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北魏佛教造像分期研究——以紀年造像為中心
發(fā)布時間:2017-09-19 01:08
本文關鍵詞:長安北魏佛教造像分期研究——以紀年造像為中心
更多相關文章: 景明樣式 太昌樣式 密集平行線紋 垂帳方形龕楣
【摘要】:長安北魏紀年造像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為5世紀后半葉至太和二十三年(499),造像樣式與同時期的云岡造像大致相同,出現(xiàn)地方特色。中期為景明至孝昌年間(500-527),像體較清瘦,以中國式佛衣為主,有典型地方特色。晚期為北魏末期,出現(xiàn)了較統(tǒng)一的造像樣式,為西魏、北周長安造像奠定了基礎。
【作者單位】: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chǎn)學院;
【關鍵詞】: 景明樣式 太昌樣式 密集平行線紋 垂帳方形龕楣
【分類號】:K879.3
【正文快照】: 北魏佛教空前發(fā)展,云岡、龍門石窟均盛于此期。同時,北魏也發(fā)生了我國佛教史上的第一次法難——太武帝滅佛。廢佛后第六年,文成帝即位,興安元年(452)下詔復興佛教。漢長安城和隋唐長安城范圍內(nèi)出土和舊藏北魏佛教造像60余件,絕大部分為石造像,少數(shù)為銅造像。見于著錄的紀年造,
本文編號:8785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878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