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人口論文 >

中國人力資本的測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31 16:01

  本文關鍵詞:中國人力資本的測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人力資本 教育收益率 教育指標法


【摘要】:為了克服普通教育指標法對不同年齡人口教育回報率差異的忽視,文章在教育指標法的基礎上提出教育收益率加權平均教育年限法,用來估計人力資本存量。文章使用2010年中國家庭動態(tài)調查(CFPS2010)成人問卷數據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對中國人力資本存量進行了多方位的測算。結果表明,不同年齡人口的教育回報率存在顯著差異,年輕人的教育回報率遠高于中老年人。由于中老年人口的比例較大,簡單平均受教育年限會夸大中國的人力資本存量。另外,文章還發(fā)現,女性的人力資本利用率遠低于男性。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北京大學工學院;
【關鍵詞】人力資本 教育收益率 教育指標法
【分類號】:C924.2
【正文快照】: 人力資本是一個國家發(fā)展的根本動力之一。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給出的人力資本定義是:個人擁有的能夠創(chuàng)造個人、社會和經濟福祉的知識、技能、能力、素質(OECD,2001)。借鑒國外的人力資本研究,國內學者對于中國人力資本進行了一些測度。目前人力資本測度的主要方法包括“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諸建芳,王伯慶,恩斯特·使君多福;中國人力資本投資的個人收益率研究[J];經濟研究;1995年12期

2 朱平芳;徐大豐;;中國城市人力資本的估算[J];經濟研究;2007年09期

3 李海崢;梁峗玲;Barbara Fraumeni;劉智強;王小軍;;中國人力資本測度與指數構建[J];經濟研究;2010年08期

4 岳書敬;;中國省級區(qū)域人力資本的收斂性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8年06期

5 周德祿;基于人口指標的群體人力資本核算理論與實證[J];中國人口科學;2005年03期

6 李海崢;李波;裘越芳;郭大治;唐棠;;中國人力資本的度量:方法、結果及應用[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4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郝建民;新世紀成人教育的人力資本理論思考[J];北京成人教育;1999年11期

2 張海燕;;中國女性就業(yè)現狀與解決對策[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年09期

3 陳良q,鞠高升;教育明瑟收益率性別差異的實證分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年03期

4 趙海利;從高等教育的個人收益看我國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的合理性[J];財經論叢(浙江財經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5 張抗私;勞動力市場性別歧視行為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04年04期

6 侯風云;農村外出勞動力收益與人力資本狀況相關性研究[J];財經研究;2004年04期

7 豆建民;汪增洋;;經濟集聚、產業(yè)結構與城市土地產出率——基于我國234個地級城市1999-2006年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財經研究;2010年10期

8 曾凡;;上海近代崛起的人力資本因素分析——1933年上海人力資本的估算及與全國的比較[J];財經研究;2011年02期

9 蔡冬青;劉厚俊;;中國OFDI反向技術溢出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東道國制度環(huán)境的視角[J];財經研究;2012年05期

10 張延;許云霄;王智強;;人力資本、實物資本與中美兩國的產出差別——人力資本模型對1981—2005年52個國家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財貿經濟;2010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劉澤云;;中國城鎮(zhèn)地區(qū)私人教育收益率研究述評:1981-2001年[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2 黃勝;;我國教育私人經濟收益率偏低的原因及對策研究[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3 吳克明;;勞動力流動與中國城鎮(zhèn)教育收益率上升[A];2006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朱寧潔;;我國城鎮(zhèn)居民中等職業(yè)教育收益率研究[A];2007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郭慶松;;人力資本理論研究的最新動態(tài)[A];全球化與中國經濟 創(chuàng)新·發(fā)展·安全——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6年

6 羅諶;;我國文化產業(yè)創(chuàng)新型人力資本效應的實證研究[A];第5屆教育教學改革與管理工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7 李小平;盧現祥;陶小琴;;環(huán)境規(guī)制影響了中國工業(yè)行業(yè)的利潤水平嗎?[A];21世紀數量經濟學(第13卷)[C];2012年

8 杜薇;;廣東省居民收入差異的代際傳遞效應[A];當代港澳研究·第12輯[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楓;軟件和信息服務業(yè)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2 孫旭;人力資本及其對中國省區(qū)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影響[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3 王紅濤;我國勞動力市場中人力資本收益差異比較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1年

4 楊志剛;人力資本投資與收入差距研究[D];云南大學;2011年

5 劉冬梅;我國高新區(qū)科技人力資本生態(tài)擬合度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6 沈國琪;區(qū)域知識資本及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7 王穩(wěn)琴;經濟與福利雙目標下的城市發(fā)展評價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8 黃建強;山區(qū)農村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9 呂娜;健康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D];武漢大學;2011年

