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家政治:非洲選舉政治與族群沖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03 07:20
本文關鍵詞:輸家政治:非洲選舉政治與族群沖突研究
【摘要】:與成熟的民主國家相比,,非洲國家往往出現(xiàn)選舉失利者不接受選舉結果的情況即“輸家政治”,西方學者多將這歸因于非洲自身原因特別是族群矛盾或沖突。本文運用定量與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考察了自1960年至2012年間非洲大選中的輸家政治現(xiàn)象,得出了不同的結論。本研究顯示,非洲大選中的輸家政治可分為三個時期,即1960—1970年的非殖民化運動成功初期,1971—1991年的政治現(xiàn)代化倒退時期,1992—2012年“第三波”民主化時期。輸家政治在三個時期的表現(xiàn)和深層次動因并不相同,總體上族群矛盾不能被認為是非洲輸家政治的根本原因。定量研究顯示,族群因素僅在第二個時期有統(tǒng)計重要性,但并不暗示明確的因果關系。定量研究還顯示一個西方研究往往試圖回避的結論,即在第一和第三個時期,外部介入都是非洲輸家政治的重要誘因,或者說西方在非洲推廣的可能不是民主而是“民亂”,非洲需要確保對自身政治現(xiàn)代化進程的所有權。
【關鍵詞】:非洲選舉 族群沖突 輸家政治 外部介入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74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緒論8-20
- 第一節(jié) 選題的由來與意義9-10
- 第二節(jié) 研究綜述10-17
- 第三節(jié) 主要內(nèi)容、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點17-18
- 第四節(jié) 論證框架與章節(jié)結構18-20
- 第二章 理論分析框架20-37
- 第一節(jié) 非洲輸家政治的歷史20-30
- 1、 第一階段:非殖民化運動成功初期,1960—1970 年22-24
- 2、 第二階段:政治現(xiàn)代化倒退時期,1971—1991 年24-27
- 3、 第三階段:“第三波”民主化時期,1992—2012 年27-29
- 4、 歷史中的政治輸家29-30
- 第二節(jié) 非洲輸家政治的特點與影響因素30-33
- 1、 非洲輸家政治的特點30-32
- 2、 非洲輸家政治的影響因素32-33
- 第三節(jié) 理論框架的提出33-37
- 1、 理論的范式33-34
- 2、 理論的模型34-35
- 3、 理論的推論35-37
- 第三章 非洲選舉輸家政治:定量研究37-48
- 第一節(jié) 研究假設37-39
- 1、 選舉時間的假設37
- 2、 輸家政治持續(xù)時間的假設37-38
- 3、 輸家政治強度的假設38-39
- 第二節(jié) 數(shù)據(jù)與方法39-41
- 第三節(jié) 研究發(fā)現(xiàn)41-48
- 1、 總體檢驗42-44
- 2、 階段驗證44-48
- 第四章 非洲選舉輸家政治:案例研究48-64
- 第一節(jié) 國內(nèi)模式48-54
- 1、 尼日利亞48-50
- 2、 肯尼亞50-54
- 第二節(jié) 地區(qū)模式54-59
- 1、 剛果(金)54-56
- 2、 乍得56-59
- 第三節(jié) 國際模式59-64
- 1、 科特迪瓦59-60
- 2、 津巴布韋60-64
- 第五章 總體評估與未來展望64-75
- 第一節(jié) 非洲輸家政治的根源和啟示64-68
- 1、 非洲輸家政治的根源64-66
- 2、 非洲輸家政治的啟示66-68
- 第二節(jié) 非洲輸家政治的未來發(fā)展68-72
- 1、 輸家政治條件的預測69-70
- 2、 輸家政治觸發(fā)的預測70-72
- 第三節(jié) 應對非洲輸家政治的政策建議72-74
- 1、 保持國內(nèi)政治平衡的政策建議72-73
- 2、 處理國際政治因素的政策建議73-74
- 第四節(jié) 本文存在的不足和未來研究的方向74-75
- 附錄:回歸分析中各變量的定義和來源75-76
- 參考文獻76-82
- 致謝82-8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趙磊;;非洲族群沖突的最新進展及沖突管理[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1年03期
本文關鍵詞:輸家政治:非洲選舉政治與族群沖突研究
本文編號:5127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512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