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方政府績效審計風險研究
本文關鍵詞:我國地方政府績效審計風險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由于我國民主法制建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系不斷地建立及健全,傳統(tǒng)的政府審計方式和目的已經(jīng)不能滿足日益提高的國家治理要求,所以政府績效審計勢在必行。從2003年至今,審計署為能加快推進政府績效審計的進程,逐步地對地方政府加大審計力度,而地方政府的審計機關也積極開展了對績效審計的實踐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如何應對在實施績效審計過程遇到的審計風險,仍是地方審計機關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而理論界對于政府績效審計風險的研究較少,從實踐出發(fā)針對地方審計機關績效審計風險的研究更為缺乏。因而,通過系統(tǒng)分析地方審計機關在執(zhí)行績效審計各環(huán)節(jié)時遇到的可控風險,并針對這些風險結合實踐經(jīng)驗提出一些防控對策,希望對今后的績效審計實踐活動和理論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為導論,主要從新時期地方政府審計機關蓬勃發(fā)展的績效審計活動出發(fā),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義,第二章首先介紹了政府績效審計以及政府績效審計風險的概念,并從地方審計機關特征出發(fā),將地方審計機關績效審計風險從風險表現(xiàn)形式、風險產生依據(jù)、風險可控性出發(fā)等方面進行分類,闡述了國內外對績效審計風險的理論研究情況。第二,分析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這些政府績效審計實施較為先進的國家,對績效審計風險進行的應對措施,并總結分析了其中可以借鑒的措施。最后,主要針對地方審計機關在績效審計過程中會出現(xiàn)的各種風險進行分析,并針對審計立項階段、審前調查及審計實施階段、審計報告及整改階段、向有關部門及公眾公告階段等各個實施階段存在的風險進行具體闡述。第三章以某地方審計機關的一個績效審計項目為例,具體闡述了在對績效審計風險進行控制時,如何確定項目,如何進行風險評估并尋找對策,以及如何提高審計整改的可行性等風險控制。第四章結合國內外政府績效審計防控措施以及筆者實踐過程中對審計風險防控措施的總結,系統(tǒng)性提出了在各環(huán)節(jié)防控審計風險的方法并從新的角度提出了績效審計風險防控意見。最后進行全篇總結并從量化和深化細節(jié)兩個角度對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議。本文的創(chuàng)新主要在于三方面:一是按照績效審計流程環(huán)節(jié)對績效審計風險及其防控措施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分析:二是更針對于廣大地方審計機關進行績效審計的可控風險,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三是依據(jù)實踐提出了和傳統(tǒng)理論界不同角度的風險控制方法。
【關鍵詞】:政府績效 績效審計 審計風險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239.4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導論10-16
-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10-12
- (一) 研究背景10-11
- (二) 研究意義11-12
- 二、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文獻綜述12-14
- (一) 國外研究綜述12
- (二) 國內研究綜述12-14
- 三、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14-16
- 第二章 政府績效審計及審計風險16-33
- 一、政府績效審計及審計風險的相關概念和分類16-20
- (一) 我國政府的績效審計16
- (二) 政府審計風險的概念16-17
- (三) 政府績效審計風險的概念17-18
- (四) 地方審計機關性質18-19
- (五) 地方審計機關績效審計風險分類19-20
- 二、美英澳政府績效審計風險的應對情況及值得借鑒的控制措施20-25
- (一) 美國政府績效審計風險應對情況20-21
- (二) 英國政府績效審計風險應對情況21-22
- (三) 澳大利亞政府績效審計風險應對情況22-23
- (四) 國外績效審計風險控制措施借鑒23-25
- 三、我國地方績效審計的風險生成原因25-32
- (一) 審計立項階段25-26
- (二) 審前調查及審計實施階段26-30
- (三) 審計報告及整改階段30-31
- (四) 向有關部門及公眾公告階段31-32
- 四、小結32-33
- 第三章 案例分析——以某地方審計機關績效審計項目為例33-38
- 一、項目概況33
- 二、各審計階段存在的風險及應對33-36
- (一) 審計立項階段33
- (二) 審前調查及審計實施階段33-34
- (三) 審計報告及整改階段34-35
- (四) 向有關部門及公眾公告階段35-36
- 三、案例總結36-38
- (一) 在審計項目立項時,依據(jù)重要性、時效性、可行性的原則選擇項目36
- (二) 在項目執(zhí)行初始,進行風險評估,并進行審計全過程的風險關注和調整36
- (三) 分層級系統(tǒng)性出具詳細審計建議,提高審計建議36
- (四) 多手段促進審計結果的落實整改36
- (五) 通過多種形式的審計經(jīng)驗分亨,拓展審計人員績效審計思路36-38
- 第四章 地方績效審計風險的防范38-47
- 一、審計立項階段38-39
- (一) 地方審計機關績效操作指南制定的要點38
- (二) 建立項目庫管理制度,選取適合的績效審計項目38-39
- 二、審前調查及審計實施階段39-44
- (一) 評估審計風險,及時調整審計方案39-40
- (二) 地方審計機關績效指標及方法的選擇要點40-42
- (三) 審計人員項目執(zhí)行能力的提高42-43
- (四) 對第三方人員聘用及培訓制度的完善43-44
- 三、審計報告及整改階段44-45
- (一) 審計報告評價的公正、客觀、完整性44
- (二) 審計建議的可操作性及審計整改的落實44-45
- 四、向有關部門及公眾公告階段45-46
- (一) 根據(jù)審計結果合理選擇結果提交對象及方式45
- (二) 規(guī)范對外公告,積極采取應激手段45-46
- 五、本文研究結論46-47
- 參考文獻47-49
- 致謝49-50
- 個人簡歷50
- 發(fā)表的學術論文5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玉華,王桂元;政府績效審計的理論依據(jù)內容和目標[J];審計理論與實踐;2000年08期
2 段興民,羅春艷;關于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的幾個問題[J];貴州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3 張鳴;試析政府績效審計[J];寧夏科技;2000年06期
4 崔彤,張志君;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我國政府績效審計[J];審計理論與實踐;2001年05期
