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中國公民基本權利實現(xiàn)的制度構想和技術設計
本文關鍵詞:轉型中國公民基本權利實現(xiàn)的制度構想和技術設計 出處:《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3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基本權利 社會轉型 民主法治 社會機制 法律機制
【摘要】:公民基本權利的實現(xiàn)是立憲政治的核心要求。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社會復雜多變、矛盾層出、階層分化、利益多元。一系列復雜多變的社會情勢給民主法治建設帶來了不少困難:地方民主和法治不夠健全、公民社會組織發(fā)展不暢、基本權利立法不足、制度建設滯后保障不力等等,這些問題對基本權利的實現(xiàn)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對此,可在借鑒外國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轉型中國的社會特征,從社會機制和法律機制兩個方面進行制度構建和技術設計,通過健全政黨法治、暢通民意表達渠道、鼓勵公民參與政治、加強基本權利立法、推動司法救濟等等,來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真正實現(xiàn)。
[Abstract]:The realization of citizens' basic rights is the core requirement of constitutional politics. Our country is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society is complex and changeable, the contradiction is stratified and the stratum is divided. Multiple interests. A series of complex and changeable social situation has brought a lot of difficulti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cy and rule of law: local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is not perfect,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is not smooth, basic rights legislation is insufficient. These problems have had a very negative impact on the realization of basic rights, which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in transition on the basis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foreign experience. From the social mechanism and the legal mechanism two aspects of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echnical design, through the perfect political party rule of law, unblocked public opinion expression channel, encourages the citizen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strengthens the basic rights legislation. Promote judicial relief and so on, to protect the realization of citizens' fundamental rights.
【作者單位】: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
【基金】:河北省法學會課題《論社會轉型期公民基本權利實現(xiàn)的理論和技術》的結項成果,批準號:2012DF027
【分類號】:D921
【正文快照】: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也是我國民主法治建設的關鍵時期。民主法治建設的最終目的是保障人權,這也是憲法的核心內容。然而憲法頒行幾十年來,公民基本權利的實現(xiàn)狀況不太理想。有人認為是憲法規(guī)定比較原則不好操作,也有人認為是缺少制度保障和適宜的社會環(huán)境。但到底原因何在,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波;;淺論社會轉型時期的中國憲法發(fā)展問題[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8年03期
2 楊昌宇;;俄羅斯社會轉型與憲法的歷史變遷[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3 胡云琬;;講述公民的基本權利 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J];思想政治課教學;1984年07期
4 胡肖華,徐靖;論公民基本權利限制的正當性與限制原則[J];法學評論;2005年06期
5 侯宇;;論人性尊嚴的憲法保障[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6 李曉靜;;論我國婦女平等權及其立法保障[J];江西社會科學;2006年07期
7 汪自成;;從正當性視角看私有財產的憲法保護[J];湖南社會科學;2006年06期
8 馮健鵬;;各自為戰(zhàn)抑或互通款曲?——小議憲法基本權利與民事權利的關系[J];浙江社會科學;2007年01期
9 唐忠民;王繼春;;論公民基本權利限制的基本原則[J];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10 王廣輝;;論憲法未列舉權利[J];法商研究;2007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蓉;;基本權利體系模型假設——以“隱私權”為范例[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2 寧立標;;論公民的受審判權及其憲法保護[A];2003年貴州省憲法法理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韓大元;;憲法文本中“人權條款"的規(guī)范分析——兼論成立國家人權委員會的可能性[A];“‘人權入憲’與人權法制保障”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劉海年;;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憲法修正案》第二十四條[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輯)[C];2005年
5 李正華;;中國憲法內容歷次變動的思路、重點、特點及其原因分析[A];當代中國研究所第三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趙啟正;;在“‘人權入憲’與人權法制保障”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A];“‘人權入憲’與人權法制保障”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朱謙;;環(huán)境權問題:一種新的探討路徑[A];林業(yè)、森林與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法制建設研究——2004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四冊)[C];2004年
8 朱小龍;;憲法化的政治權利——構建我國的參政權體系[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9 姚軼琳;;論公民憲法意識的基本內涵[A];公民意識研究[C];2008年
10 徐顯明;;憲法修正條款修正了什么[A];“‘人權入憲’與人權法制保障”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肖蔚云;公民有何基本權利和自由[N];人民日報;2002年
2 姜明安(作者是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基本權利的保障:從憲法到憲政[N];法制日報;2001年
3 傅達林 李廣明;接受救助也是公民權利[N];檢察日報;2005年
4 龔瑜;少數(shù)人群體的基本權利[N];學習時報;2006年
5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醫(yī)學信息研究所 曹艷林;法律保障公民健康權的途徑[N];健康報;2007年
6 蘇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憲法應用研究中心主任 上官丕亮;聯(lián)合抵制電影案:憲法在私法中的間接適用[N];法制日報;2008年
7 民革貴州省委副主委、省律師協(xié)會會長 王心海;憲法的修改與權威[N];法制生活報;2008年
8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莫紀宏;學會從憲法角度來思考權利[N];檢察日報;2008年
9 實習生 敖祥菲;規(guī)定農民可考公務員是否多此一舉[N];人民法院報;2004年
10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喬新生 教授;立法也要貫徹“三個代表”[N];檢察日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饒傳平;論近代中國憲法中基本權利條款之演變(1908-1947)[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張紅;基本權利與私法[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3 夏正林;社會權規(guī)范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6年
4 錢俊文;國家征稅權的合憲性控制[D];蘇州大學;2006年
5 高淑貞;論受教育權[D];吉林大學;2007年
6 馬一;公司人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7 李樹忠;平等權保護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8 逯改;生命權及其保障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9 夏志文;受教育權救濟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10 萬毅;財產權與刑事訴訟[D];四川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琦琴;公民基本權利的對象效力拓展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9年
2 李光霞;論遷徙自由及其憲法保障[D];武漢大學;2005年
3 李廣勝;中國憲法基本權利司法救濟的探究[D];武漢大學;2005年
4 王宏;論憲法上的人格權[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5 李海龍;未列舉基本權利之憲法保障[D];廈門大學;2009年
6 彭雯;受教育權糾紛及其法律解決機制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張穎;社會保障權的保障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8 楊可;環(huán)境權入憲的法理思考[D];重慶大學;2008年
9 張靜;關于我國公民知情權入憲的思考[D];中央民族大學;2008年
10 柴驍;論憲法中道德的地位[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3987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398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