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國“帝王式總統(tǒng)權”的解讀
本文選題:美國總統(tǒng) 切入點:權力膨脹 出處:《法制與社會》2012年2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最近,人民的目光再次聚焦向美國的總統(tǒng)大選。作為當今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力量總司令,美國總統(tǒng)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擁有"帝王式總統(tǒng)權"。但這樣的稱呼其實名不副實,雖然總統(tǒng)的權力相較于建國初期大大膨脹,但美國的法律慣例、政治制度以及政治文化等,已決定了美國總統(tǒng)的權力不可能達到帝王"獨裁專制"的境界,而只能在民主、法制的框架內(nèi)運行。
[Abstract]:Recently, the eyes of the people once again focused on the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As the world's sole superpower, head of state, head of government and commander in chief of the armed forces,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powerful person in the world" and has "imperial presidential power." but such a term is not worthy of the name. Although the power of the president is greatly expanded compared with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the legal pract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Political system and political culture have determined that the power of American president can not reach the state of "autocracy" of emperors, but can only ru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democracy and legal system.
【作者單位】: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
【分類號】:D77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趙詩白;美國總統(tǒng)權力有多大[J];領導文萃;1998年07期
2 楊鵬飛;當代美國的發(fā)展與總統(tǒng)權力的擴張[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牛可;;施萊辛格論“帝王式總統(tǒng)權”[J];世界知識;2010年1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兆柱;許占魯;;我國行政補償程序的現(xiàn)狀及其完善[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2 楊海坤;;中國走向憲政之路——兼論“三個代表”理論和我國憲法發(fā)展[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3 陳彤;;管制抑或競爭:選擇權應該交給誰?——探析“州政府行為豁免原則”背后的問題意識[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1期
4 顏良偉;陳慰星;;侵權責任成立要件新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5 萬志鵬;;沒收財產(chǎn)刑廢止論——從歷史考察到現(xiàn)實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6 黃子耘;;從法律視角看農(nóng)村土地的流轉(zhuǎn)[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年19期
7 林琳;;法律價值的沖突與選擇[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5期
8 王中華;;論美國律師政治參與的歷史演進[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9 劉兵;;房屋拆遷中私權利的保護[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10 楊磊,黃家鎮(zhèn),魏俊兵;芻議公司民主與財產(chǎn)權的保護——回顧鄭百文重組案的若干啟示[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穹;;論司法語境下的新聞媒體監(jiān)督權[A];中國傳媒大學第五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和育東;;專利漁翁現(xiàn)象引發(fā)的思考[A];專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3 萬立;楊海燕;;城市房屋征收法律程序比較研究——兼論《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征求意見稿)之完善[A];第三屆西部律師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劉燦;;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產(chǎn)權正義[A];社會主義經(jīng)濟理論研究集萃——全國高校社會主義經(jīng)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第21次會議論文(2007)[C];2007年
5 曾堅;;論信賴保護原則下“公共利益”的界定[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8年
6 楊淑鴻;馬慧;;淺議美國違憲審查制度確立的意義和影響[A];2007經(jīng)濟發(fā)展與構建和諧陜西論文集[C];2007年
7 石佑啟;;私有財產(chǎn)權公法保護之路徑選擇與制度設計[A];修憲之后的中國行政法——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胡建淼;邢益精;;關于“公共利益”之探究[A];修憲之后的中國行政法——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方世榮;石佑啟;;私有財產(chǎn)權保護與行政法發(fā)展[A];財產(chǎn)權與行政法保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黃學賢;;公民財產(chǎn)權的行政法保障論綱[A];財產(chǎn)權與行政法保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子良;經(jīng)濟法司法實施之應用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李國慶;解雇權限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郭延軍;發(fā)展中的美國女性就業(yè)權平等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袁日新;經(jīng)營者集中救濟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5 蔣潤婷;行政法視閾下的行政參與權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李作雙;俄羅斯經(jīng)濟現(xiàn)代化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7 周國興;尋求現(xiàn)實的確定性[D];吉林大學;2011年
8 李寶君;非強制行政行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孫妍;當代中國物權法基本問題的反思[D];吉林大學;2011年
