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佐茂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思想研究
【學位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X2;A81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選題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內研究現狀
1.2.2 國外研究現狀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創(chuàng)新之處及不足
1.4.1 創(chuàng)新之處
1.4.2 不足
第2章 巖佐茂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思想的淵源
2.1 巖佐茂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思想形成的社會背景
2.1.1 全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危機
2.1.2 日本戰(zhàn)后的產業(yè)公害和環(huán)境問題
2.2 巖佐茂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思想的理論依據
2.2.1 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思想的相關理論
2.2.2 日本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思想的相關理論
第3章 巖佐茂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思想的主要內容
3.1 人與自然的關系
3.1.1 重新解讀人與自然的關系
3.1.2 “控制自然”的實質
3.2 對“資本邏輯”的批判
3.2.1 “資本邏輯”造成全球化的異化
3.2.2 “資本邏輯”導致環(huán)境破壞
3.3 對“生活邏輯”的構建
3.3.1 由“資本邏輯”轉向“生活邏輯”
3.3.2 “生活邏輯”主導下的環(huán)境保護
第4章 對巖佐茂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思想的評析
4.1 巖佐茂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思想的理論意義
4.1.1 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
4.1.2 構建了“兩種邏輯”的思想體系
4.1.3 拓展了環(huán)境倫理學研究的范疇
4.2 巖佐茂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思想的局限性
4.2.1 對馬克思生態(tài)思想范疇詮釋的不系統(tǒng)性
4.2.2 對馬克思自然價值觀理解的偏差性
4.2.3 對資本主義制度批判的不徹底性
第5章 巖佐茂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思想對我國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啟示
5.1 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5.2 協(xié)調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
5.3 促進健康消費與綠色發(fā)展
第6章 結語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及科研成果
致謝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解保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論基礎[J];山東干部函授大學學報(理論學習);2018年12期
2 徐磊;曹孟勤;;美好生活的綠色承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01期
3 官錫強;;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建設壯美廣西[J];當代廣西;2019年03期
4 余敏;;人與自然 和諧共生[J];新湘評論;2019年01期
5 余謀昌;;人與自然和諧[J];綠色中國;2018年18期
6 馬勝男;;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tài)學基礎[J];大眾文藝;2019年06期
7 柴自貴;;哲學視域中人與自然關系的歷史發(fā)展——兼論新時代實現人與自然雙重自由的價值目標[J];黑龍江工業(yè)學院學報(綜合版);2019年04期
8 雒新艷;鄭志康;;身份、態(tài)度與心理:人與自然和解的主體向度[J];理論與現代化;2019年03期
9 劉湘溶;;關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三點闡釋[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9年03期
10 楊娟;;人類文明發(fā)展視域下人與自然關系的歷史演進[J];實事求是;2019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文珍;馬克思人與自然關系理論的多維審視[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2 蔡暢宇;關于災害的哲學反思[D];吉林大學;2008年
3 黃翠新;論生態(tài)自由[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4 李成保;社會發(fā)展中的主體境遇[D];中共中央黨校;2013年
5 張卓群;馬克思人與自然關系理論視域下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的理論思考[D];東北大學;2012年
6 步蓬勃;走向幸福:人與自然的雙重解放[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7 李君亮;構建和諧社會的生態(tài)技術支撐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8 程麗云;赫哲族傳統(tǒng)自然觀的生態(tài)意蘊及現代審視[D];吉林大學;2017年
9 劉希剛;馬克思恩格斯生態(tài)文明思想及其在中國實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10 周娟;馬克思恩格斯生態(tài)文明思想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文莉;巖佐茂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19年
2 李登輝;實踐視域下馬克思自然觀研究[D];鄭州大學;2019年
3 艷紅;福斯特生態(tài)帝國主義批判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9年
4 唐冬梅;馬克思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及其當代意義[D];廈門大學;2018年
5 康崇;習近平關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論及價值研究[D];河北大學;2019年
6 胡明蓉;馬克思恩格斯生態(tài)思想及當代價值研究[D];西華大學;2018年
7 王瑛楠;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研究[D];內蒙古工業(yè)大學;2018年
8 王瑤;人與自然關系的交往實踐維度研究[D];西南大學;2018年
9 杜昀謙;早期空想社會主義中人與自然關系初探[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8年
10 宗子煜;馬克思自然觀及其當代價值[D];長春理工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783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878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