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刑事和解制度有關法律問題的探討
本文關鍵詞:關于刑事和解制度有關法律問題的探討,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刑事和解制度能有效解決糾紛沖突,恢復加害人與被害人的和睦關系,并使罪犯改過自新、復歸社會。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的不斷進步,研究、探索、挖掘刑事和解作為一種對犯罪的處理方式,不僅十分必要,而且其價值將日益凸顯。 刑事和解制度是西方刑事法制的一個創(chuàng)舉,近幾年才開始在我國進行探索和嘗試。2013年1月1日頒布的《刑事訴訟法》第一次將刑事和解以法律條文的形式確立下來。但是理論界和各級司法機關對刑事和解仍未形成共識,突出表現在理論上對刑事和解與刑事調解、訴辨交易、刑事案件私了、恢復性司法等認識不清,實踐中對上述問題不好把握,迫切需要對上述概念加以厘清。刑事和解制度作為一種舶來品在我國是否也能夠煥發(fā)生機,必須從文化傳統(tǒng)、司法理念、現實需要等諸要素中,尋找其存在并適用的理論基礎,并以此推動刑事和解的實踐。 肥城市法院自2004年起,著眼于恢復性司法、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wěn)定、促進社會和諧,開始探索實行刑事和解制度。肥城市法院自2009年至2013共審結刑事案件1782件,適用刑事和解案件466件,刑事和解制度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取得了獨特的法律價值、社會價值。但刑事和解制度無論從理論、實踐還是社會公眾反映來看,仍存在不少缺陷。 建立社會主義刑事和解制度要堅持以和諧社會為目標,樹立被害人、被告人和社會利益平衡理念和恢復關系理念,重新反思刑罰功能,有效界定刑事和解制度的基本原則和適用范疇,科學設計刑事和解的操作程序。在刑事和解制度的整體結構中,偵查階段應當為刑事和解在審判起訴和審判階段的開展奠定基礎,檢察機關可以通過酌定不起訴、暫緩起訴制度實現在一般性案件刑事和解上大有作為。 刑事和解制度作為處理犯罪的一種新的司法模式引入中國,要充分考慮中國的現實國情,在實踐中必須有序扎實地推進,才能發(fā)揮更好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刑事和解 理論 實踐 問題化解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925.2
【目錄】:
- 中文摘要9-10
- Abstract10-12
- 引言12-13
- 一、刑事和解界定、發(fā)展概狀及理論基礎13-19
- (一) 刑事和解的定義13-14
- (二) 刑事和解制度的發(fā)展概況14-16
- 1、刑事和解與刑事調解14-15
- 2、刑事和解與刑事案件“私了”15
- 3、刑事和解與訴辯交易15-16
- (三) 刑事和解的理論基礎16-19
- 1、中西和諧傳統(tǒng)文化的積淀16-17
- 2、私權契約理論向公權的滲透17-18
- 3、罪刑法定、罪刑相適應原則從絕對到相對的理論轉變18-19
- 二、現行刑事和解制度運行路徑19-24
- (一) 刑事和解的基本原則19-21
- 1、堅持依法和解原則19
- 2、嚴格遵守雙方自愿原則19-20
- 3、堅持不損害國家和他人利益的原則20
- 4、嚴格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20-21
- (二) 刑事和解的適用條件21
- (三) 刑事和解的適用范圍21-22
- (四) 刑事和解的操作程序22-24
- 1、刑事和解的啟動主體22
- 2、刑事和解的提出方式22-23
- 3、刑事和解的主持機關23-24
- 三、FC法院刑事和解基本情況、效果分析、理論困惑及現實問題24-36
- (一) 實行刑事和解制度基本情況24-27
- 1、適用刑事和解案件數量、被告人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24
- 2、適用刑事和解案件種類增多,且以交通肇事、故意傷害、盜竊案件為主24-25
- 3、刑事和解案件量刑較輕,緩刑和非監(jiān)禁刑適用比例較高,無上訴案件25-26
- 4、刑事和解案件民事賠償全部到位,被害人全部請求對被告人減輕或從輕處罰26
- 5、刑事和解案件審理期限呈現兩極化分離現象26-27
- (二) 實行刑事和解案件的效果分析27-30
- 1、有效緩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27-28
- 2、有利于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和貫徹28
- 3、有利于提高訴訟效率28-29
- 4、有利于保障被害人主體地位和合法權益29-30
- 5、有力回應了當今世界輕刑化刑事政策的趨勢30
- 6、有利于緩解輕微刑事罪犯監(jiān)禁效果不良的現狀30
- (三) 實行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論困境和現實問題30-36
- 1、傳統(tǒng)司法理念的影響根深蒂固31
- 2、社會公眾對刑事和解認知分歧31-32
- 3、司法實踐具體操作存在諸多問題32-36
- 四、我國刑事和解制度問題化解36-39
- (一) 完善刑事和解制度相關立法36
- (二) 擴大刑事和解的適用范圍36-37
- 1、將部分重大刑事案件納入刑事和解范圍36-37
- 2、將部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納入刑事和解范圍37
- (三) 建立刑事和解經濟賠償的指引標準37-38
- (四) 建立刑事和解的法律監(jiān)督機制38-39
- 結語39-40
- 參考文獻40-41
- 致謝41-42
-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4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龍興盛;;刑事和解制度探討[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2 馮桂艷;;中國刑事和解制度之模式選擇[J];世紀橋;2007年07期
