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考古論文 >

河北陽原馬鞍山遺址Ⅱ區(qū)第3、4層石制品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9-15 22:21

  本文關(guān)鍵詞:河北陽原馬鞍山遺址Ⅱ區(qū)第3、4層石制品分析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馬鞍山遺址 石制品 原料開發(fā)策略 細石器技術(shù)


【摘要】:馬鞍山遺址位于河北省陽原縣境內(nèi)的泥河灣盆地,是泥河灣盆地虎頭梁遺址群中的一員,屬于典型的以楔型石核技術(shù)為主的細石器工藝遺址。1997-1998年北京大學聯(lián)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發(fā)掘。2014年中科院古脊椎所對該遺址進行了第二次發(fā)掘,新發(fā)掘區(qū)(馬鞍山遺址Ⅱ區(qū))位于原發(fā)掘區(qū)東南約100米處,揭露面積約30 m2,出上大量文化遺物,其中第3、4層出土石制品2844件。放射性碳十四測年結(jié)果顯示該遺址第3文化層的年代范圍為5905-5730 Cal.BP;第4文化層的年代范圍為16480-15920 Cal.BP。木文以該遺址第3、4層的發(fā)掘材料為基礎,開展石器技術(shù)、類型與原料利用策略研究,以此揭示石器在不同生產(chǎn)生活中的作用,探討生計模式的變化以及人群的遷徙擴散。研究表明,該遺址屬于原地埋藏類型,兩個層位的石制品組合相同,都包含有錘擊石核、楔型細石核、石片、雞冠狀石葉、細石葉、石器、斷塊及碎屑。石器類型都以各式刮削器為主,刮削器又以圓頭刮削器為主要類型。同時,使用的原料種類也基木相同,包括流紋巖、燧石、玄武巖、石英巖、白云巖、頁巖、脈石英、瑪瑙、蛋白石和玉髓。其中流紋巖是石器制作的主要原料;燧石居于次要地位,其它種類的原料鮮見。石器的加工程度都較高;剝片類產(chǎn)品的消耗程度極大;尺寸較大的完整石片及廢片少見,絕大多數(shù)石片因尺寸較小不宜加工成器而廢棄,顯示出該遺址極高的原料利用率。基于不同的生計模式和收益—成木,兩個層位在原料采備策略方面各不相同。從泥河灣盆地細石器遺存的發(fā)現(xiàn)來看,兩個層位代表的是兩個不同時期,采用不同生計模式的人群,第3層遺存代表的是一個兼有狩獵經(jīng)濟的定居農(nóng)業(yè)社會群體;第4層遺存代表的是一個高度流動的狩獵采集群體。石制品在各自維生手段的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各不相同。
【關(guān)鍵詞】:馬鞍山遺址 石制品 原料開發(fā)策略 細石器技術(shù)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K876.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4
  • 第一章 緒論14-24
  • 1.1 選題的背景與意義14-15
  • 1.2 研究簡史15-18
  • 1.3 區(qū)域地質(zhì)地貌18-19
  • 1.4 古環(huán)境分析19-24
  • 1.4.1 最后冰期最盛期到新仙女木事件之前的升溫階段19-20
  • 1.4.2 新仙女木事件時期的降溫階段20
  • 1.4.3 全新世早期的升溫階段20
  • 1.4.4 全新世大暖期20-24
  • 第二章 研究材料與研究方法24-32
  • 2.1 研究材料的獲取24-25
  • 2.2 研究方法25
  • 2.3 石制品的分類25-28
  • 2.3.1 石核26-27
  • 2.3.2 石片27
  • 2.3.3 工具27
  • 2.3.4 殘片、碎屑及斷塊27-28
  • 2.4 石制品的定位及觀測項目28-32
  • 2.4.1 基本項目28-29
  • 2.4.2 錘擊石核的觀測項目29-30
  • 2.4.3 石片的觀測項目30
  • 2.4.4 楔型石核觀測項目30-31
  • 2.4.5 工具類31
  • 2.4.6 斷塊31-32
  • 第三章 遺址地層、年代與埋藏環(huán)境32-42
  • 3.1 遺址地層32-33
  • 3.2 遺址年代33
  • 3.3 埋藏環(huán)境33-40
  • 3.3.1 遺址周圍地質(zhì)地貌33-34
  • 3.3.2 第3層石制品的產(chǎn)狀與風化磨蝕程度分析34-35
  • 3.3.3 第4層石制品的產(chǎn)狀與風化磨蝕程度分析35-37
  • 3.3.4 第3層石制品的尺寸與空間分布37-38
  • 3.3.5 第4層石制品的尺寸與空間分布38-40
  • 3.4 小結(jié)40-42
  • 第四章 石制品的分類統(tǒng)計與標本記述42-62
  • 4.1 第3層出土石制品42-51
  • 4.1.1 錘擊石核42
  • 4.1.2 楔型石核42-44
  • 4.1.3 完整石片44-45
  • 4.1.4 不完整石片45-48
  • 4.1.5 冠狀石葉與細石葉48-49
  • 4.1.6 工具49-51
  • 4.1.7 斷塊51
  • 4.1.8 碎屑51
  • 4.2 第4層出土石制品51-62
  • 4.2.1 錘擊石核51-52
  • 4.2.2 楔型石核52-53
  • 4.2.3 完整石片53-54
  • 4.2.4 不完整石片54-57
  • 4.2.5 冠狀石葉與細石葉57-58
  • 4.2.6 工具58-59
  • 4.2.7 斷塊59
  • 4.2.8 碎屑59-62
  • 第五章 原料開發(fā)策略研究62-70
  • 5.1 原料研究的背景與方法62-63
  • 5.2 泥河灣盆地巖石屬性及其地理分布63-65
  • 5.3 第3層石制品的原料開發(fā)策略65-67
  • 5.3.1 原料種類與利用率65
  • 5.3.2 原料的分布與采備方略65-67
  • 5.4 第4層石制品的原料開發(fā)策略67-70
  • 5.4.1 原料種類與利用率67
  • 5.4.2 原料的分布與采備方略67-70
  • 第六章 遺址空間利用與功能70-76
  • 6.1 研究背景與方法70-71
  • 6.2 第3層的空間利用方式71-72
  • 6.3 第4層的空間利用方式72-73
  • 6.4 第3、4層空間利用強度分析73-76
  • 第七章 兩個層位的對比研究76-90
  • 7.1 石制品類型與形態(tài)的對比分析76-77
  • 7.2 石器組合與加工程度的對比分析77-82
  • 7.2.1 石器組合的對比分析77
  • 7.2.2 加工程度的對比分析77-82
  • 7.3 原料采備及利用策略對比分析82-86
  • 7.3.1 原料采備策略與利用率82-83
  • 7.3.2 工具類石制品的原料利用策略83-84
  • 7.3.3 剝片類產(chǎn)品的消耗度84-85
  • 7.3.4 石器毛坯的選擇85-86
  • 7.4 石器技術(shù)86-88
  • 7.4.1 楔型石核技術(shù)86-87
  • 7.4.2 石核剝片與石器加工技術(shù)87-88
  • 7.5 遺址空間利用的對比分析88-90
  • 第八章 結(jié)語與討論90-98
  • 8.1 泥河灣盆地細石器遺址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90-94
  • 8.2 技術(shù)、人群及適應行為94-98
  • 參考文獻98-104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科研成果104-106
  • 致謝106-10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侯亞梅;考古標本微磨痕初步研究[J];人類學學報;1992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高磊;河北陽原馬鞍山遺址Ⅱ區(qū)第3、4層石制品分析[D];西北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85923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85923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2384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