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西方政治論文 >

英國新工黨政策:不僅僅是“第三條道路”

發(fā)布時間:2017-09-09 21:24

  本文關鍵詞:英國新工黨政策:不僅僅是“第三條道路”


  更多相關文章: 新工黨 第三條道路 撒切爾主義


【摘要】: 上世紀90年代末,歐洲各國的“新左翼”社會民主黨紛紛擊敗了信奉“新自由主義”的右派組閣執(zhí)政,整個歐洲“一片粉紅色”。新左翼紛紛宣布走“第三條道路”,其中尤以布萊爾所領導的英國新工黨為典型。第三條道路宣稱是既不同于左派,也不同于右派的道路。無論“第三條道路”政治的本質是更傾向于左派或者右派,它作為一種政治理念,點燃了政治理想主義的火焰,是對當今社會民主體制的一種新的嘗試。第三條道路因此在全球范圍內(nèi)引起了激烈的辯論和廣泛的關注,也有研究者對其進行了批評,認為“第三條道路”的內(nèi)容不過是“新瓶裝舊酒”,毫無新意。因此極有必要對其本質進行深入的剖析,以求對其有一個理性的認識。 綜觀新工黨的政策,所謂“第三條道路”具有強烈的右傾特征,承繼了許多保守黨,尤其是撒切爾政府的理念,并不是名實相符的“第三條道路”或者中間道路。新工黨之所以右傾,是因為它不得不服從于所處的時代、主流的意識形態(tài),而這些正是撒切爾主義的成功所奠定的。新工黨雖然在政策上、意識形態(tài)上與老工黨有了很大程度的脫離,但是新工黨仍然保持了老工黨部分重要的政治立場,這也是新工黨區(qū)別于“后撒切爾主義”的地方。在保持老工黨部分重要立場的同時,新工黨意識到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給英國帶來的機會與沖擊,強調教育亟待振興,提高公民職業(yè)素質,以更好地適應新的經(jīng)濟形勢和全球化的現(xiàn)實。因此新工黨所提倡的“第三條道路”的政策主張體現(xiàn)了三個明顯的特征:新工黨守護社會公平的底線的政策、很大程度上繼承撒切爾主義的精髓的政策,如引進市場競爭機制、加速私有化進程等以及對于教育的重視,改英國為投資社會的政策。其中承繼保守黨的政治理念和方針是新工黨最為顯著的特點。因此,在這個意義上,新工黨是向右轉了。
【關鍵詞】:新工黨 第三條道路 撒切爾主義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D756.1
【目錄】:
  • Acknowledgements4-5
  • 摘要5-6
  • Abstract6-8
  • Introduction8-10
  • Chapter On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cy Bases of the Third Way10-25
  • 1.1 The definition of the third way11-13
  • 1.2 Political ideology13-15
  • 1.3 Polices Bases of the third way politics15-21
  • 1.3.1 Commitment to maintain the basics of social equality16-19
  • 1.3.2 Inheritance of Thatcherism19
  • 1.3.3 Policy innovation19-21
  • 1.4 Literature review21-25
  • Chapter Two Rightward Policies in Welfare Area25-36
  • 2.1 Transition: From a welfare state to an investor’s state25-30
  • 2.1.1 Dilemma of the welfare state26-28
  • 2.1.2 New Labour’s approach: Getting people off benefits28-30
  • 2.2 Responsibilities of welfare provision30-36
  • 2.2.1 New Labour’s policies30-31
  • 2.2.2 Comparison of the Old Labour policy and the Thatcherite policy31-36
  • Chapter Three Taxations and Social Expenditure36-43
  • 3.1 Old Labour’s fiscal policies37-38
  • 3.2 Thatcherite fiscal approach38-40
  • 3.3 New Labour’s stance on taxations and social expenditure40-43
  • Chapter Four Regulation of Industry43-57
  • 4.1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ynamic business environment43-48
  • 4.1.1 Big Government--Solution or Problem?44-47
  • 4.1.2 New Labour’s commitment to set up a dynamic and profitable busine environment47-48
  • 4.2 Relation with the Trade Unions48-51
  • 4.2.1 Friend and Foe—the Trade Unions49-50
  • 4.2.2 New Labour’s distance from the Trade Unions50-51
  • 4.3 Privatization51-57
  • 4.3.1 Nationalization vs. Privatization51-53
  • 4.3.2 Rewriting clause IV of Labour’s constitution53-54
  • 4.3.3 New Labour’s 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54-57
  • Conclusion57-59
  • References59-6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劉建飛;歐洲社民黨“第三條道路”評析[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00年02期

2 王軍;新工黨與2001年英國大選——兼論工黨與保守黨的“共識政治”[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01年02期

3 李仲陽;;從“看管者”到“競爭者”——論撒切爾夫人國有企業(yè)的私有化[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4 趙紅;撒切爾夫人的福利觀[J];領導之友;2004年05期

5 丁建定;論撒切爾政府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J];歐洲;2001年05期

,

本文編號:82283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82283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107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