3 王江蘭;郭德橋;;試析和諧語境下的刑事和解制度之構建[J];今日中國論壇;2007年09期
4 儲翔昱;;淺論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國的運用[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5 榮輝;王兆利;;淺談刑事和解制度的探索完善[J];消費導刊;2007年10期
6 羅啟釗;;關于刑事和解制度的設立及適用探討[J];法制與經濟(下半月);2007年12期
7 韓德勝;;刑事和解制度的設計[J];人民檢察;2007年24期
8 劉士合;;論建立我國的刑事和解制度[J];法制與經濟(下半月);2007年06期
9 毛興平;楊丙宏;;和解·恢復·和諧——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論價值分析及本土化探索[J];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10 李衛(wèi)云;;淺析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國的可行性[J];法制與社會;2008年3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鄭國;;淺談刑事和解制度[A];第三屆西部律師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范業(yè)宏;紀曉慧;;論我國刑事和解制度的構建[A];第七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會議文章[C];2011年
3 徐陽;;我國適用刑事和解制度泛化傾向之檢省與矯正[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7-2008年度][C];2010年
4 藍藍;;刑事和解制度實施中的若干爭點[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學術文庫》(中)[C];2011年
5 侯明哲;;從民生視角談刑事和解制度[A];科學發(fā)展與社會責任(B卷)——第五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文集[C];2008年
6 馮中華;;以公訴權為核心矯正刑事和解制度[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7 張芳;;論我國刑事和解制度之完善[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下冊)[C];2012年
8 張順強;;讓渡中的堅守:刑事和解制度潛在風險的司法防范[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下冊)[C];2012年
9 馬文祥;晁蘭軍;葛恒美;李靜;;西部民族地區(qū)刑事和解制度之構建[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下冊)[C];2012年
10 羅曦;;刑事和解制度的實踐與完善[A];第九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其他[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文志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刑事和解制度 促和諧社會構建[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2 謝劍民 李蕓 柳州市柳南區(qū)人民檢察院;刑事和解制度的現實意義及其完善探析[N];廣西法治日報;2012年
3 李浩寧 烏當區(qū)人民檢察院;淺析市場經濟體制下刑事和解制度[N];經濟信息時報;2013年
4 泰興市檢察院 劉安學;刑事和解制度的幾點思考[N];江蘇法制報;2013年
5 記者 李先宏 羅序文 通訊員 李云;宜都試行刑事和解制度[N];湖北日報;2007年
6 初殿清;檢視刑事和解制度的平等性質疑[N];檢察日報;2007年
7 原蔚;刑事和解制度創(chuàng)新課題征求各方意見[N];山西日報;2007年
8 張春萍;淺談刑事和解制度的適用范圍[N];江蘇經濟報;2008年
9 姜志雄;在刑事司法領域建立刑事和解制度[N];西部時報;2008年
10 趙繼釗;刑事和解制度使13起案件“陽光下私了”[N];太原日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巍;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2 陳靜;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3 劉惠珠;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4 洪怡芳;論我國的刑事和解制度構建[D];廈門大學;2007年
5 林家柏;刑事和解制度的價值困境與出路[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6 楊雪虹;實體法視角下的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7 唐珍枝;試論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國的構建[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8 黃梓明;刑事和解制度及其構建[D];吉林大學;2010年
9 王靜;論我國刑事和解制度之構建[D];黑龍江大學;2010年
10 石文慶;我國確立刑事和解制度的問題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關于刑事和解制度有關法律問題的探討,,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13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01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