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南京城墻的民俗學解讀
發(fā)布時間:2017-09-26 23:37
本文關鍵詞:對南京城墻的民俗學解讀
【摘要】:作為歷史信息的載體,城墻不僅僅體現(xiàn)了統(tǒng)治者的筑城指導思想,更是伴隨著一代代人經(jīng)歷著改朝換代以及各種歷史事件。以往的一切如今早已物是人非,但卻在它的身上砌刻下了一段段深深的印記。它讓你感受到你是屬于現(xiàn)在的,也將永遠屬于歷史,更是屬于這個特定的城市。這是屬于城市的記憶,一段被長久封存的記憶,可能還會超出記憶的領域從而表現(xiàn)為一種態(tài)度,或表現(xiàn)為一種情結(jié),甚至表現(xiàn)為一個哲學觀點。 “城墻”作為一個文化概念和建筑形式,是一種世界性的現(xiàn)象。而南京作為鐘山龍盤,石頭虎踞的帝王古都,歷經(jīng)600年風雨,整個城市的發(fā)展脈絡與城墻息息相關。從戰(zhàn)爭炮火年代南京城墻作為冷兵器的功用,一直到如今人們對于城墻所體現(xiàn)的城市人文精神的追求,南京城墻始終作為一種城市象征貫穿在南京城的整個格局當中。不論是分別考察南京城墻的磚、門以及其所營造的空間文化,還是將南京城墻整體作為一個符號來探究其象征內(nèi)涵,無一不滲透出南京城歷代發(fā)展變遷所留下的制度、思想、文化和城市精神。 本文以南京明城墻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研究和田野調(diào)查的方法,從歷史的縱向角度對南京城墻的城磚、城門、城墻的建造人員、南京城市格局等方面進行梳理,通過整體史觀把握史料,將城墻與考古、建筑、城市歷史與地理、經(jīng)濟與社會學視角結(jié)合起來,嘗試去分析城墻在制度文化、四方文化和空間文化上的特點,由城墻分割的各個區(qū)域下的社會形態(tài)的特征以及城墻本身與民眾的生活關系和影響。以民俗符號學視角去考察城墻蘊含的深刻內(nèi)涵,將南京城墻作為一種象征符號來透視由城墻本身所蘊含的文化以及象征意義。
【關鍵詞】:南京城墻 符號 象征 城墻文化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TU-05;K878.3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錄5-7
- 第1章 緒論7-19
- 1.1 選題的緣起(背景)7-8
- 1.2 論文研究現(xiàn)狀和研究意義8-15
- 1.2.1 研究現(xiàn)狀(國內(nèi)外研究綜述)8-15
- 1.2.2 研究意義(理論、現(xiàn)實)15
- 1.3 研究方法與研究內(nèi)容15-17
- 1.3.1 研究方法15-16
- 1.3.2 研究內(nèi)容16-17
- 1.4 相關概念界定17-18
- 1.4.1 南京城墻17
- 1.4.2 城磚17-18
- 1.5 論文的研究框架18-19
- 第2章 南京城墻所體現(xiàn)出的制度文化19-28
- 2.1 日益豐滿的城墻面相——南京城墻上的磚19-20
- 2.1.1 城磚的特征19
- 2.1.2 城磚的產(chǎn)地19-20
- 2.2 城磚上的銘文——歷史文化氣息的符號20-24
- 2.2.1 銘文中的字體22
- 2.2.2 銘文的分類及其象征意義22-24
- 2.3 南京城墻所體現(xiàn)出的制度文化24-28
- 2.3.1 古代城墻體現(xiàn)的制度文化24-25
- 2.3.2 從城磚燒制中“誕生”的中央集權制25-28
- 第3章 南京的城門28-41
- 3.1 南京城門的變遷28-33
- 3.1.1 “里13,外18”的南京城門28-31
- 3.1.2 南京城門名稱的變遷31-33
- 3.2 南京城門的有關傳說33-37
- 3.2.1 聚寶門和沈萬山33-36
- 3.2.2 清涼門36-37
- 3.3 城門體現(xiàn)的四方文化37-41
- 3.3.1 城門城墻的緣起37-39
- 3.3.2 南京城墻所體現(xiàn)的四方文化39-41
- 第4章 南京城墻所體現(xiàn)的空間文化41-53
- 4.1 南京城墻與南京城市格局41-46
- 4.1.1 城墻與南京城市格局的關系41-44
- 4.1.2 南京城區(qū)的分布44-46
- 4.2 城里城外的生活46-51
- 4.2.1 里坊制的衰落與“破墻開店”的形成47-49
- 4.2.2 城里城外的生活49-51
- 4.3 南京城墻所體現(xiàn)的空間文化51-53
- 第5章 城墻文化的符號化分析53-64
- 5.1 南京城墻文化的符號化特質(zhì)分析53-59
- 5.1.1 標志符54-55
- 5.1.2 紀念符55-56
- 5.1.3 集體記憶的承載符56-58
- 5.1.4 城市意象的表達符58-59
- 5.2 南京城墻的符號指代關系分析59-64
- 5.2.1 功能指代60-61
- 5.2.2 文化空間指代61-62
- 5.2.3 時間指代62-64
- 第6章 從框架到精神象征——城墻內(nèi)涵的轉(zhuǎn)變64-69
- 6.1 從框架到精神象征——城墻內(nèi)涵的轉(zhuǎn)變64-66
- 6.1.1 城墻內(nèi)涵的轉(zhuǎn)變64
- 6.1.2 城墻文化所體現(xiàn)的城市精神64-66
- 6.2 南京人的城墻情節(jié)66-69
- 6.2.1 逛城頭“走百病”的傳統(tǒng)民俗66-68
- 6.2.2 植根于節(jié)慶活動與場所記憶的城墻情節(jié)68-69
- 第七章 結(jié)語69-71
- 附錄71-72
- 參考文獻72-76
- 致謝76-77
- 在讀期間相關成果發(fā)表情況7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志高;從考古發(fā)現(xiàn)看明代南京城墻[J];南方文物;1998年01期
2 張汝;明代以來樂山城墻的修拆與城市近代化[J];樂山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本文編號:9264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926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