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濫用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權的認定
本文關鍵詞:日本對濫用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權的認定
更多相關文章: 日本 政府信息公開 濫用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權
【摘要】: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公民知情權,確保公民可以自由獲取政府信息,但該制度實施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濫用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權的問題。這是各國各地區(qū)在推行政府信息公開制度中普遍面臨的難題,尤其是一部分滋擾性申請不但耗費了大量的行政成本,也背離了政府信息公開的制度目的。為了解決此問題,令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更好地服務于那些確實需要信息的公眾,日本國家行政機關及地方公共團體都紛紛根據(jù)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對法律的解釋、對原有規(guī)定進行修改完善等方式,將具有惡意的申請視作濫用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權,并予以必要的規(guī)制。但總體上來看,這種限制都還極為謹慎,普遍強調(diào)應從申請人的行為辨別申請人是否具有惡意,尤其是司法判決中更加強調(diào)行政機關應當履行好政府信息公開義務,防止行政機關借此規(guī)避公開義務。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
【關鍵詞】: 日本 政府信息公開 濫用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權
【分類號】:D731.3
【正文快照】: 為保障公眾自由獲取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允許公眾申請政府機關公開政府信息,而無需與所申請的政府信息有任何利害關系。但通觀世界各國各地區(qū),幾乎都遇到了濫用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權的問題,甚至有的惡意申請耗費了大量的行政成本,影響了政府機關的正常秩序。因此,如何在最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章禮明;;鑒定申請權與決定權配置的重構[J];中國司法鑒定;2006年03期
2 李牧;;論公民信息申請權的實現(xiàn)障礙及其克服途徑[J];法學評論;2010年04期
3 吳宏文;;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權及反信息公開權[J];人民司法;2010年08期
4 王圣揚;論辯護律師的申請權及其法律保障[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5 孟祥娟;;論職務發(fā)明專利申請權、專利權的歸屬[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6 周峗;;論安樂死申請權[J];山東大學法律評論;2003年00期
7 白杰可;高博遠;孫延峰;;保存良好開發(fā)記錄,保持美國專利申請權[J];中國專利與商標;2002年02期
8 夏宇和;關于職務發(fā)明的日中比較及若干思考[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95年02期
9 戴波,王曉慧;安樂死概念中的幾個問題[J];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10 劉效敬;朱友粉;;論我國職務發(fā)明的制度缺陷及其完善[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弘;張鵬;;政府信息公開公民申請權研究[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吳壽生 黃 英 周一民;回避申請權的告知應當前置[N];人民法院報;2004年
2 尤鋼;法院如何保障當事人的續(xù)保申請權[N];江蘇法制報;2008年
3 朱立仁;海淀執(zhí)行改革新作迭出[N];人民法院報;2002年
4 河南省新野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楊柯一;強制醫(yī)療申請權與解除建議權缺一不可[N];檢察日報;2014年
5 策劃統(tǒng)籌 李峻峰 本報記者 黎品玉 通訊員 黃彩云;細微之處體現(xiàn)司法為民[N];法治快報;2006年
6 記者 張軍 通訊員 倪海英;審執(zhí)兼顧 各方聯(lián)動 強力執(zhí)行[N];西部法制報;2009年
7 梅穎;知名企業(yè)要防范商號被搶注為商標[N];江蘇經(jīng)濟報;2005年
8 成谷信;濫用訴權原因探析[N];江蘇經(jīng)濟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范文賢;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權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2 李茜;刑事庭審階段回避申請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5164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516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