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已婚育齡流動婦女婚育狀況分析
【作者單位】: 吉林省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站;吉林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
【基金】:吉林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橫向課題:2010~2014年度吉林省流動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分析
【分類號】:C92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潔;王德文;翁金珠;;流動婦女健康影響因素分析——福建省廈門市的實證研究報告[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2 尹勤;高祖新;毛京沭;張臺秋;溫勇;;蘇北地區(qū)流動婦女生存狀況分析——以鹽城市為例[J];西北人口;2008年02期
3 秦阿琳;謝鵬;;傳統(tǒng)男性行業(yè)中流動婦女生存狀況問題研究——對長沙市建筑工地女工的調(diào)查[J];湘潮(下半月)(理論);2008年06期
4 尹勤;貢其萍;毛京沭;宗占紅;俞麗麗;徐培;;南京市流動婦女面臨的生活問題研究[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5 葉文振;;流動婦女婚育研究的背景分析與展望[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6 葛瑩玉;李春平;尹勤;;基于貝葉斯網(wǎng)絡的流動婦女收入影響因素研究[J];西北人口;2010年05期
7 張妍;韓嘉玲;;北京市本地與流動婦女就業(yè)質(zhì)量的比較研究[J];人口與發(fā)展;2012年05期
8 張妍;;新生代流動婦女的健康服務需求研究[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9 陳誠;陳張承;;淺析海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農(nóng)村流動婦女的育兒環(huán)境及其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J];教育教學論壇;2012年27期
10 章立明;;西雙版納城市化進程中流動婦女的實踐研究[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金勇;讓北京成為流動婦女溫暖的“家”[N];中國婦女報;2007年
2 記者 袁京;市領導參觀“流動婦女平安之家”[N];北京日報;2007年
3 記者 呂曉揚;關心流動婦女兒童[N];潮州日報;2008年
4 記者 黃志 抒芳;流動婦女怎樣維權[N];西部法制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張薇邋實習生 況莎;貴陽流動婦女有了平安之家[N];貴陽日報;2008年
6 王興筑;云巖區(qū)創(chuàng)建“流動婦女平安之家”[N];貴州日報;2008年
7 陳桂娟;我市“流動婦女平安之家”已達400個[N];大連日報;2008年
8 謝道芳;成立社區(qū)“流動婦女平安之家”[N];畢節(jié)日報;2008年
9 記者 張春莉;北京建立101個“流動婦女平安之家”[N];人民政協(xié)報;2008年
10 記者 周維輝;“流動婦女平安之家”舉行掛牌儀式[N];六盤水日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鮑紅紅;吉林省已婚育齡流動婦女婚育與計劃生育服務利用情況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2 王卡;農(nóng)村流動婦女在家庭遷移中的社會融入困境[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
3 廖婷芬;賦權視角下對流動婦女自助組織的培育研究[D];云南大學;2015年
4 李翠屏;少數(shù)民族流動婦女的邊緣性敘事[D];云南大學;2011年
5 汪少琴;城市文明對流動婦女主體性的影響研究[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08年
6 師艷;農(nóng)村流動婦女職業(yè)適應水平及其影響因素[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07年
7 楊婧;發(fā)展型社會工作介入流動婦女發(fā)展的實踐研究[D];云南大學;2014年
8 陶軼辰;上海市流動婦幼人口社會經(jīng)濟狀況與就醫(yī)行為分析[D];復旦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5351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kou/2535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