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人口結構變化對農村學校學生流動影響的分析——以江西省部分縣(市、區(qū))數據為個案
發(fā)布時間:2021-03-18 17:09
以城鎮(zhèn)化背景下部分欠發(fā)達地區(qū)的縣(市、區(qū))數據為基礎,對縣域城鄉(xiāng)人口結構、小學適齡兒童分布、小學留守兒童和農村教學點狀況進行分析,構建城鄉(xiāng)小學一年級在校生人數流動變化模型.研究結果表明:城鎮(zhèn)化進程中鄉(xiāng)村人口不斷減少,農村學校小學一年級就讀人數也在減少,并向城鎮(zhèn)學校流動,而農村教學點數量卻在增加.并通過抽樣調研,進行實證分析,對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農村學校的科學合理布局提出針對性建議.
【文章來源】:贛南師范大學學報. 2019,40(03)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ND縣小學一年級農村流動到縣鎮(zhèn)學生總數變化趨勢圖
),GZ市從2006年至2016年人口出生狀況可以分3個階段:第1階段從2006年至2008年處于緩慢增長階段;第2階段2009年至2011年為波動階段,出生人口呈起伏狀態(tài),波動較大;第3個階段從2012年至2016年在保持較平穩(wěn)的狀態(tài)后開始呈現增長階段,這得益于二孩政策的頒布,使出生人口開始有增長的趨勢.從各縣(市、區(qū))的出生人口分布圖(見圖3)也可以明顯看出:除ZG區(qū)的出生人口增長較快外,其他縣(市、區(qū))的出生人口基本與GZ市的出生人口增長速度基本吻合.圖2GZ市出生人口趨勢圖圖3GZ市縣(區(qū))出生人口趨勢圖3縣域小學適齡兒童和農村教學點變化的分析3.1縣域中小學校一年級學生人數的分布狀況分析根據有關資料統(tǒng)計分析,GZ市從2009-2010年學年初至2016-2017年學年初一年級入學的學生人數可以分為2個階段(見圖4):從2009-2010年學年初至2012-2013年學年初,一年級學生的在校人數呈增長態(tài)勢,而之后基本呈下降趨勢,中間略有個別學年增長,但總體上還是減少.其他縣市一年級在校學生數的分布從圖5中看也基本一致.這表明:從在校一年級學生的學生人數與出生人口的人數在趨勢上基本是吻合的,但出生人口的增長反映到小學一年級入學學生人數需要6年左右的滯后時間進行驗證.圖4GZ市學年初適齡兒童一年級在校學生數分布圖5GZ市縣(區(qū))學年初適齡兒童一年級在校學生數分布圖第3期焦中明縣域人口結構變化對農村學校學生流動影響的分析79
),GZ市從2006年至2016年人口出生狀況可以分3個階段:第1階段從2006年至2008年處于緩慢增長階段;第2階段2009年至2011年為波動階段,出生人口呈起伏狀態(tài),波動較大;第3個階段從2012年至2016年在保持較平穩(wěn)的狀態(tài)后開始呈現增長階段,這得益于二孩政策的頒布,使出生人口開始有增長的趨勢.從各縣(市、區(qū))的出生人口分布圖(見圖3)也可以明顯看出:除ZG區(qū)的出生人口增長較快外,其他縣(市、區(qū))的出生人口基本與GZ市的出生人口增長速度基本吻合.圖2GZ市出生人口趨勢圖圖3GZ市縣(區(qū))出生人口趨勢圖3縣域小學適齡兒童和農村教學點變化的分析3.1縣域中小學校一年級學生人數的分布狀況分析根據有關資料統(tǒng)計分析,GZ市從2009-2010年學年初至2016-2017年學年初一年級入學的學生人數可以分為2個階段(見圖4):從2009-2010年學年初至2012-2013年學年初,一年級學生的在校人數呈增長態(tài)勢,而之后基本呈下降趨勢,中間略有個別學年增長,但總體上還是減少.其他縣市一年級在校學生數的分布從圖5中看也基本一致.這表明:從在校一年級學生的學生人數與出生人口的人數在趨勢上基本是吻合的,但出生人口的增長反映到小學一年級入學學生人數需要6年左右的滯后時間進行驗證.圖4GZ市學年初適齡兒童一年級在校學生數分布圖5GZ市縣(區(qū))學年初適齡兒童一年級在校學生數分布圖第3期焦中明縣域人口結構變化對農村學校學生流動影響的分析79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農村人口變化與鄉(xiāng)村振興:事實特征、理論闡釋與政策建議[J]. 趙周華. 農業(yè)經濟與管理. 2018(04)
[2]城市化進程下西北貧困地區(qū)農村教育發(fā)展之路——以甘肅省定西市某農村學區(qū)為例[J]. 楊舍莉. 現代教育科學. 2015(06)
[3]新型城鎮(zhèn)化進程中鄉(xiāng)村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 魯子簫. 現代教育科學. 2015(04)
[4]城鎮(zhèn)化進程中農村學校布局調整研究——基于周口市M縣的調查分析[J]. 李清臣. 河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4(08)
[5]城鎮(zhèn)化背景下縣域義務教育發(fā)展問題與策略——基于4個。ㄗ灾螀^(qū))部分縣市的調研[J]. 范先佐.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04)
[6]對城鎮(zhèn)新區(qū)教育園區(qū)建設背景下農村教學點生存與發(fā)展的思考——以贛州市為例[J]. 焦中明,陳富,徐冠春. 贛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3(06)
[7]我國農村小學布局調整的區(qū)域對比研究——基于20002010年中國教育統(tǒng)計年鑒數據分析[J]. 童星. 上海教育科研. 2013(12)
[8]新型城鎮(zhèn)化小學生人數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以上猶縣為例[J]. 羅友泉,高淑京,張艷. 贛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1(06)
