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輕度認知障礙老人死亡風險的影響因素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國大陸輕度認知障礙老人死亡風險的影響因素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輕度認知障礙 死亡風險 生活方式 心理特征 社會經濟地位
【摘要】:本文利用中國高齡老人健康長壽跟蹤調查數據(2008年和2011~2012年),基于社會學視閾考察中國大陸輕度認知障礙老人死亡風險的影響因素。應用Cox比例風險模型,在控制人口學特征的前提下,考察肌體健康、生活方式、心理特征、社會經濟地位四個方面因素的影響。結果表明,肌體健康因素對輕度認知障礙老人死亡風險影響最大,肌體健康的輕度認知障礙老人的死亡風險比健康狀況較差的老人低38%左右。生活方式因素中,適量飲酒和參加鍛煉均能顯著降低輕度認知障礙老人死亡風險,使其降低13%左右;是否吸煙的影響并不顯著。喜歡干凈整潔和不感到緊張等積極的心理特征因素對降低認知障礙老人死亡風險具有顯著作用,使死亡風險降低12%~22%左右。社會經濟地位因素中只有居住在城市對降低輕度認知障礙老人死亡風險有顯著作用,而其余因素的影響均不顯著。概括而言,良好的肌體健康狀況、適量飲酒、經常參加鍛煉、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居住在城市會顯著降低輕度認知障礙老人的死亡風險。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健康老齡化-老年人口健康影響因素及干預的基礎科學問題研究(7149073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關于改善老齡健康保障機制和科學管理效益的研究(71233001)
【分類號】:C924.24
【正文快照】: 癡呆癥是正常意識下的人出現全面的認知障礙的一種臨床綜合征。它起病隱匿,進展緩慢,是以智能障礙為主的慢性進行性疾病,引起的認知障礙是全面的,包括記憶力、計算力、思維判斷力等。[1-2]我國是世界上癡呆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2012年相關報道指出,我國患此病人群約1 000萬人,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顧大男,仇莉;中國高齡老人認知功能特征和影響因素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2 曾憲新;;社會經濟地位對我國老年人死亡風險的影響[J];人口與經濟;2007年05期
3 尹尚菁;杜鵬;;老年人長期照護需求現狀及趨勢研究[J];人口學刊;2012年02期
4 顧大男;柳玉芝;;我國機構養(yǎng)老老人與居家養(yǎng)老老人健康狀況和死亡風險比較研究[J];人口研究;2006年05期
5 李建新;;老年人口生活質量與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J];人口研究;2007年03期
6 朱薈;陸杰華;;宗教參與對我國高齡老人死亡風險的影響分析[J];人口研究;2012年01期
7 海珊;董碧蓉;;老年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研究新進展[J];實用老年醫(yī)學;2009年01期
8 沈來鳳;;老年癡呆癥的研究進展[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0年04期
9 焦開山;;中國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與死亡風險的關系研究[J];醫(y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yī)學版);2009年07期
10 柳玉芝,李強;高齡老人自評健康與死亡風險的關系研究[J];中國人口科學;2004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瑞芳;鐘瑤;;農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及適應策略——一種生態(tài)學的視角[J];滄桑;2008年05期
2 鄧寧華;何洪靜;;“最后的選擇”:城區(qū)老人對機構養(yǎng)老的態(tài)度研究——以某地級市為例[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3 李志武;黃悅勤;柳玉芝;;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認知功能及影響因素調查[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7年16期
4 何海珊;;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與制度回應[J];法制與社會;2011年27期
5 王瑩;柴云;;社會因素對老年癡呆癥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12年01期
6 趙懷娟;;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供給——國內學者相關研究綜述[J];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7 顏秉秋;高曉路;;城市老年人居家養(yǎng)老滿意度的影響因子與社區(qū)差異[J];地理研究;2013年07期
8 黃車白;傅振榮;;家庭陪護對老年癡呆癥病人認知功能的影響[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9 劉冶梅;;離異高齡老年人個案工作應運分析[J];赤子(中旬);2013年12期
10 王小璐;風笑天;;沉默的需求:老年女性的社會支持現狀及困境[J];婦女研究論叢;201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文麗;;城市老年人社會角色變化心理調適淺析[A];老齡問題研究論文集(十四)——積極老齡化研究之六——健康與老齡化[C];2010年
2 衛(wèi)龍寶;儲雪玲;王恒彥;;我國城鄉(xiāng)老年人口生活質量比較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為例[A];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聯誼會2008年年會暨青年經濟學者論壇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祁峰;和諧社會視域下中國城市居家養(yǎng)老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2 潘昭佑;云南民族地區(qū)養(yǎng)老模式研究[D];云南大學;2010年
3 高利平;山東省老年人口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4 劉金華;基于老年生活質量的中國養(yǎng)老模式選擇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9年
5 吳海盛;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江蘇農村養(yǎng)老問題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0年
6 彭亮;上海高齡獨居老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騫憲忠;樹模型在社會心理流行病學研究中的應用[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7年
8 曾慧;中華成人智力量表老年常模的制定及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9 尹昌浩;兩種類型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多模態(tài)核磁共振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10 陳建蘭;中國城市養(yǎng)老模式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梁芳;烏魯木齊市空巢老人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彭旋子;基于農村居民意愿的養(yǎng)老模式選擇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3 張云云;我國農村老年人生活質量研究[D];北京物資學院;2011年