10 胡類明;中國高新區(qū)人力資本與創(chuàng)新績效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鄭志勇;江西省農村人力資本與農村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2 徐凱;新時期農村職業(yè)教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朱璐璐;制造業(yè)外來務工人員人力資本投資及收益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王軒;京津冀地區(qū)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關系及人力資本投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5 紀煬;基于職業(yè)核心競爭力的個體人力資本投資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6 桑操;我國教育回報水平的估算與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7 顧兆廷;我國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的性別歧視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8 孫向利;對外貿易與人力資本對全要素生產率的貢獻[D];暨南大學;2011年

9 陳靜怡;中國不同區(qū)域收入初次分配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10 袁原;新疆農村人力資本投資與農村經濟發(fā)展研究[D];新疆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余長林;;人力資本投資結構與經濟增長——基于包含教育資本、健康資本的內生增長模型理論研究[J];財經研究;2006年10期

2 楊建芳;龔六堂;張慶華;;人力資本形成及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一個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內生增長模型及其檢驗[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3 蔡fs,王德文;中國經濟增長可持續(xù)性與勞動貢獻[J];經濟研究;1999年10期

4 張帆;中國的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估算[J];經濟研究;2000年08期

5 蔡f ,都陽;中國地區(qū)經濟增長的趨同與差異——對西部開發(fā)戰(zhàn)略的啟示[J];經濟研究;2000年10期

6 劉強;中國經濟增長的收斂性分析[J];經濟研究;2001年06期

7 沈坤榮,馬俊;中國經濟增長的“俱樂部收斂”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經濟研究;2002年01期

8 龔六堂,謝丹陽;我國省份之間的要素流動和邊際生產率的差異分析[J];經濟研究;2004年01期

9 張軍,吳桂英,張吉鵬;中國省際物質資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經濟研究;2004年10期

10 朱平芳;徐大豐;;中國城市人力資本的估算[J];經濟研究;2007年09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曉宇,陳良q,夏晨;20世紀90年代中國城鎮(zhèn)教育收益率的變化與啟示[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2期

2 吉利;學歷教育投資的個人收益率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02期

3 李元春;對中國城市教育收益率的實證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年01期

4 陸慧;城鄉(xiāng)教育收益率的變動趨勢[J];經濟研究參考;2004年23期

5 孫志軍;中國教育個人收益率研究:一個文獻綜述及其政策含義[J];中國人口科學;2004年05期

6 趙力濤;;中國農村的教育收益率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03期

7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公共財政支持農村義務教育問題研究》課題組;韓俊;郭建鑫;;中國農村教育收益率的實證研究[J];農業(yè)技術經濟;2007年04期

8 王海港;李實;劉京軍;;城鎮(zhèn)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地區(qū)差異及其解釋[J];經濟研究;2007年08期

9 羅楚亮;;城鎮(zhèn)居民教育收益率及其分布特征[J];經濟研究;2007年06期

10 毛爽;;中國城鎮(zhèn)居民個人教育收益率研究[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劉澤云;;中國城鎮(zhèn)地區(qū)私人教育收益率研究述評:1981-2001年[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2 李哲;丁士軍;;農村教育收益率實證分析 以湖北五縣為例[A];“三農”問題與新農村建設——湖北省首屆涉農領域青年博士論壇論文集[C];2006年

3 申濤;和榮;楚文杰;周曉娜;;北京市城鎮(zhèn)居民收入差距的微觀分析——對教育收益率的初步估計[A];北京市第十五次統(tǒng)計科學討論會獲獎論文集[C];2009年

4 吳春芳;;北京市城鎮(zhèn)職工個人教育收益率的初步估算——基于北京市城鎮(zhèn)職工就業(yè)狀況調查[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李哲;丁士軍;;江漢平原農戶教育收益率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屆湖北科技論壇“三農問題與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提高”分論壇論文集[C];2005年

6 孫志軍;杜育紅;;學制對農村居民教育水平與收入的影響——基于廣西融安縣的調查分析[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吳要武;;尋找阿基米德的“杠桿”——“出生季度”是個弱工具變量嗎?[A];經濟學(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陳曉宇 陳良;學得越多 掙得越多[N];經濟參考報;2003年

2 曹新 普瓊;家庭教育需要投資[N];深圳特區(qū)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婁世艷;中國教育收益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2 孫百才;中國教育擴展與收入分配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5年

3 韓雪峰;教育對中國居民收入差距影響的研究[D];遼寧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紫燕;新疆地區(qū)教育收益率性別差異的實證研究[D];新疆財經大學;2009年

2 王濤;我國教育收益率估算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遼寧大學;2011年

3 許福嬌;居民教育收益率的估計[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4 李寧;不同所有制部門內及部門之間的教育收益率差異[D];山東大學;2011年

5 馮毅;中國農村非農勞動教育收益率的變動[D];河南財經政法大學;2011年

6 李小順;我國教育收益率內部差異的影響因素分析[D];浙江財經學院;2013年

7 李鑓飛;高職畢業(yè)生個人教育收益率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8 徐傳現;安徽省教育收益率變動趨勢[D];安徽大學;2014年

9 李湘軍;我國教育公平性對個人收入影響的分析及對策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10 趙爽;我國城鄉(xiāng)居民教育差距對收入差距的影響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112274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renkou/112274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6c8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