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道德觀_馬克思主義人的世界_《中共湖南省委黨!2014年碩士論文
本文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平等觀新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中共湖南省委黨! 2014年
馬克思主義平等觀新探
成詠慧
【摘要】:平等一直以來就是人們追求的一種理想社會目標,但是由于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狀況不同,每個時代平等的內(nèi)涵各不相同。原始社會時期、奴隸社會時期、封建社會時期、資本主義社會時期都有關于平等的論述,但他們的平等都只是建立在生產(chǎn)資料私人占有基礎上的少數(shù)人的平等。直到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創(chuàng)立,平等才有現(xiàn)實的基礎和科學的內(nèi)涵。馬克思主義平等觀有其豐富的內(nèi)容,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提供重要的價值借鑒,尤其是黨的十八大報告第一次將“平等”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素提出,大大提升了馬克思主義平等觀的現(xiàn)代價值。這對于中國現(xiàn)存不平等現(xiàn)象與問題的解決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也為社會主義平等的實現(xiàn)提供了現(xiàn)實路徑。 本文主要從以下四個部分進行闡釋。第一部分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平等觀的理論淵源及其歷史發(fā)展,以歷史發(fā)展的脈絡分別對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平等思想及馬克思主義平等觀的歷史發(fā)展做一個梳理,為全文做一個理論鋪墊。第二部分從馬克思主義平等觀的主要內(nèi)容著手,,主要闡述了平等的內(nèi)涵、特征、分類、與平等相關的主要范疇、內(nèi)在本質(zhì)以及終極目標,對馬克思主義平等觀做一個全面、深刻闡釋。第三部分從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四個方面闡述了平等的重要價值,并進行分析歸納。第四部分落到現(xiàn)實途徑上,分別從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tài)探尋追求平等的現(xiàn)實途徑,既是理論的延伸,也是全文的歸宿,對社會主義平等的拓展和實現(xiàn)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中共湖南省委黨校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A811;D081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雪梅;;芻論馬克思恩格斯平等觀的科學內(nèi)涵[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2 兆豐;馬克思主義的平等觀——讀《反杜林論》關于平等觀的論述[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0年04期
3 嵇薪穎;;馬克思主義平等觀與構(gòu)建和諧社會[J];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4 毛娟;;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觀——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對平等觀的論述[J];法制與社會;2008年09期
5 李楊;;淺談馬克思主義平等觀的內(nèi)涵[J];消費導刊;2010年07期
6 閆真珍;;論馬克思主義平等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J];法制與社會;2012年32期
7 曹大奎;;毛澤東平等思想評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8 高紅;范秀同;;近二十年來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研究綜述[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9 段忠橋;;道德公平與社會公平[J];河北學刊;2006年01期
10 張榮榮;;從權利平等到社會平等的超越——對馬克思恩格斯平等思想的解讀[J];世紀橋;2009年1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黃河;列寧平等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2 江勝珍;論馬克思的公平思想[D];中南大學;2012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華;客觀真實是訴訟證明的終極目標——訴訟證明標準之理性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4期
2 顧承衛(wèi);楊小明;;為功利主義辯[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飛南;;試論政治倫理化的底線、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會的制度生態(tài)訴求[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體間性哲學視角下的德育觀[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5 周云水;;從《禮儀問答寫卷》看吐蕃倫理文化與儒家倫理的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6 王浩斌;;試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實踐正義觀及其理論構(gòu)建[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4期
7 王海斌;;論馬克思實踐觀的主體向度[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8 趙天寶;;大學生新生入學教育芻議[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1期
9 邵艷軍;;試論生態(tài)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生態(tài)思想的內(nèi)在聯(lián)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1期
10 韓軼;;西方國家的刑罰目的觀及其對我國刑罰目的界定的啟示——兼論懲罰犯罪應界定為我國刑罰目的[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玉鎖;;《管子》的成人命題:既仁且智,是謂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1年年會暨全國第六屆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1年
2 劉長軍;;財產(chǎn)理論與建構(gòu)和諧社會[A];科學發(fā)展:社會管理與社會和諧——2011學術前沿論叢(下)[C];2011年
3 陸心宇;;我在這里——近代經(jīng)濟學和哲學文本空間中的自我[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9)[C];2011年
4 張應山;魏經(jīng)宇;;檢察院現(xiàn)行考評制度淺見[A];第五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陶達;;馬克思全面自由發(fā)展理論視閾下“幸福指數(shù)”體系的構(gòu)建[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王熙恩;;科學批評主體觀的缺失與重建[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陳緒新;;“被迫現(xiàn)代性”與當代中國倫理精神重構(gòu)——我們需要一種積極倫理學[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8 劉仁貴;;再論倫理與道德的關系[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9 劉詩貴;肖鳳儀;;社會公眾推進消費文明的實踐探討[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10 杜早華;;論當代中國社會轉(zhuǎn)型時期的道德危機——從自律與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鄧繼好;程序正義理論在西方的歷史演進[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尹偉琴;民國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徐佳;生態(tài)語言學視域下的中國瀕危語言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張東平;近代中國監(jiān)獄的感化教育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郭延軍;發(fā)展中的美國女性就業(yè)權平等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李俊義;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國際法律地位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陳琦;海上人身損害賠償制度論[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8 