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年人對子女孝順評價的變化及影響因素
本文選題:老年人 + 孝順。 參考:《人口研究》2013年05期
【摘要】:進入21世紀后的十年,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和家庭的變化,子女對老年人的孝順程度是否在上升或是下降?老年人對子女孝順程度的評價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在中國老年人狀況發(fā)生了一系列改變的情況下,哪些因素影響著老年人對子女的孝順評價?文章利用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2000年和2010年中國城鄉(xiāng)老年人狀況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十年間我國老年人對子女孝順程度的總體評價越來越好;在區(qū)分老年人總體評價和同一批老年人在十年間的評價變化后發(fā)現(xiàn),同一批老年人年齡增加10歲后評價子女孝順的比例比十年前也在升高。子女的孝行和老年人自身的健康狀況是影響孝順評價的最主要因素;與"多子多福"、"養(yǎng)兒防老"的傳統(tǒng)觀念不同,有女兒且子女數(shù)較少的老人對子女的孝順評價更好。
[Abstract]:After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and changes in the family, is the filial piety of the children to the elderly rising or declining? The evaluation of filial piety of the elderly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What factors affect the filial piety of the elderly in China when a series of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situation of the elderly? 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 Aging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in 2000 and 2010, it is found that the overall evaluation of filial piety of children in China is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in the past ten years. After distinguishing the general evaluation of the elderly from the changes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same group in ten years,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evaluating filial piety of children after 10 years of increase in the age of the same group was also higher than that of ten years ago. The filial piety of children and the health condition of the elderl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valuation of filial piety, and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having more children and more happiness" and "raising children to guard against old age", the elderly who have daughters and have fewer children have better filial piety evaluation of their children.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fā)展研究中心、老年學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fā)展研究中心;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
【分類號】:C92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張云英;黃金華;王禹;;論孝文化缺失對農(nóng)村家庭養(yǎng)老的影響[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2 潘劍鋒;鐘建華;周紅英;;孝文化與農(nóng)村精神文明的調(diào)查研究[J];文史博覽;2006年04期
3 劉汶蓉;;孝道衰落? 成年子女支持父母的觀念、行為及其影響因素[J];青年研究;2012年02期
4 張文娟;;兒子和女兒對高齡老人日常照料的比較研究[J];人口與經(jīng)濟;2006年06期
5 曲嘉瑤;孫陸軍;;中國老年人的居住安排與變化:2000~2006[J];人口學刊;2011年02期
6 杜鵬;武超;;1994~2004年中國老年人主要生活來源的變化[J];人口研究;2006年02期
7 唐詠;;孝文化的文獻綜述與孝觀念的調(diào)查[J];社會工作;2007年01期
8 尹銀;;養(yǎng)兒防老和母以子貴:是兒子還是兒女雙全?[J];人口研究;2012年06期
9 郭秀娟;當代農(nóng)村居民孝觀念透視——汶上縣汶上鎮(zhèn)北門大街第三生產(chǎn)小組孝文化調(diào)查[J];孝感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惠敏;陳佳妮;;中國住房反向抵押貸款養(yǎng)老模式的路徑選擇[J];中國房地產(chǎn);2011年06期
2 岳崇國;;中西孝倫理比較[J];改革與開放;2009年12期
3 張笑秋;;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老年人口問題類型演變分析[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4 韋璞;;老年人收入差異及其對收入滿意度的影響——基于貴陽市兩次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的比較分析[J];發(fā)展研究;2012年09期
5 段世江;安素霞;;志愿者活動是城市老年人社會參與的主渠道——兼論老年志愿者活動開展的必然性[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6 王麗輝;;加快老年商業(yè)保險發(fā)展的可行性分析[J];黑河學刊;2007年04期
