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群眾成為真正的主人——記市人大代表張志國
本文關鍵詞:讓群眾成為真正的主人——記市人大代表張志國
更多相關文章: 人大代表 大米 黨支部書記 小康村 群眾 村民代表 民主法治 村委會 文明 示范村
【摘要】:正張志國是寶坻區(qū)大鐘莊鎮(zhèn)大米莊村的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在他的帶動下,僅僅幾年時間,大米莊村就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將令人"想起發(fā)愁,提起搖頭"的落后村變成了"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和"文明小康村"。2006年,張志國被推選為大米莊村的黨支部書記,當時的大米莊村治安堪憂,各種矛盾層出不窮。
【關鍵詞】: 人大代表 大米 黨支部書記 小康村 群眾 村民代表 民主法治 村委會 文明 示范村
【分類號】:D422.6
【正文快照】: 張志國是寶坻區(qū)大鐘莊鎮(zhèn)大米莊村的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在他的帶動下,僅僅幾年時間,大米莊村就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將令人“想起發(fā)愁,提起搖頭”的落后村變成了“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和“文明小康村”。2006年,張志國被推選為大米莊村的黨支部書記,當時的大米莊村治安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秀富;苗西泉;赫德英;;腹中內秀文自美——記壽光市人大代表 壽光市洛城街道高淮村黨支部書記 蘇秀文[J];山東文學;2009年S4期
2 張秀榮;孫淑慶;;帶頭人 貼心人 當家人——商河縣人大代表在行動[J];山東人大工作;2006年09期
3 文普元;陳麗華;;為了那份滿意的答卷——-記荊門市人大代表周世萍[J];楚天主人;2005年10期
4 顏壽林;;古勒阿瓦提鄉(xiāng)人大代表積極為民辦實事[J];新疆人大(漢文);2003年01期
5 劉志鋒;王旺生;;“三農”情未了——訪全國人大代表陳文東[J];人民政壇;2011年03期
6 王光輝;羅峰;;王振青:扎根農村大地[J];江淮法治;2011年15期
7 曾雪敏;;“三農”人大代表不變的話題[J];人民之聲;2006年03期
8 顏秉昕;徐志信;;立足產業(yè)把“農”脈 新村建設描“農”景——記濱州市人大代表、沾化縣黃升鄉(xiāng)潘家溝村黨支部書記陳增安[J];山東人大工作;2007年05期
9 聞冰;;改革三十年見證人 新農村建設寫新篇——記全國人大代表、興城市四家村黨總支書記張文成[J];記者觀察(下半月);2008年04期
10 胡宗明;;京山縣人大代表為民解憂難[J];楚天主人;2008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史會學;;8月5日勝村孫仲仁訪談錄(勝村黨支部書記)[A];村民自治進程中的鄉(xiāng)村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1年
2 鄧建中;;切實有序推動農民平等選舉權的實現(xiàn)——從限制的到平等的選民觀念變革及制度變遷[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輯)[C];2009年
3 陳冕;任中平;;和諧社會視野下農民利益表達機制的構建[A];首屆湖湘三農論壇論文集(下)[C];2008年
4 劉軍;常建斌;秦建新;;將談訪做到職工八小時之外的探索[A];第九屆中國煤炭經濟管理論壇暨2008年中國煤炭學會經濟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嘔心瀝血托朝陽,余熱生輝譜華章——記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關工委主任熱合木都拉.艾買提[A];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會材料匯編[C];2005年
6 王中汝;史會學;;2000年7月29日黎玉副鄉(xiāng)長訪談錄(談德村有關情況)[A];村民自治進程中的鄉(xiāng)村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1年
7 耿仁書;王世建;;農村基層民主十年變遷話選舉[A];首屆湖湘三農論壇論文集(下)[C];2008年
8 史會學;;8月2日平村王信義訪談錄[A];村民自治進程中的鄉(xiāng)村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1年
9 王習明;;關于農村基層治理體制創(chuàng)新的整體設計[A];第二屆湖湘三農論壇論文集[C];2009年
10 柳祥珍;水延凱;;抓好村民自治的小康村建設[A];廣西老社會科學工作者協(xié)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選輯(2002—2004)[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朱勤;農民看到了新希望[N];遼寧日報;2008年
2 谷明星 李小強;件件實事暖人心[N];漢中日報;2007年
3 實習記者 魯麗;群眾利益無小事 為民謀利是大事[N];安康日報;2008年
4 本報通訊員 伊始;“今年咱村人均收入突破萬元”[N];安徽日報;2007年
5 張靜;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N];駐馬店日報;2008年
6 王新友 李若昕 孟澍菲;務工人員有了自己的網站[N];檢察日報;2007年
7 本報通訊員 溫徐旺 王琪琳 高蘇文;新農村 新生活[N];人民代表報;2006年
8 李燕鋒;發(fā)揮鄉(xiāng)土魅力 加強農村文化建設[N];洛陽日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張慶春;凝聚婦女力量 共建和諧遼源[N];遼源日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高柱邋本報通訊員 廖小兵;“我清楚農民工群體現(xiàn)在的需要”[N];工人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羅峰;變革社會中的政黨權威與社會整合[D];復旦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鄧飛;人大女性代表參政困境的制度分析[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2 李銀花;試論我國農民參政權之實現(xiàn)[D];延邊大學;2008年
3 代波;我國鄉(xiāng)鎮(zhèn)長直接選舉制度改革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4 王劍平;協(xié)商式民主運作機制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5 呂新海;試論我國農民權利的被抑制及其影響[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6年
6 劉志玲;社會性別視角下婦女參政的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7 張志芳;公共政策制定中的農民工利益表達機制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8 閆紅梅;社會公正語境下的農民利益表達[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徐永強;社會主義新農村視野下的農村基層政權建設思考[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蘇亞麗;從傳媒視角看我國農民工的社會身份變遷[D];鄭州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1024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102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