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理解列寧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思想
發(fā)布時間:2021-03-03 05:00
列寧關(guān)于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的思想影響深遠。隨著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深入推進和學科視野的拓展,不少學者認為列寧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來源只歸結(jié)為三個方面過于簡單和片面,把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只劃分為三個部分過于機械和僵化。究竟應該如何準確理解列寧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思想?澄清問題、回應質(zhì)疑需要重溫經(jīng)典文獻,如此才不至于輕率地認為列寧對馬克思主義理論來源的追溯過于簡單和片面,更不至于粗暴地認為馬克思主義被肢解和學科碎片化發(fā)展的弊端應由列寧承擔責任。
【文章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列寧的“三個來源”說是指馬克思主義的直接理論來源
二、列寧的“三個組成部分”說邏輯自洽,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的有機整體性
三、結(jié)論和啟示
第一,防窄化,忌泛化,免誤解。
第二,讀原文,悟原理,得正解。
第三,精一點,聯(lián)其他,得全解。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研究的幾個方法問題[J]. 梁樹發(fā).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12(12)
[2]誰是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提法的創(chuàng)始人——與時家賢同志商榷[J]. 高放. 理論探討. 2012(03)
[3]馬克思哲學之思想史前提的廣義理解[J]. 何中華. 學術(shù)月刊. 2012(01)
[4]誰是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的始作俑者?——兼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的地位[J]. 時家賢. 理論探討. 2012(01)
[5]“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三個組成部分”新解[J]. 曹桂芝,鄭玉蘭. 湖北行政學院學報. 2011(06)
[6]從整體性角度把握馬克思主義[J]. 張雷聲. 甘肅社會科學. 2010(06)
[7]馬克思思想的學科歸屬問題[J]. 何中華. 長白學刊. 2009(01)
[8]馬克思主義難道沒有理論來源嗎——“三個來源”提法不能改譯為“三種史料”[J]. 高放. 理論前沿. 2003(09)
[9]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的惟一來源[J]. 鄒東濤.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02(04)
[10]馬克思主義的第四個來源和第四個組成部分——紀念馬克思逝世110周年[J]. 俞吾金. 學術(shù)月刊. 1993(08)
本文編號:3060655
【文章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列寧的“三個來源”說是指馬克思主義的直接理論來源
二、列寧的“三個組成部分”說邏輯自洽,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的有機整體性
三、結(jié)論和啟示
第一,防窄化,忌泛化,免誤解。
第二,讀原文,悟原理,得正解。
第三,精一點,聯(lián)其他,得全解。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研究的幾個方法問題[J]. 梁樹發(fā).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12(12)
[2]誰是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提法的創(chuàng)始人——與時家賢同志商榷[J]. 高放. 理論探討. 2012(03)
[3]馬克思哲學之思想史前提的廣義理解[J]. 何中華. 學術(shù)月刊. 2012(01)
[4]誰是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的始作俑者?——兼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的地位[J]. 時家賢. 理論探討. 2012(01)
[5]“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三個組成部分”新解[J]. 曹桂芝,鄭玉蘭. 湖北行政學院學報. 2011(06)
[6]從整體性角度把握馬克思主義[J]. 張雷聲. 甘肅社會科學. 2010(06)
[7]馬克思思想的學科歸屬問題[J]. 何中華. 長白學刊. 2009(01)
[8]馬克思主義難道沒有理論來源嗎——“三個來源”提法不能改譯為“三種史料”[J]. 高放. 理論前沿. 2003(09)
[9]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的惟一來源[J]. 鄒東濤.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02(04)
[10]馬克思主義的第四個來源和第四個組成部分——紀念馬克思逝世110周年[J]. 俞吾金. 學術(shù)月刊. 1993(08)
本文編號:30606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060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