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型司法下的巡回審判運行研究
本文選題:司法改革 + 審判權; 參考:《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2012年03期
【摘要】:隨著經(jīng)濟社會持續(xù)快速發(fā)展、民主法治進程加快推進,公民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越來越高,利益訴求和權益保障的雙重愿望越來越迫切,這些都需要公正、高效、廉潔的司法體制作保證。與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期待相比,目前的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還存在許多不適應。司法改革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已成為社會的共識,但人們對司法改革的價值取向、基本理念與實現(xiàn)路徑之選擇依然有著廣泛的爭議。司法改革復雜艱巨,需要堅定的改革決心,更需要改革的智慧。司法改革必須突破部門利益之爭,在一些重點環(huán)節(jié)與重點領域?qū)崿F(xiàn)重大突破。本刊特匯集相關論文6篇,探討當前司法改革面臨的突出問題,以饗讀者。
[Abstract]:With the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process of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is speeding up, the citizens' demands for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are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and the dual aspirations of interest demands and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urgent, all of which need to be fair and efficient. A clean judicial system is guaranteed. Compared with the new situation, the new task and the new expectation, the current judicial system and the working mechanism still have many unfit for.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judicial reform has become a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society, but there are still wide disputes about the value orientation, basic idea and choice of realization path of judicial reform. The judicial reform is complicated and arduous, it needs firm reform determination and the wisdom of reform. Judicial reform must break through the conflict of departmental interests and achieve major breakthroughs in some key links and areas. This journal collects 6 related papers to discuss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facing the current judicial reform.
【作者單位】: 上海市松江區(qū)人民法院;
【分類號】:D926.2
【參考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洪霞;巡回審判制度的實證分析和改革構想[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7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全娥;李娟;;陜甘寧邊區(qū)高等法院檔案及其學術價值[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2 喻中;;吳經(jīng)熊與馬錫五:現(xiàn)代中國兩種法律傳統(tǒng)的象征[J];法商研究;2007年01期
3 楊柳青;略論法院主動啟動刑事再審[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4 吳英姿;"鄉(xiāng)下鑼鼓鄉(xiāng)下敲"——中國農(nóng)村基層法官在法與情理之間的溝通策略[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5 魏斌;馬錫五審判方式再認識[J];西江大學學報;2000年04期
6 趙寶華;;人民調(diào)解與和諧社會建設[J];濰坊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7 張衛(wèi)平;民事訴訟處分原則重述[J];現(xiàn)代法學;2001年06期
8 肖洪泳,徐陽光;論馬錫五審判方式對當前司法工作的借鑒作用[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S1期
9 喻中;;中國現(xiàn)代性法學話語的時空坐標[J];政法論壇;2007年04期
10 李宜霞,楊昴;梁柏臺與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司法制度之建設[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4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王生長;仲裁與調(diào)解相結(jié)合制度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1年
2 肖暉;中國判決理由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轉(zhuǎn)型[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3 洪冬英;當代中國調(diào)解制度的變遷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4 趙澤君;論民事爭點整理程序[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5 何永軍;斷裂與延續(xù)—人民法院建設(1978~2005)[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孫青平;民事訴訟審前程序論[D];湘潭大學;2002年
2 李莉;論法院調(diào)解制度[D];河南大學;2003年
3 于賓;民事訴訟審前準備程序構建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4 馬湘鶯;調(diào)解還是判決[D];北京大學;2005年
5 胡素芹;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的法理學分析及框架構建[D];太原科技大學;2007年
6 周艷何;論人民調(diào)解制度的改革和完善[D];湘潭大學;2007年
7 李群;民事訴訟審前準備程序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喻中;;吳經(jīng)熊與馬錫五:現(xiàn)代中國兩種法律傳統(tǒng)的象征[J];法商研究;2007年01期
2 蔡道通;國家法治先于社會法治為主導──中國法治化的道路選擇分析[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9年03期
3 柯陽友;高玉珍;;訴訟內(nèi)外糾紛解決機制的分流、協(xié)調(diào)與整合[J];河北法學;2006年08期
4 郭星華,王平;中國農(nóng)村的糾紛與解決途徑——關于中國農(nóng)村法律意識與法律行為的實證研究[J];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02期
