在春秋時,周王朝就在這里設置皖國。老百姓念安徽之祖——皖伯大夫之德,公認天柱山為皖山,所出之水為皖水;安徽簡稱"皖"由此而來。天柱山是世界地質公園,據(jù)資料記載,擁有舉世罕見地貌奇觀的天柱山巖石不斷受到地殼抬升作用的影響,
【作者單位】: 安徽省潛山縣梅城中心衛(wèi)生院;
【分類號】:K928.9
【正文快照】: 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的天柱山坐落在安徽省潛山縣西南,《史記》中稱其為“潛之天柱山”。 天柱山是一座歷史名山,早在春秋時,周王朝就在這里設置皖國。老百姓念安徽之祖——皖伯大夫之德,公認天柱山為皖山,所出之水為皖水;安徽簡稱“皖”由此而來。 天柱山是世界地質公園,據(jù)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中國首批通過評審的八大“世界地質公園”[J];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2004年01期
2 王鑫,鄧靄松;從世界遺產(chǎn)到地質公園[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04年02期
3 范春;國家地質公園的開發(fā)與保護[J];商業(yè)時代;2004年36期
4 ;湖北省地質公園標徽正式對外啟用[J];資源環(huán)境與工程;2006年06期
5 徐敦楷;;國家地質公園管理研究的力作——評《國家地質公園管理制度研究》[J];資源與產(chǎn)業(yè);2012年02期
6 程起駿;;青海應加強參與“世界地質公園”運動[J];文化月刊;2009年Z1期
7 陳安澤;;中國地質公園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J];文明;2010年10期
8 王弭力;建立地質公園 造福千秋萬代[J];資源·產(chǎn)業(yè);2001年04期
9 姜建軍;國家地質公園——地質圣地 共同財富[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2年01期
10 傅廣海,戈瑩;淺議地質公園的選址與管理[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2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興巖;;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展陳大綱(第二稿)[A];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學史專業(yè)委員會第20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2 趙遜;任景明;;地質公園的地球科學基礎和生態(tài)學意義[A];2004·中國·武漢生態(tài)旅游論壇論文集[C];2004年
3 王志剛;;地質公園調查[A];中國地質學會旅游地學與國家地質公園研究分會成立大會暨第20屆旅游地學與地質公園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浦慶余;;地質公園——意義和作用[A];徐霞客研究(第14輯)[C];2006年
5 翟輔東;;南嶺國家地質公園群構建探討[A];飛天山丹霞地貌與生態(tài)旅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6 伏慶是;劉鐘偉;;附錄 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巡禮[A];飛天山丹霞地貌與生態(tài)旅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7 張晶;張燕如;;規(guī)劃建設是國家地質公園發(fā)展的根本[A];中國地質學會旅游地學與國家地質公園研究分會成立大會暨第20屆旅游地學與地質公園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李同德;;略論地質公園規(guī)劃內容與編制程序[A];中國地質學會旅游地學與國家地質公園研究分會成立大會暨第20屆旅游地學與地質公園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9 萬寧華;黃東如;王和平;;淺談象山地質公園的申報[A];地球科學與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2005年華東六省一市地學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5年
10 李春生;;第三章 廣東省的地質公園與人文風貌[A];山語清音——第二屆地學文化建設學術研討會文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亞星;黃山——首列世界地質公園 先有三頂全球桂冠[N];安徽日報;2004年
2 記者 王玉平;第二批國家地質公園授匾[N];中國礦業(yè)報;2002年
3 陳靜;地質、公園、旅游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N];中國旅游報;2004年
4 艾子;讓地質公園“動”起來[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4年
5 記者 夏s,
本文編號:12192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1219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