7 焦克源;王瑞娟;;我國農(nóng)村家庭養(yǎng)老的可持續(xù)性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08年11期
8 陸淑珍;;廣州市老年人經(jīng)濟狀況分析[J];合作經(jīng)濟與科技;2011年09期
9 范成杰;;農(nóng)村家庭養(yǎng)老中的性別差異變化及其意義——對鄂中H村一養(yǎng)老個案的分析[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10 梁麗霞;李偉峰;;社會性別視閾下的老年人家庭照顧問題研究[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楊健;中國城鎮(zhèn)企業(yè)“老人”“中人”“新人”養(yǎng)老金水平協(xié)調(diào)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2 劉金華;基于老年生活質量的中國養(yǎng)老模式選擇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3 彭亮;上海高齡獨居老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闞凱;非婚同居的法律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5 胡宓;社會聯(lián)系、社會支持與農(nóng)村老年人情緒問題相關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6 陳建蘭;中國城市養(yǎng)老模式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7 楊清哲;人口老齡化背景下中國農(nóng)村老年人養(yǎng)老保障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8 雷繼明;家庭、社區(qū)與國家:農(nóng)村多元養(yǎng)老機制的構建[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琳;大石橋市農(nóng)民養(yǎng)老保障問題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0年
2 鐘讀民;山東省青州市農(nóng)村老年人社會保障問題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0年
3 李秀立;唐代孝文化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方麗娜;老年社會倫理問題的成因與對策[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徐亦文;城市空巢老人社區(qū)照顧的社會支持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6 王瑛潔;我國人口老齡化城鄉(xiāng)倒置現(xiàn)象及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郭望慶;人口老齡化對我國居民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8 王];關于中國農(nóng)村家庭子女參與新型農(nóng)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行為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9 林麗;經(jīng)濟變遷背景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農(nóng)村養(yǎng)老問題研究[D];云南大學;2011年
10 厲騫;新居家養(yǎng)老模式下舊住宅適老性改建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祖揚;現(xiàn)代文明與孝倫理[J];道德與文明;2001年06期
2 吳曉瑜;李力行;;母以子貴:性別偏好與婦女的家庭地位——來自中國營養(yǎng)健康調(diào)查的證據(jù)[J];經(jīng)濟學(季刊);2011年03期
3 慈勤英,田雨杰;農(nóng)村獨女戶男孩偏好轉化研究——基于湖北部分縣市的抽樣調(diào)查[J];南方人口;2004年01期
4 尹銀;周俊山;張?zhí)祢?;住房對城市老年人家庭代際支持的影響分析[J];人口與經(jīng)濟;2010年02期
5 趙立新;;社區(qū)服務型居家養(yǎng)老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研究[J];人口學刊;2009年06期
6 孫鵑娟;;成年子女外出狀況及對農(nóng)村家庭代際關系的影響[J];人口學刊;2010年01期
7 周德祿;;農(nóng)村獨生子女家庭養(yǎng)老保障的弱勢地位與對策研究——來自山東農(nóng)村的調(diào)查[J];人口學刊;2011年05期
8 周律;陳功;王振華;;子女性別和孩次對中國農(nóng)村代際貨幣轉移的影響[J];人口學刊;2012年01期
9 徐勤;兒子與女兒對父母支持的比較研究[J];人口研究;1996年05期
10 杜鵬,武超;中國老年人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分析[J];人口研究;1998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華清,李南;中國城鄉(xiāng)遷移年齡模式的研究[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1998年03期
2 ;聲音[J];中國信息界(e醫(yī)療);2011年05期
3 查瑞傳,劉金塘;中國婦女結婚生育的時期分析和隊列分析[J];中國人口科學;1991年06期
4 明麗;華澤;阿里·可且;;超生的代價[J];農(nóng)村.農(nóng)業(yè).農(nóng)民;1997年06期
5 李偉;淺談實用人口學的分析方法[J];市場與人口分析;1998年06期
6 姜向群;中國老年人口高齡化發(fā)展前景及其影響[J];人口學刊;1994年06期
7 陳小月;“健康老齡化”社會評價指標的探索[J];中國人口科學;1998年03期
8 郭志剛;歷時研究與事件史分析[J];中國人口科學;2001年01期
9 陳朝暉;生育分析中的孩次遞進比方法[J];人口研究;1992年05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柏蘇寧;;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A];江蘇老年學研究論文選集(2007-2008)[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記者 楊利春 李秀娟;要特別關注女性老年人口問題[N];中國人口報;2003年
,本文編號:17986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kou/1798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