[9]中國農村學校布局調整標準問題探討[J]. 鄔志輝.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5)
本文編號:3088651
【文章來源】:贛南師范大學學報. 2019,40(03)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ND縣小學一年級農村流動到縣鎮(zhèn)學生總數變化趨勢圖
),GZ市從2006年至2016年人口出生狀況可以分3個階段:第1階段從2006年至2008年處于緩慢增長階段;第2階段2009年至2011年為波動階段,出生人口呈起伏狀態(tài),波動較大;第3個階段從2012年至2016年在保持較平穩(wěn)的狀態(tài)后開始呈現增長階段,這得益于二孩政策的頒布,使出生人口開始有增長的趨勢.從各縣(市、區(qū))的出生人口分布圖(見圖3)也可以明顯看出:除ZG區(qū)的出生人口增長較快外,其他縣(市、區(qū))的出生人口基本與GZ市的出生人口增長速度基本吻合.圖2GZ市出生人口趨勢圖圖3GZ市縣(區(qū))出生人口趨勢圖3縣域小學適齡兒童和農村教學點變化的分析3.1縣域中小學校一年級學生人數的分布狀況分析根據有關資料統(tǒng)計分析,GZ市從2009-2010年學年初至2016-2017年學年初一年級入學的學生人數可以分為2個階段(見圖4):從2009-2010年學年初至2012-2013年學年初,一年級學生的在校人數呈增長態(tài)勢,而之后基本呈下降趨勢,中間略有個別學年增長,但總體上還是減少.其他縣市一年級在校學生數的分布從圖5中看也基本一致.這表明:從在校一年級學生的學生人數與出生人口的人數在趨勢上基本是吻合的,但出生人口的增長反映到小學一年級入學學生人數需要6年左右的滯后時間進行驗證.圖4GZ市學年初適齡兒童一年級在校學生數分布圖5GZ市縣(區(qū))學年初適齡兒童一年級在校學生數分布圖第3期焦中明縣域人口結構變化對農村學校學生流動影響的分析79
),GZ市從2006年至2016年人口出生狀況可以分3個階段:第1階段從2006年至2008年處于緩慢增長階段;第2階段2009年至2011年為波動階段,出生人口呈起伏狀態(tài),波動較大;第3個階段從2012年至2016年在保持較平穩(wěn)的狀態(tài)后開始呈現增長階段,這得益于二孩政策的頒布,使出生人口開始有增長的趨勢.從各縣(市、區(qū))的出生人口分布圖(見圖3)也可以明顯看出:除ZG區(qū)的出生人口增長較快外,其他縣(市、區(qū))的出生人口基本與GZ市的出生人口增長速度基本吻合.圖2GZ市出生人口趨勢圖圖3GZ市縣(區(qū))出生人口趨勢圖3縣域小學適齡兒童和農村教學點變化的分析3.1縣域中小學校一年級學生人數的分布狀況分析根據有關資料統(tǒng)計分析,GZ市從2009-2010年學年初至2016-2017年學年初一年級入學的學生人數可以分為2個階段(見圖4):從2009-2010年學年初至2012-2013年學年初,一年級學生的在校人數呈增長態(tài)勢,而之后基本呈下降趨勢,中間略有個別學年增長,但總體上還是減少.其他縣市一年級在校學生數的分布從圖5中看也基本一致.這表明:從在校一年級學生的學生人數與出生人口的人數在趨勢上基本是吻合的,但出生人口的增長反映到小學一年級入學學生人數需要6年左右的滯后時間進行驗證.圖4GZ市學年初適齡兒童一年級在校學生數分布圖5GZ市縣(區(qū))學年初適齡兒童一年級在校學生數分布圖第3期焦中明縣域人口結構變化對農村學校學生流動影響的分析79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農村人口變化與鄉(xiāng)村振興:事實特征、理論闡釋與政策建議[J]. 趙周華. 農業(yè)經濟與管理. 2018(04)
[2]城市化進程下西北貧困地區(qū)農村教育發(fā)展之路——以甘肅省定西市某農村學區(qū)為例[J]. 楊舍莉. 現代教育科學. 2015(06)
[3]新型城鎮(zhèn)化進程中鄉(xiāng)村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 魯子簫. 現代教育科學. 2015(04)
[4]城鎮(zhèn)化進程中農村學校布局調整研究——基于周口市M縣的調查分析[J]. 李清臣. 河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4(08)
[5]城鎮(zhèn)化背景下縣域義務教育發(fā)展問題與策略——基于4個。ㄗ灾螀^(qū))部分縣市的調研[J]. 范先佐.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4(04)
[6]對城鎮(zhèn)新區(qū)教育園區(qū)建設背景下農村教學點生存與發(fā)展的思考——以贛州市為例[J]. 焦中明,陳富,徐冠春. 贛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3(06)
[7]我國農村小學布局調整的區(qū)域對比研究——基于20002010年中國教育統(tǒng)計年鑒數據分析[J]. 童星. 上海教育科研. 2013(12)
[8]新型城鎮(zhèn)化小學生人數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以上猶縣為例[J]. 羅友泉,高淑京,張艷. 贛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1(06)
[9]中國農村學校布局調整標準問題探討[J]. 鄔志輝.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5)
本文編號:30886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kou/30886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