4 馬云博;我國城鎮(zhèn)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需求狀況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閆華;中藥復方提取物早期干預對APP轉基因小鼠認知功能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6 張連杰;農村空巢老人的社會支持狀況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段婷婷;石家莊市區(qū)養(yǎng)老院入住人員身心健康測試與健身活動調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善鉆;福州地區(qū)軍隊離退休老年人神經系統健康狀況調查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邱鳳蓮;農村留守婦女的社會支持網絡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10 許新;社會網絡支持視域下的農村老年人貧困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丁美方;社區(qū)照顧——城市老年人的贍養(yǎng)方式新選擇[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2 黃德斌;董志;;阿爾茨海默病病因及治療藥物研究進展[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02期
3 左楊,龍石,畢斌,李莎莎;貴陽市部分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貴州醫(yī)藥;2005年01期
4 范翠;;老年癡呆病人家庭預防及護理的重要性[J];哈爾濱醫(yī)藥;2008年02期
5 桂世勛;合理調整養(yǎng)老機構的功能結構[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6 黎嬋玲;;老年癡呆癥的護理[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04期
7 牛田華;孟慶躍;宋濤;李向云;;農村老年人心理健康影響因素的累積logistic回歸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年11期
8 馮麗,金明愛;老年癡呆癥的防治和護理[J];吉林醫(yī)學;2004年11期
9 翟敏,孔德眾,李晶;濟寧市城區(qū)老年人社會支持及相關因素探討[J];濟寧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10 肖世富,徐巍,姚培芬,嚴和殠 ,張明園;老年人輕度認知功能損害的神經心理測驗研究[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1999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于澤浩;中國城市失能老人長期照料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楊秀坤;;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家庭功能及相關因素的調查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2年12期
2 ;看點[J];晚晴;2006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永波;周曉琳;;輕度認知障礙[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2 趙永波;周曉琳;;輕度認知障礙[A];第七屆全國老年醫(yī)學學術會議暨海內外華人老年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3 趙永波;周曉琳;;輕度認知障礙概念及進展[A];2005年中國神經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陳皓;洪楠;;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對輕度認知障礙的初步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5 高芳;張允嶺;韓振蘊;侯小兵;金香蘭;陳寶鑫;何婷婷;;血管源性輕度認知障礙認知損害特點分析[A];中醫(yī)藥中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與成果展示論壇論文集[C];2009年
6 高芳;張允嶺;韓振蘊;侯小兵;金香蘭;陳寶鑫;何婷婷;;血管源性輕度認知障礙認知損害特點分析[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3)[C];2009年
7 陳懷紅;;輕度認知障礙的現代概念和研究進展[A];2005年浙江省老年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8 何迎春;張如富;;輕度認知障礙的中醫(yī)辨證分型[A];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神經內科專業(yè)委員會第五次學術研討會中西醫(yī)結合神經內科學習班資料匯編[C];2006年
9 王健;林水淼;;從“心”論治輕度認知障礙的思考[A];第十次中醫(yī)藥防治老年病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10 于華林;詹向紅;;近10年輕度認知障礙研究進展[A];2013年全國老年性癡呆與相關疾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指導專家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精神衛(wèi)生中心精神科 張毅 副主任醫(yī)師 王子揚;老人謹防輕度認知障礙發(fā)展成老年癡呆[N];上海中醫(yī)藥報;2013年
2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賈建平;輕度認知障礙 需盡早診治[N];健康報;2011年
3 李 浩 劉 芳 徐立然 侯留法 崔 玲 羅增剛;還腦益聰膠囊對老年輕度認知障礙的影響[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4 劉鵬;美研究顯示:較之女性,男性更易“健忘”[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5 ;老翁更健忘,但學問大忘性小[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6 本報記者 聶國春;輕度認知障礙是老年癡呆最佳治療時機[N];中國消費者報;2009年
7 褚曉明;輕度認知障礙者是老年癡呆高危人群[N];健康報;2005年
8 通訊員褚曉明;拿起電話筒 家中診癡呆[N];科技日報;2002年
9 王增;經常焦慮憂郁易患失憶癥[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7年
10 呂乃群;葉酸可控制輕度認知障礙[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張耀東;老年輕度認知障礙的現狀調查、危險因素及早期干預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2 黃覺斌;自然人群中老年人輕度認知障礙的隨訪研究[D];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2002年
3 姚志軍;輕度認知障礙和阿爾茲海默病腦形態(tài)異常的磁共振影像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4 尹昌浩;兩種類型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多模態(tài)核磁共振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黎彬如;輕度認知障礙的臨床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6年
2 尹立勇;輕度認知障礙調查與診斷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沈銀;廣州地區(qū)城鄉(xiāng)65歲及以上老人輕度認知障礙和癡呆的流行病學調查[D];廣州醫(yī)學院;2011年
4 李雪;中醫(yī)健康教育對中風后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干預[D];長春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5 趙騰;糖原合酶激酶-3β活性與輕度認知障礙的相關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6 鐘劍;老年人輕度認知障礙的藥物干預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7 陳麗麗;30例輕度認知障礙和老年性癡呆的臨床分析[D];浙江大學;2008年
8 崔媛;血管性輕度認知障礙社區(qū)篩查及中醫(yī)證候分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2年
9 張媛媛;事件相關電位在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早期診斷中的意義[D];濰坊醫(yī)學院;2009年
10 余忠海;輕度認知障礙辨證分型的規(guī)范化及其與認知功能水平的相關性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2460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kou/1246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