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恩格斯社會解放理論的三重向度
本文關鍵詞:馬克思恩格斯社會解放理論的三重向度
【摘要】:社會解放是整個社會的解放,并不僅僅局限于狹隘的階級范疇之內,其目的在于消滅階級存在本身,建立真正的社會共和國。社會解放的經(jīng)濟基礎在于從根本上廢除私有制,并徹底變革建立于其上并受其制約的生產(chǎn)關系。社會解放的政治形式是由階級社會向無階級社會、由政治國家向社會共同體轉變過程中的一個過渡性的政治形式,亦即無產(chǎn)階級的革命專政。
【作者單位】: 天津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唐山學院社科部;
【關鍵詞】: 社會解放 階級 經(jīng)濟 政治
【基金】:天津師范大學博士基金項目:馬克思主義國家自主性理論及其當代價值研究(52WW1513)
【分類號】:A811
【正文快照】: 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與政治學教授、當代國家回歸學派的代表人物斯考切波認為,社會革命是一個不同于政治革命的、具有特定含義的革命范疇。在她看來,政治革命的結果只是意味著政治結構而非社會結構的改變,實現(xiàn)政治革命的手段并不必然就是階級沖突。與之不同,社會革命的波及范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從國家解放到社會解放[J];南風窗;2007年05期
2 胡承槐;馬克思“社會解放”理論的價值學意義與中國社會改革[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1年04期
3 李詠梅;;馬克思的民生進路:政治解放、社會解放和勞動解放[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4 高婷;;淺論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歷史方位與現(xiàn)實取向[J];理論界;2008年07期
5 湯水清;;從社會解放到自我解放:60年來中國婦女解放的歷程[J];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10期
6 林尚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歷史方位與現(xiàn)實取向[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2年04期
7 連朝毅;;論馬克思恩格斯“社會共和國”思想的基本理論內涵[J];理論學習與探索;2007年01期
8 葉尚志;;紀念中共誕生90周年——一名老共產(chǎn)黨員的心路歷程[J];人才開發(fā);2011年07期
9 A·吐爾松巴也夫 ,金孟節(jié);列寧關于落后民族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學說在蘇聯(lián)的勝利[J];民族研究;1960年01期
10 曾俊奇;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保持黨的政治優(yōu)勢[J];婁底師專學報;199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苗光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歷程及基本經(jīng)驗[A];“蘇東劇變20年與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學術研討會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2011年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熊培云;從改革開放到開放改革[N];經(jīng)理日報;2006年
2 徐州市工程學院 徐鳳云;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研究[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葛駿亞;個人與社會的現(xiàn)實統(tǒng)一[D];復旦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7760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776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