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行政文化的東西會通及其對中國行政文化建設的啟示
發(fā)布時間:2017-03-26 01:02
本文關鍵詞:新加坡行政文化的東西會通及其對中國行政文化建設的啟示,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行政文化是指由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以及其他社會成員在長期的行政實踐過程中積淀而成的行政習慣、行政制度、行政規(guī)則、行政意識、行政價值觀、行政態(tài)度、行政動機、行政信念和行政情感等,并且行政文化的形成過程和其社會化過程是同一的。行政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一支,對于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的行為選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新加坡從發(fā)展中國家一躍成為發(fā)達國家,成功證明了無論采取何種發(fā)展模式,必須結合自身的國情,建立一套適合自身國情發(fā)展的行政體制。新加坡的成功不僅在經(jīng)濟方面,也體現(xiàn)在她的社會成就上。新加坡的成功與其行政文化建設密不可分。新加坡作為一個華人占多數(shù)的國家,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其成功發(fā)展經(jīng)驗對于我國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與此同時,我國也正在經(jīng)歷著經(jīng)濟轉(zhuǎn)軌、社會轉(zhuǎn)型的關鍵時期,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jīng)濟持續(xù)、快速發(fā)展,權力和利益面臨著重新分配,社會結構進一步分化,各種矛盾和問題也日益凸顯。在新形勢下,不斷提高我國的行政管理水平勢在必行。先進的行政管理離不開先進的行政文化的指導,要建設先進的行政文化,需要與時俱進,博采眾長。本文從新加坡的誕生開始,分析了其東西會通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現(xiàn)實基礎,并從德治與法治、民本與民主、秩序與自由、管制與服務四個方面分析其東西融合的具體體現(xiàn),破除人們過去對新加坡行政管理的誤解,過多的關注其東方特色,忽視了它其實是東西方優(yōu)秀思想的結合。本文通過對新加坡行政文化的探析,希望對我國行政文化的研究和建設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行政文化 民主 法制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733.9;D630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緒論8-16
- 1.1 選題背景和意義8-9
- 1.1.1 選題背景8
- 1.1.2 選題意義8-9
- 1.2 相關研究文獻綜述和相關概念界定9-14
- 1.2.1 相關研究文獻綜述9-13
- 1.2.2 相關概念界定13-14
- 1.3 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14-16
- 1.3.1 研究的主要思路14-15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15-16
- 第二章 新加坡行政文化東西會通的歷史背景和現(xiàn)實基礎16-25
- 2.1 新加坡國家的誕生16-17
- 2.2 新家坡歷史中的行政管理17-20
- 2.3 兼具東西特色的新加坡領導人20-21
- 2.4 東西交匯中的當代新加坡21-25
- 第三章 新加坡行政文化東西會通的具體體現(xiàn)25-40
- 3.1 德治與法治25-30
- 3.1.1 重視儒家文化的德治傳統(tǒng)25-26
- 3.1.2 行政管理中的道德教育26-27
- 3.1.3 對英式法治的繼承和發(fā)展27-29
- 3.1.4“以法治國”的理論與實踐29-30
- 3.2 民本與民主30-34
- 3.2.1“好政府”理念31
- 3.2.2 精英主義傳統(tǒng)31-32
- 3.2.3“東方式民主”32-34
- 3.3 秩序與自由34-37
- 3.3.1“天下太平”與“個人自由”34-35
- 3.3.2 重視秩序和紀律35-36
- 3.3.3 有限度的自由36-37
- 3.4 管制與服務37-40
- 3.4.1 新加坡“管得嚴”37-38
- 3.4.2 從“家長”到“兄長”38-39
- 3.4.3 建設服務型政府39-40
- 第四章 對中國行政文化建設的啟示40-46
- 4.1 立足中國國情,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tǒng)40-42
- 4.1.1 行政文化建設不能割裂傳統(tǒng)40
- 4.1.2 中國傳統(tǒng)行政文化中的優(yōu)秀資源40-41
- 4.1.3 當代中國國情與行政文化建設41-42
- 4.2 廣泛開拓視野,吸收和借鑒外來文化42-43
- 4.2.1 現(xiàn)代社會呼喚現(xiàn)代行政文化42
- 4.2.2 破除對“亞洲價值觀”和“新加坡模式”的誤讀42-43
- 4.2.3 重視對當代西方行政文化的吸收和借鑒43
- 4.3 與時俱進,建設既有中國特色又充滿現(xiàn)代氣息的先進行政文化43-46
- 4.3.1 提高行政管理水平需要先進的行政文化指引43-44
- 4.3.2 勇于承認不足,促進傳統(tǒng)行政文化的變革44
- 4.3.3 與時俱進,博采眾長,建設適應全球化時代的先進行政文化44-46
- 參考文獻46-48
- 致謝48-49
-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4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向海英;;動力還是助力:儒家傳統(tǒng)文化與新加坡的現(xiàn)代化[J];東南亞研究;2011年03期
2 金波;;新加坡的制度反腐經(jīng)驗[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3 李路曲;;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執(zhí)政方式的轉(zhuǎn)變與憲政建設[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7年05期
4 師雯;李路曲;;新加坡治理腐敗的政治與文化基礎[J];理論探索;2006年01期
5 孫景峰;人民行動黨與新加坡行政體系[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6 李路曲,趙莉;論新加坡法制社會建立的途徑和原因[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7 葉楠,范仁慶;新加坡公務員廉政制度建設及其借鑒意義[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8 邵留成;對新加坡廉政建設的探析[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9 王冬艷;儒家道德觀對新加坡道德教育的影響[J];北方論叢;2002年03期
10 廖藝萍;新加坡現(xiàn)代化與儒家思想的創(chuàng)新[J];理論與改革;2002年01期
本文關鍵詞:新加坡行政文化的東西會通及其對中國行政文化建設的啟示,,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80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268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