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牛角Paracel”轉(zhuǎn)為“西沙群島Paracel”——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西人的南海測繪
發(fā)布時間:2017-11-03 00:30
本文關鍵詞:從“牛角Paracel”轉(zhuǎn)為“西沙群島Paracel”——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西人的南海測繪
【摘要】:在中越兩國關于西沙群島主權(quán)爭議中,有關普拉塞爾(Pracel)或帕拉塞爾(Paracel)的歷史資料,是越南方面論證西沙群島主權(quán)歸屬的關鍵性證據(jù)。在航海史上的不同時期,Paracel所指并不相同,初始所指是越南海岸線外一南北走向呈"牛角"狀的沙礁群,與西沙群島都是南海航線上的危險區(qū)域,但兩者截然不同。18世紀讓·達約在越南沿海的測繪,證明了"牛角"Paracel實為早先的航海家認識上的謬誤。為繼續(xù)沿用這一地名概念,豪斯伯格將"牛角"頭部以東的島礁,即今西沙群島,納入Paracel之中。1808年羅斯船長的南海測繪,發(fā)現(xiàn)外溝航線上的危險區(qū)域,即西沙,實為海中的群島,而內(nèi)溝航線上的危險區(qū)域,即"牛角"Paracel,大多數(shù)島礁并不存在。于是Paracel成為專指西沙群島的名稱。在豪斯伯格的推廣下,這一命名逐漸得到認同。1830年以后,"牛角"Paracel從西文文獻中消失。因此,越方的證據(jù)并不能成立。
【作者單位】: 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
【關鍵詞】: Paracel 西沙群島 南海測繪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項目“基于地圖文獻與GIS技術(shù)的南海地名匯釋與考證”(13BTQ039)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民國時期中國政府維護南海主權(quán)的檔案資料整理與研究”(11JZD011)
【分類號】:K901.9;D823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中越兩國關于西沙群島主權(quán)爭議中,有關普拉塞爾(Pracel)或帕拉塞爾(Paracel)的歷史資料,是越南方面論證西沙群島主權(quán)歸屬的關鍵性證據(jù)。1西方文獻中,常把我國西沙群島稱作普拉塞爾(Pracel)或帕拉塞爾(Paracel)。越南學者大量引用與上述地名有關的記載,來證明其“歷,
本文編號:11338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1133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