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曼悖論與形式的歸納邏輯系統(tǒng)
本文選題:歸納邏輯 + 歸納; 參考:《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摘要】:之所以會產生古德曼悖論 ,不僅是因為類律假說和偶適假說的混同 ,而且也是因為對歸納的這樣一個似是而非的刻畫 :假設歸納推理的前提都為真 ,則其結論不一定但很可能為真 (即所謂的“歸納概然性特征”)。這證明基于歸納的概然性特征 ,不可能建立起形式的歸納邏輯。相反 ,一旦以下述歸納的必然性特征來刻畫歸納 :假設歸納推理的前提都為假時 ,則其結論一定為假 ,就可以建立起形式的歸納邏輯系統(tǒng)
[Abstract]:The Goodman paradox arises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mixture of the class law hypothesis and the even hypothesis,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specious portrayal of inductive reasoning, which assumes that the premises of inductive reasoning are all true. Then the conclusion is not necessarily but likely to be true (that is, the "inductive generality characteristic"). It is proved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establish formal inductive logic based on the generality characteristic of induction. On the contrary, once the following inevitable features of induction are used to characterize induction: if the premise of inductive reasoning is false, then the conclusion must be false, and a formal inductive logic system can be established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
【分類號】:B8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太忠;王朝輝;;正確認識和科學發(fā)展歸納邏輯[J];文教資料;2011年2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書訊[A];1993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3年
2 黃志強;楊建梓;;歸納邏輯中的謂詞表達式[A];邏輯教學·知識創(chuàng)新·素質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3 江天驥;;歸納邏輯的新進展[A];金岳霖學術思想研究——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1985年
4 李小五;;系統(tǒng)性與創(chuàng)新性的統(tǒng)一——評陳曉平的《歸納邏輯與歸納悖論》[A];1995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5年
5 任曉明;;勃克斯歸納邏輯與科恩歸納邏輯之比較[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6 葛力;;培根的歸納邏輯[A];邏輯學文集[C];1978年
7 李小五;;邏輯教學現(xiàn)代化的一次嘗試——《新邏輯教程》評介[A];1993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3年
8 沈玉梅;;對初始歸納概率本性的探討[A];1994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4年
9 莫紹揆;;歸納邏輯探微[A];1993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3年
10 張惠民;;論模糊概率邏輯[A];1995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陳波;人工智能 當代邏輯發(fā)展的動力[N];光明日報;2000年
2 陳波;邏輯學與理性精神[N];光明日報;2003年
3 沈躍春;現(xiàn)代邏輯學及其發(fā)展趨勢[N];人民日報;2004年
4 辛望旦;悖論的意義與理性形式的演化[N];社會科學報;2000年
5 沈榮興 王文東;推進中國邏輯科學與國際接軌[N];社會科學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鄒明灼;歸納在知識建構中的認知作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李春勇;20世紀中國的邏輯爭辯與邏輯觀[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張繼華;科學探究推理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昊;歸納邏輯或然性問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2 張亮;卡爾納普歸納邏輯及其認知意義[D];山西大學;2010年
3 張淑芳;休謨問題與歸納邏輯辯護[D];燕山大學;2012年
4 李鐵;也析科恩的否定原理及其嘗試性修正[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朱力超;邏輯視野內的因果關系探析[D];黑龍江大學;2011年
6 陳樹楨;“休謨問題”及歸納邏輯普遍有效性的探索評述[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王連英;從實踐必然性看歸納邏輯的合理性[D];山西大學;2008年
8 吳迪;歸納接受理論的比較分析[D];燕山大學;2009年
9 王飛;歸納法的有效性問題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10 黃萍;解讀賴欣巴哈的邏輯哲學思想[D];西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278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ljx/1827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