5 聶江武,王會金;論政府績效審計的必要性與發(fā)展趨勢[J];廣西審計;2001年01期
6 張思強,徐梁;開展政府績效審計應解決的幾個問題[J];內蒙古財會;2001年03期
7 欒艷;政府績效審計的國際比較[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2年03期
8 王悅;政府績效審計要突出重點穩(wěn)步推進[J];中國審計;2003年Z1期
9 劉嫣菲;政府績效審計理論探討[J];會計之友;2003年09期
10 姚曦;論我國政府管理應開展政府績效審計[J];河南省情與統(tǒng)計;2003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學嵐;;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理論探析[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周亞榮;;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理論研究與實踐現(xiàn)狀——一個綜述[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7年學術年會暨第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劉勇;;循環(huán)經(jīng)濟視角下的政府績效審計[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王悅;;遼寧省政府績效審計的實踐探索與對策研究[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5 唐琦玉;;政府績效需要審計[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5年年會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李瑛;崔曉雁;李陽;;香港衡工量值審計與深圳政府績效審計的比較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周雙玲;譚民俊;;制約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發(fā)展的瓶頸及對策研究[A];湖南省審計學會五屆三次理事會首次理事論壇論文集[C];2008年
8 田冠軍;高飛;;論效率性和公平性的辯證關系——基于政府績效審計的角度[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第十八屆學術年會(2011)論文集[C];2011年
9 宋夏云;;政府績效審計人員的能力框架研究——基于121位國內專家的調查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10 陳靜然;劉珊;;基于循環(huán)經(jīng)濟的政府績效審計運行模式探討[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曾圣鴻;科學發(fā)展觀與政府績效審計[N];光明日報;2004年
2 南京審計學院教授 齊興利;審計改革的方向:政府績效審計[N];社會科學報;2008年
3 傅平南;關于深入推進政府績效審計的思考[N];中國審計報;2013年
4 趙田錄 呂博 審計署駐西安特派辦;對深化政府績效審計的一點思考[N];中國審計報;2013年
5 孟麗榮 范東軍;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的績效問題研究[N];中國審計報;2005年
6 王軍法 陳岳 南京審計學院 審計署駐重慶特派員辦事處;國外政府績效審計的特征及對我國的啟示(下)[N];中國審計報;2010年
7 張飛 曾愷;試論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發(fā)展現(xiàn)狀與建議[N];財會信報;2010年
8 呂愛昌;邗江區(qū)全面推行“1+3”政府績效審計模式[N];中國審計報;2011年
9 張衛(wèi)彬 甘肅省審計廳;淺談西部地區(qū)應如何搞好政府績效審計[N];中國審計報;2013年
10 蔣年旗;以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政府績效審計[N];新鄉(xiāng)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王素梅;中美政府績效審計比較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2 陳全民;中國政府績效審計模式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3 周勇;中國政府績效審計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周云平;轉型期我國政府績效審計模式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5 曹宏舉;美國與瑞典政府績效審計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6 孫平;我國政府績效審計問題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6年
7 馮彥妍;高等教育經(jīng)費政府績效審計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劉秋明;基于公共受托責任理論的政府績效審計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白靜波;基于科學發(fā)展觀的政府績效審計完善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2 彭薇;政府績效審計比較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3 劉美玲;我國政府績效審計問題及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4 劉英杰;政府績效審計的經(jīng)濟學分析[D];山東大學;2008年
5 廖上林;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的現(xiàn)狀及改進對策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6 于良;政府績效審計報告研究[D];山東經(jīng)濟學院;2010年
7 楊廣;論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的法制化建設[D];河北大學;2007年
8 彭飛;政府績效審計風險成因及其控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9 甘金玨;政府績效審計評價標準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10 周超;政府績效審計發(fā)展與實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我國地方政府績效審計風險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27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72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