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公民的網絡參政權
發(fā)布時間:2017-08-22 07:17
本文關鍵詞:論我國公民的網絡參政權
【摘要】:互聯網的蓬勃發(fā)展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全方位的影響,使人們能夠在世界不同的地方簡單便捷的獲取和搜集信息,實現信息資源互享。同時網絡也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模式和工作形式,進而滲透到社會政治等各個領域。表現在政治領域則是為公民參與政治提供了新的渠道,公民可以通過網絡上的各種途徑參與政治、了解最新的政府動態(tài)以及表達自己的政治愿望和政治訴求。隨著網絡對現實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互聯網也已經成為我國公民民意表達和利益溝通的重要渠道。網絡的零門檻和虛擬性等特性更是極大的激發(fā)了人們參與政治的熱情,網絡中的論壇、政府官方門戶網站、博客、微博等都成為連接政府和公民的橋梁。這些新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我國傳統(tǒng)參政模式的不足,推動了民主政治的進步。但網絡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它為實現政府和公民零距離溝通提供了平臺,拉近了政府和公民的距離;另一方面由于網絡空間自身的局限性和網絡政治參與的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等原因,使得我國公民的網絡政治參與出現了很多弊端。不斷膨脹的網絡政治參與也給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帶來了一些消極影響,不管是參與者、社會環(huán)境還是政府方面都存在一些現實問題并亟需解決。所以為了使我國的網絡政治參與健康發(fā)展并真正實現制度化和法治化,還需要從制度、社會環(huán)境、政府自身以及參與者自身等各個方面進行完善,以此來正確引導公民通過網絡參與政治;同時也便于政府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政治管理,進一步促進我國網絡政治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網絡時代 公民 參政權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92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錄6-8
- 引言8-10
- 第一章 公民網絡政治參與的基本問題10-19
- 第一節(jié) 公民政治參與的概念10-11
- 第二節(jié) 公民網絡政治參與的概述11-19
- 一、公民網絡政治參與的概念11-12
- 二、公民網絡參政的法律依據12-13
- 三、公民網絡參政的特點13-14
- 四、公民網絡參政的形式14-17
- 五、公民網絡參政的意義17-19
- 第二章 當前我國公民網絡參政權實現的情況19-27
- 第一節(jié) 公民通過網絡參與立法19-24
- 一、通過網絡參與立法項目的征集19-21
- 二、通過網絡對法律草案提意見21-23
- 三、通過網絡參加立法民意調查23
- 四、通過網絡參加立法聽證會23-24
- 第二節(jié) 通過網絡表達政治訴求和政治情感24-25
- 一、通過網絡表達政治訴求24
- 二、通過網絡表達政治情感24-25
- 第三節(jié) 通過網絡行使監(jiān)督權25-27
- 第三章 我國公民網絡參政權實現存在的問題及原因27-34
- 第一節(jié) 參與者方面的問題27-28
- 一、參與者不理性27
- 二、網絡名人的負面效應27-28
- 第二節(jié) 社會環(huán)境方面的問題28-30
- 一、數字鴻溝28-29
- 二、網絡虛假信息泛濫29-30
- 第三節(jié) 政府方面的問題30-31
- 一、政府難以正確甄別網絡信息30
- 二、政府通過網絡回應能力不足30-31
- 三、政府門戶網站建設不夠完善31
- 第四節(jié) 公民網絡參政權實現存在問題的原因31-34
- 一、政府網站投入有限31
- 二、領導干部的新媒體素質不高31-32
- 三、法律以及網絡規(guī)制存在缺陷32-34
- 第四章 完善公民網絡參政的相關建議34-40
- 第一節(jié) 縮小數字鴻溝34-35
- 一、加快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34-35
- 二、普及網絡知識35
- 第二節(jié) 提高公民網絡參政的能力35-36
- 一、提高網民素質,增強自律能力35
- 二、增強公民網絡參政意識35-36
- 第三節(jié) 規(guī)范網絡參政行為36-37
- 一、加強網絡立法36-37
- 二、整頓網絡環(huán)境37
- 第四節(jié) 加強政府與公民的網絡互動37-40
- 一、完善網絡參政平臺38
- 二、提高官方人員的新媒體素質38-40
- 結語40-41
- 參考文獻41-43
- 致謝43-4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歐陽旭;魏志強;程潔;;淺談我國網絡輿情管控法律體系的建立健全——以美國網絡輿情管控為借鑒[J];貴州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2 李斌;論網絡時代的政治參與[J];理論導刊;2004年06期
3 王磊,楊文娟;網絡環(huán)境下的公民政治參與問題[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4 楊福忠;;網絡征求民意法治化——探尋公民有效網絡政治參與的分析框架[J];政治與法律;2012年02期
5 楊麗;朱強;;網絡政治參與和民主型社會構建[J];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學報;2006年02期
6 王金水;;公民網絡政治參與與政治穩(wěn)定[J];中國行政管理;2011年05期
7 王菲菲;;我國政務微博發(fā)展的困境解析[J];行政與法;2013年07期
8 梅旭成;;法治語境下網絡謠言的政府規(guī)制[J];行政與法;2013年08期
9 張春艷;;地方政府應對網絡公共事件能力問題研究[J];行政與法;2013年09期
10 朱銳勛;;網絡問政與政府形象傳播模式創(chuàng)新[J];行政與法;2013年10期
,本文編號:7177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71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