5 周永坤;;信訪潮與中國糾紛解決機制的路徑選擇[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6 桑本謙;法律解釋的困境[J];法學研究;2004年05期
7 馮務中;制度有效性理論論綱[J];理論與改革;2005年05期
8 張學亮;王瑞華;;鄉(xiāng)村法治建設的路徑依賴與范式轉(zhuǎn)換[J];理論探索;2006年05期
9 吳英姿;"鄉(xiāng)下鑼鼓鄉(xiāng)下敲"——中國農(nóng)村基層法官在法與情理之間的溝通策略[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楊玉豪;鄉(xiāng)土社會視野的法治[J];求實;2003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毛玲;論英國民事訴訟的演進與發(fā)展[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洪霞;巡回審判制度的實證分析和改革構想[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琳;;司法改革中的“臉孔”與“身材”[J];人民檢察;2011年05期
2 秦旭東;;司法改革轉(zhuǎn)向[J];中國改革;2010年Z1期
3 李欣洋;;司法職業(yè)化與民主化論爭述評[J];知識經(jīng)濟;2011年16期
4 梁平;陳聰;;淺析法院調(diào)解制度的利與弊[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年23期
5 牟綠葉;;日本裁判員制度的反思——以制度外因素為視野[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6 魏春明;王春梅;;論司法獨立的相對性[J];求實;2011年07期
7 趙羽雁;劉少夫;;談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的確立[J];法制與經(jīng)濟(下旬);2011年08期
8 李騰;;論人民陪審員審判監(jiān)督制度的完善與實踐創(chuàng)新[J];法制與社會;2011年25期
9 程宗璋;;我國司法改革的哲學透視[J];上海海關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4期
10 任仕坤;;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與司法改革探討[J];法制與經(jīng)濟(下旬);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駱艷青;;淺談董必武法學思想對司法改革的啟示[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輯)[C];2009年
2 楊再利;吳興忠;;司法公正與法院司法改革[A];“嚴肅執(zhí)法與司法公正”研討會專集[C];1999年
3 黃文藝;;司法改革論略[A];依法治國專題研究——司法改革與依法治國理論研討會、中國農(nóng)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4 孫莉;;司法改革與程序意識[A];依法治國專題研究——司法改革與依法治國理論研討會、中國農(nóng)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5 謝振江;龐文莉;;以保障法官獨立為核心 全面推進司法改革[A];“嚴肅執(zhí)法與司法公正”研討會專集[C];1999年
6 王文明;;痛下決心,立即改革,,試點運行,迅速推廣——空喊一萬句,不如走一步[A];司法體制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葛洪義;;司法活動的性質(zhì)與法治——司法改革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A];依法治國專題研究——司法改革與依法治國理論研討會、中國農(nóng)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8 謝洪程;;積極推進司法改革 做好入世后審判工作[A];2002年度全省法院應對入世工作研討會獲獎論文專輯[C];2002年
9 姚建龍;;恢復性少年司法在中國的實踐與前景[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10 王樹江;;重新整合審判委員會制度[A];黑龍江省法院系統(tǒng)審判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紹文(單位 山東省高密市人民法院);以“兩個轉(zhuǎn)變”推進司法改革[N];人民法院報;2000年
2 西安政治學院理論軍事法學教研室教師 傅達林;司法改革需要尋求憲法共識[N];南方日報;2008年
3 唐鳳偉 本報記者 姜雪松 于勇瀾;大愛從嚴,立起司法改革旗幟[N];哈爾濱日報;2011年
4 傅達林;司法改革需要尋求憲政共識[N];中國審計報;2008年
5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張衛(wèi)平;體制、觀念與司法改革[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1年
6 ;傳播法治理念 弘揚法治文化 助推司法改革 做正確輿論導向的積極引領者[N];人民法院報;2009年
7 陳浩亮邋周提海;應加強對審判權運行監(jiān)督和制約[N];江蘇經(jīng)濟報;2008年
8 陳浩亮;加強對審判權運行的監(jiān)督和制約[N];江蘇法制報;2008年
9 成薇;真正把審判權交到有正義感法官手中[N];法治快報;2008年
10 記者 王熾;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司法改革[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響宏;俄國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吳衛(wèi)軍;法理與建構:中國司法改革的宏觀思考[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3 遲日大;新中國司法制度的歷史演變與司法改革[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4 魯強;當代中國司法改革過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5 王偉;民事程序選擇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6 梁三利;法院管理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7 關玫;司法公信力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8 劉薇;日本第三次司法改革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9 白雅麗;司法的角色[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10 姚志堅;司法便利化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麗琴;論對審判權的監(jiān)督[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2 孫良鴻;論審判獨立[D];安徽大學;2006年
3 于立峰;中國法官助理制度探析[D];吉林大學;2008年
4 仲志;論審判獨立[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5 米佳;中國法官助理制度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6 侯敬華;現(xiàn)行審判管理之質(zhì)疑[D];蘇州大學;2006年
7 李富金;接近正義的起點[D];蘇州大學;2003年
8 張靖;法官獨立審判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05年
9 左獻民;論司法改革[D];武漢大學;2004年
10 王玨;WTO背景下的中國司法改革[D];安徽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9078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907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