劉衛(wèi)先;后代人權利論批判[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9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10 任雪萍;企業(yè)管理價值生態(tài)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邵江婷;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nóng)業(yè)生態(tài)補償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李小海;大學生公民意識現(xiàn)狀及其與大學生個體因素的聯(lián)系[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3 程紅丹;國際環(huán)境法中的差別待遇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張占民;論科學發(fā)展觀指導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周珊珊;馬克思實踐本體論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胡警月;馬克思與阿爾都塞意識形態(tài)比較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于海霞;主體間性視域下高校德育主體間矛盾的消解[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8 范園園;我國行政程序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9 張超;高校校園網(wǎng)絡文化建設[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10 李玉玉;論檢察機關在行政公益訴訟中的原告資格[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洪鐮德;馬克思正義觀析評[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1期
2 王海明;試論公平五原則─—兼析羅爾斯正義論之誤[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3 馬永翔;;作為moral reasonability的道德理性及其優(yōu)先性[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4 宋衍濤;;政治的正義性與正義的統(tǒng)治——構(gòu)建正義國家的價值前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5 趙興;社會主義經(jīng)濟平等問題反思[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6 喬榛;;論公平與效率的關系——一種從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學方法論角度的分析[J];當代經(jīng)濟研究;2006年07期
7 仲崇盛;論政治倫理的正義主題[J];道德與文明;2001年04期
8 彭定光;論制度正義的兩個層次[J];道德與文明;2002年01期
9 楊宗元;論公平范疇[J];道德與文明;2003年05期
10 張興國;公共行政視域中的公平與效率——從行政倫理的視角看[J];道德與文明;2004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胡錦濤;[N];人民日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李志偉 王斯敏;[N];光明日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司永海;列寧黨內(nèi)民主思想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戴銳;列寧社會主義改革思想述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邵靜;列寧民族平等理論的法理學思考[D];新疆大學;2008年
2 趙楠;列寧民族平等思想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3 朱華光;馬克思主義民族平等理論中國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鐘坤凡;兩種民事平等觀之我見[J];綿陽經(jīng)濟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1期
2 李文艷;論恩格斯平等觀的新發(fā)展[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3 楊海;;馬克思恩格斯與德沃金權利平等觀比較之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S3期
4 李紀才;;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觀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公平[J];理論月刊;2008年11期
5 張成山;江遠;;馬克思平等觀的當代認識[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6 李紀才;;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觀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公平[J];學術探索;2008年05期
7 王賢昀;;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觀[J];科技信息;2008年35期
8 戴倫華;;恩格斯的平等觀及其當代價值[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07期
9 李紀才;;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觀[J];社會主義研究;2008年03期
10 梁巍;;淺論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平等觀[J];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學報;2008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希恩;;論周恩來的民族平等觀[A];周恩來百周年紀念-全國周恩來生平和思想研討會論文集(下)[C];1998年
2 何卓恩;;大陸赴臺自由知識分子1950年代對平等觀的調(diào)整[A];中國近代史上的自由主義——“自由主義與近代中國(1840~1949)”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鐘麒;;馬克思主義平等思想與基督教平等思想關系探析[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2013年年會論文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王景平;[N];山西日報;2002年
2 李紀才;[N];學習時報;2008年
3 關爾;[N];工人日報;2007年
4 鄭杭生(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N];遼寧日報;2001年
5 趙向文;[N];山西黨校報;2009年
6 記者 林中明 通訊員 羅濤 陳益俊;[N];檢察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歐順軍;倫理視域下的佛教平等觀[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丹;馬克思的平等觀及其在當代中國的實踐[D];黑龍江大學;2008年
2 李艷慶;馬克思平等觀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3 田莉;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觀[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4 孫璐;馬克思平等觀及其現(xiàn)實意義[D];黑龍江大學;2012年
5 于越;馬克思平等觀與和諧社會利益制度建構(gòu)[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6 楊榮榮;馬克思的平等觀及其當代意義[D];新疆大學;2012年
7 張卓婭;馬克思平等觀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河南大學;2013年
8 申學敏;《反杜林論》中恩格斯平等觀闡釋[D];河南大學;2010年
9 郁文涵;章太炎平等觀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王玥;環(huán)境倫理學視野下的平等觀探析[D];吉林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平等觀新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55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55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