10 關曉銘;財產(chǎn)權利的政治邏輯[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尉龍;量刑建議權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畢波;論行政調(diào)查[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3 俞燁;功能主義視角下行政裁量基準的效力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張浩;行政執(zhí)法中的正當程序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柯振興;勞動合同法的雙倍工資賠償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鄭文如;俄羅斯政黨政治改革的進程及其特點[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李衛(wèi)玲;我國環(huán)境公益訴訟制度構建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李寶東;試論我國憲政文化建設的途徑[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9 趙國良;我國公眾參與環(huán)境影響評價立法現(xiàn)狀及問題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10 劉曉君;我國食品安全的政府管制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濤;;如何構建和諧社會[J];現(xiàn)代商業(yè);2009年08期
2 范增錄 ,李仲達 ,王心起 ,李程鵬;美國的民主法制與公共管理及其啟示——陜西省委黨校第二期公務員公共行政管理研修班赴美考察報告之一[J];理論導刊;2005年10期
3 一丁;;《白城人大》創(chuàng)刊[J];吉林人大工作;2005年04期
4 明江;;從杰克遜到里根——美國幾任總統(tǒng)的遇刺[J];世界知識;1981年08期
5 西摩·薩德曼 ,李海容;美國總統(tǒng)與民意調(diào)查[J];國際新聞界;1987年03期
6 王星;;死神的詛咒[J];大科技;1998年05期
7 孫巧麗;制度建設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核心內(nèi)容[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8 易佐永;學習鄧小平民主與法制建設思想 推進廣州政治文明建設[J];探求;2004年05期
9 馮海燕;;文化因素與美國總統(tǒng)大選[J];湖南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10 張鷙遠;;論美國總統(tǒng)選舉人團制度與其政黨制度的互塑[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袁芳;;美印安全合作框架與中美印非均勢外交平衡的重構[A];湖南省世界政治經(jīng)濟與國際共運史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李志茂;;簡論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A];社會主義與市場經(jīng)濟——全國社會主義與市場經(jīng)濟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1999年
3 俞宙紅;;學習董必武關于人代會制度和民主法制的論述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輯)[C];2008年
4 明忠香;;營造和諧環(huán)境 構建和諧赫章[A];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研討會文章選編[C];2007年
5 劉太平;;如何理解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A];政府改革與行政能力建設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周懷球;;構建和諧社會要高度重視政治關系和諧[A];湖南省科學社會主義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張愛華;張有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內(nèi)涵[A];“科學發(fā)展觀與歷史唯物主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陳章亮;;構建和諧社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時俱進的新發(fā)展[A];當代視野下的馬克思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6年
9 袁吉富;;代價與和諧發(fā)展[A];“科學發(fā)展與社會和諧”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孫銳;;科學發(fā)展觀視野里的和諧發(fā)展[A];“和諧發(fā)展與貴州小康社會建設”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桂剡高邋本報記者 黃維勤;營建溫馨家園[N];九江日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加強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設 確保社會安定穩(wěn)定[N];福建日報;2006年
3 王建鋒;民主法制進程邁大步[N];樂山日報;2007年
4 本報駐人代會;充分發(fā)揮人大代表作用 積極推進民主法制進程[N];延安日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徐媛;著力構建和諧社會[N];安慶日報;2006年
6 任達;依法辦好代表建議[N];福建日報;2008年
7 劉植榮;美國公務員的工資制度[N];中國改革報;2006年
8 記者 高浩榮;朝鮮抨擊布什再次出言中傷朝鮮[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9 吳黎明 宋國城;布什訪歐,反戰(zhàn)母親“隨行”抗議[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10 李學江;中東問題國際會議開幕[N];人民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趙航;多邊貿(mào)易體制與美國的霸權權力[D];外交學院;2008年
2 張哲馨;推銷總統(tǒng):作為執(zhí)政策略的白宮政治營銷[D];復旦大學;2008年
3 沈國麟;控制溝通[D];復旦大學;2006年
4 劉慧;預算監(jiān)督與民主成長:全國人大預算監(jiān)督制度的政治學分析(1978-2006)[D];復旦大學;2008年
5 劉彥;應對變化的世界:冷戰(zhàn)后美國國家安全戰(zhàn)略報告(1990-2006年)之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6 邱家軍;中國人大代表與選民關系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7 李志東;新保守主義與冷戰(zhàn)后的美國外交政策[D];北京外國語大學;2005年
8 張爽;“美國至上”:對冷戰(zhàn)后美國國家安全戰(zhàn)略報告的一種解讀[D];復旦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超;從總統(tǒng)否決權看美國總統(tǒng)與國會的權力斗爭[D];外交學院;2009年
2 任航;代議制的美國模式論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郝文娟;1997-2007年美國對香港政策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8年
4 夏自釗;話語如何建構“敵人”和“威脅”[D];復旦大學;2010年
5 沈鵬;領導風格和權力資源對美國總統(tǒng)政策議程的影響[D];外交學院;2002年
6 吳江;美國總統(tǒng)競選候選人黨內(nèi)提名規(guī)則及改革[D];外交學院;2009年
7 鄧信良;宗教右翼對當代美國外交的影響[D];暨南大學;2008年
8 趙尚欽;影響美國大戰(zhàn)略的國內(nèi)政治變量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狄少鵬;縣級人大議案建議工作研究[D];鄭州大學;2008年
10 呂麗麗;美國外交語境中的宗教話語[D];吉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5795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579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