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時期的海洋政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7 14:25
本文關鍵詞:福特時期的海洋政策研究
【摘要】:二戰(zhàn)后,隨著各國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尤其是在海上捕魚技術,近海鉆探、深?辈旌投ㄎ荒芰Φ瓤茖W技術的進步,沿海各國都在戰(zhàn)后加大了對海洋資源的探查和開采力度,對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逐漸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問題。如何規(guī)范領海、國際海峽通過權、專屬經濟區(qū)的漁業(yè)和資源利用權、深海底資源開采、海洋環(huán)境保護、海洋科研和解決爭端等問題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日益引起了世界各國,,尤其是海洋大國美國的關注。 美國海洋政策是美國外交政策的重要內容,并且美國是世界海洋大國,美國的海洋政策與聯合國海洋政策的制定有著密切的關系。剖析福特時期美國海洋政策和海洋法以及其政策確立的過程及其影響因素,具體的探討福特時期美國海洋政策和海洋法對深入理解當今美國海洋政策和對我國海洋的管理及其政策的制定具有歷史借鑒意義。 本文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第一,緒論部分包含了四個方面的問題,分別是論文的研究目的與意義、論文的結構和研究方法、相關研究狀況述評及相關概念的界定。 第二,正文分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首先通過對主要時期和重要事件的梳理,對國際海洋法和美國海洋政策的歷史發(fā)展進行回顧,為研究福特時期海洋政策提供海洋法視角和海洋政策的歷史背景。第二部分,分析福特政府之前的國際海洋形勢,包括英國和加拿大向美國提出的多邊協議方案、帕多提案、1970年尼克松海洋聲明和聯合國海底委員會對美國政策的限制,對了解福特政府時期海洋政策的制定有重要幫助。第三部分,主要通過國防與安全政策,包括發(fā)展海軍力量和確保海軍機動能力;海洋經濟利益政策,包括海洋運輸與貿易、海洋漁業(yè)、海洋礦產資源等方面政策;海洋污染防治政策等三大方面,分析研究了福特時期的主要海洋政策。第四部分,對福特時期海洋政策的評價,包括其海洋政策的利益訴求、對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的召開及簽署海洋法公約的影響、通過對美國這一時期海洋政策的研究對中國海洋政策制定和海洋管理的一些啟示。 第三,在結語部分對全文進行提煉和升華。
【關鍵詞】:美國 福特時期 海洋法 海洋政策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771.2;K71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緒論10-19
- 0.1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10-11
- 0.2 論文的結構、研究方法及創(chuàng)新之處11-12
- 0.3 研究狀況述評12-16
- 0.3.1 國外研究現狀12-14
- 0.3.2 國內研究綜述14-16
- 0.4 相關概念的界定16-19
- 1 國際海洋法和美國海洋政策的歷史發(fā)展19-29
- 1.1 二戰(zhàn)后國際海洋法的歷史發(fā)展20-24
- 1.1.1 1945 年《大陸架公告》20-22
- 1.1.2 第一、二次聯合國海洋會議22-23
- 1.1.3 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23-24
- 1.2 二戰(zhàn)后美國海洋政策的發(fā)展24-29
- 1.2.1 杜魯門宣言發(fā)表24-25
- 1.2.2 艾森豪威爾政府奉行“海洋自由”原則25-27
- 1.2.3 尼克松時期 12 海里領海和海峽航行自由27-29
- 2 福特執(zhí)政前的國際海洋形勢29-35
- 2.1 英加向美國提出“多邊協議”方案29-31
- 2.1.1 英加向美國提“多邊協議”的目的及理由29-30
- 2.1.2 美國反對英加多邊協議30-31
- 2.2 帕多提案的提出31-32
- 2.3 1970 年美國總統海洋聲明32-33
- 2.4 聯合國海底委員會對美國海洋政策的限制33-35
- 3 福特政府時期海洋政策35-51
- 3.1 國防與安全政策35-40
- 3.1.1 發(fā)展海軍力量36-37
- 3.1.2 確保海軍機動能力37-40
- 3.2 海洋經濟利益政策40-47
- 3.2.1 運輸與貿易40-41
- 3.2.2 漁業(yè)41-44
- 3.2.3 海洋礦產資源44-47
- 3.3 海洋污染防治政策47-51
- 3.3.1 海洋污染問題47-48
- 3.3.2 聯邦立法48-49
- 3.3.3 國際合作49-51
- 4 對福特時期美國海洋政策的評價51-58
- 4.1 美國海洋政策的利益訴求51-52
- 4.2 對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的影響52-55
- 4.3 對中國海洋開發(fā)管理和海洋政策制定的啟示55-58
- 4.3.1 加強海軍建設,加強海洋安全控制55
- 4.3.2 大力發(fā)展海洋經濟,重視環(huán)境保護55-56
- 4.3.3 健全和完善海洋法律制度56-58
- 結束語58-60
- 參考文獻60-67
- 致謝67-68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以及參加科研情況68-6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忠法;;《海洋自由論》與格老秀斯國際法思想的起源和發(fā)展[J];比較法研究;2006年04期
2 宿濤;;試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和平規(guī)定對專屬經濟區(qū)軍事活動的限制和影響——美國軍事測量船在中國專屬經濟區(qū)內活動引發(fā)的法律思考[J];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03年02期
3 劉永濤;馬漢及其“海權”理論[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4 章佳;評馬漢的海權說[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5 馮學智;發(fā)展中國家對現代海洋法發(fā)展的貢獻[J];甘肅理論學刊;2003年05期
6 劉佳;李雙建;;新世紀以來美國海洋戰(zhàn)略調整及其對中國的影響述評[J];國際展望;2012年04期
7 程曉;;聯合國第三次海洋法會議評介[J];法學雜志;1983年01期
8 張曉麗;美國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問題[J];海洋開發(fā)與管理;2005年03期
9 王殿昌;;海洋經濟增長與海洋可持續(xù)發(fā)展統籌問題[J];海洋開發(fā)與管理;2008年05期
10 伍業(yè)鋒,趙明利,施平;美國海洋政策的最新動向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海洋信息;2005年04期
本文編號:9301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930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