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潮州筆架山窯址出土青白釉花口瓶初探
發(fā)布時間:2021-02-26 06:20
<正>通過對我國唐代至宋元時期花口瓶發(fā)展源流的梳理,確認青白釉花口瓶是由景德鎮(zhèn)窯在北宋中后期開始燒制,并逐漸傳播到南方各省區(qū)燒制青白瓷的窯口,其中包括潮州筆架山窯和福建德化窯。通過與景德鎮(zhèn)湖田窯和福建德化窯考古發(fā)掘報告中青白釉花口瓶對比分析,初步推斷廣東潮州筆架山窯址新出土的青白釉花口瓶產(chǎn)地是潮州筆架山窯址的可能性最大,其時代初步判斷為北宋晚期或南宋早期。廣東潮州筆架山窯是北宋時期燒造青白瓷器為主的一處重要窯場。為配合筆架山潮州窯大遺址保護規(guī)劃編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及潮州市韓江東岸"三舊改造"項目建設,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從2012年開始至2018年先后三次
【文章來源】:東方收藏. 2020,(09)
【文章頁數(shù)】:7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宋金元時期扒村窯瓷器賞析[J]. 張迪. 收藏家. 2018(06)
[2]宋人的生活與器具實錄 記閑事與雅器——泰華古軒藏宋元珍品展[J]. 秦大樹,高憲平,李凱. 收藏. 2016(11)
[3]試析繁昌窯與景德鎮(zhèn)窯青白瓷發(fā)展之關系[J]. 崔名芳,朱建華. 東南文化. 2016(01)
[4]中晚唐瓷器花口風格試探[J]. 戴葉君. 榮寶齋. 2008(03)
[5]宋元時期磁州窯瓶類器物的發(fā)展及其使用功能探討[J]. 秦大樹. 南方文物. 2000(04)
[6]廣東梅縣市唐宋窯址[J]. 楊少祥. 考古. 1994(03)
[7]廣東梅縣古墓葬和古窯址調(diào)查、發(fā)掘簡報[J]. 古運泉. 考古. 1987(03)
[8]廣東潮州筆架山宋代瓷窯[J]. 黃玉質(zhì),楊少祥. 考古. 1983(06)
[9]景德鎮(zhèn)湖田窯考察紀要[J]. 劉新園,白焜. 文物. 1980(11)
[10]廣東惠州北宋窯址清理簡報[J]. 曾廣億,吳定賢. 文物. 1977(08)
博士論文
[1]中國古代器皿造型樣式研究[D]. 高紀洋.蘇州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052183
【文章來源】:東方收藏. 2020,(09)
【文章頁數(shù)】:7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宋金元時期扒村窯瓷器賞析[J]. 張迪. 收藏家. 2018(06)
[2]宋人的生活與器具實錄 記閑事與雅器——泰華古軒藏宋元珍品展[J]. 秦大樹,高憲平,李凱. 收藏. 2016(11)
[3]試析繁昌窯與景德鎮(zhèn)窯青白瓷發(fā)展之關系[J]. 崔名芳,朱建華. 東南文化. 2016(01)
[4]中晚唐瓷器花口風格試探[J]. 戴葉君. 榮寶齋. 2008(03)
[5]宋元時期磁州窯瓶類器物的發(fā)展及其使用功能探討[J]. 秦大樹. 南方文物. 2000(04)
[6]廣東梅縣市唐宋窯址[J]. 楊少祥. 考古. 1994(03)
[7]廣東梅縣古墓葬和古窯址調(diào)查、發(fā)掘簡報[J]. 古運泉. 考古. 1987(03)
[8]廣東潮州筆架山宋代瓷窯[J]. 黃玉質(zhì),楊少祥. 考古. 1983(06)
[9]景德鎮(zhèn)湖田窯考察紀要[J]. 劉新園,白焜. 文物. 1980(11)
[10]廣東惠州北宋窯址清理簡報[J]. 曾廣億,吳定賢. 文物. 1977(08)
博士論文
[1]中國古代器皿造型樣式研究[D]. 高紀洋.蘇州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0521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3052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