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音樂考古田野工作——以兩例音樂考古新發(fā)現(xiàn)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4-01 03:15
音樂考古田野工作是音樂考古研究中最為重要的內(nèi)容。該文以作者親自參與的;韬顒①R墓和澄城劉家洼東周遺址這兩個考古項目所出樂器的田野工作為例,詳細論述了音樂考古田野工作的特點、意義、職業(yè)操守與原則及其內(nèi)容、理論與方法。文章內(nèi)容注重理論與田野工作相結合,注重其實踐性與可操作性。如編鐘、編磬的測音,該文詳細闡述了錄音采樣地點的選擇、編鐘與編磬的懸掛、演奏工具及演奏方法、編鐘與編磬的敲擊位置、音叉校正、機測以及測音報告的撰寫等諸多細節(jié)問題,對于第一線的考古工作者和計劃參與田野考古的音樂考古工作者均具有較為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文章來源】:中國音樂學.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4 頁
【文章目錄】:
一、音樂考古田野工作的特點
二、音樂考古田野工作的意義
(一)田野考古發(fā)掘的現(xiàn)實需要
(二)學術研究的需要
(三)學術創(chuàng)新的時代需要
三、音樂考古田野工作的職業(yè)操守與原則
(一)不做文物收藏
(二)文物的安全放在首位
(三)“竭澤而漁”的材料采錄原則
(四)新材料的使用權和共同研究成果的發(fā)布權
四、音樂考古田野工作的內(nèi)容、理論與方法
(一)采錄樂器本身的資料
(二)編鐘、編磬的測音
1. 編鐘、編磬的錄音采樣
2. 機測
3. 測音報告的撰寫
(三)編鐘、編磬文物的試奏
1. 編鐘、編磬文物試奏曲目的選擇
2. 編鐘、編磬文物試奏作品的配器原則
3. 編鐘、編磬文物的演奏
(四)采錄樂器的考古資料
(五)采錄樂器的修復資料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對澄城劉家洼墓地出土樂器的幾點初步認識[J]. 王清雷,孫戰(zhàn)偉,張玲玲,種建榮. 中國音樂. 2019(04)
[2]陜西澄城劉家洼墓地音樂考古調(diào)查側記[J]. 王清雷,孫戰(zhàn)偉,張玲玲,種建榮. 人民音樂. 2019(03)
[3]西漢;韬顒①R墓銅器定名和器用問題初論[J]. 曹斌. 文物. 2018(11)
[4]試論;韬顒①R墓編鈕鐘的編列[J]. 王清雷,徐長青,曹葳蕤,李文歡,楊軍. 音樂研究. 2018(05)
[5];韬钅挂魳肺奈锸状慰疾焓鲆猍J]. 王清雷,徐長青. 人民音樂. 2017(08)
[6]合謀與互動——談音樂考古學與考古學的關系[J]. 馮光生. 音樂研究. 2012(05)
[7]出土樂器測音研究的幾個問題[J]. 方建軍.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08(04)
[8]編鐘聲學特性及其在音樂中的應用[J]. 韓寶強. 演藝設備與科技. 2008(01)
[9]“音樂考古學”辨疑[J]. 王子初. 音樂研究. 2003(02)
[10]周代編鐘的雙音技術及應用[J]. 馮光生. 中國音樂學. 2002(01)
本文編號:3112590
【文章來源】:中國音樂學.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4 頁
【文章目錄】:
一、音樂考古田野工作的特點
二、音樂考古田野工作的意義
(一)田野考古發(fā)掘的現(xiàn)實需要
(二)學術研究的需要
(三)學術創(chuàng)新的時代需要
三、音樂考古田野工作的職業(yè)操守與原則
(一)不做文物收藏
(二)文物的安全放在首位
(三)“竭澤而漁”的材料采錄原則
(四)新材料的使用權和共同研究成果的發(fā)布權
四、音樂考古田野工作的內(nèi)容、理論與方法
(一)采錄樂器本身的資料
(二)編鐘、編磬的測音
1. 編鐘、編磬的錄音采樣
2. 機測
3. 測音報告的撰寫
(三)編鐘、編磬文物的試奏
1. 編鐘、編磬文物試奏曲目的選擇
2. 編鐘、編磬文物試奏作品的配器原則
3. 編鐘、編磬文物的演奏
(四)采錄樂器的考古資料
(五)采錄樂器的修復資料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對澄城劉家洼墓地出土樂器的幾點初步認識[J]. 王清雷,孫戰(zhàn)偉,張玲玲,種建榮. 中國音樂. 2019(04)
[2]陜西澄城劉家洼墓地音樂考古調(diào)查側記[J]. 王清雷,孫戰(zhàn)偉,張玲玲,種建榮. 人民音樂. 2019(03)
[3]西漢;韬顒①R墓銅器定名和器用問題初論[J]. 曹斌. 文物. 2018(11)
[4]試論;韬顒①R墓編鈕鐘的編列[J]. 王清雷,徐長青,曹葳蕤,李文歡,楊軍. 音樂研究. 2018(05)
[5];韬钅挂魳肺奈锸状慰疾焓鲆猍J]. 王清雷,徐長青. 人民音樂. 2017(08)
[6]合謀與互動——談音樂考古學與考古學的關系[J]. 馮光生. 音樂研究. 2012(05)
[7]出土樂器測音研究的幾個問題[J]. 方建軍.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08(04)
[8]編鐘聲學特性及其在音樂中的應用[J]. 韓寶強. 演藝設備與科技. 2008(01)
[9]“音樂考古學”辨疑[J]. 王子初. 音樂研究. 2003(02)
[10]周代編鐘的雙音技術及應用[J]. 馮光生. 中國音樂學. 2002(01)
本文編號:31125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3112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