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戴季陶對馬克思主義的譯介及其態(tài)度轉變
發(fā)布時間:2024-04-27 01:22
戴季陶是近代中國思想較為復雜的知識分子,也是五四時期在中國譯介與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國民黨有識之士,他對馬克思主義的譯介與研究在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史中占據(jù)一席之地。事實上,由于戴季陶較為特殊的政治立場,尤其是他后來對馬克思主義的態(tài)度轉變,有學者將他定性為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隊伍中的“非主流人物”,國內學界對戴季陶的研究范圍與力度有限。因此,本文將五四時期戴季陶對馬克思主義的譯介與態(tài)度轉變置于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從歷史的視角研究戴季陶在這一時期對馬克思主義的譯介工作及其后期態(tài)度轉變的緣由,最后嘗試評析其產生的歷史影響。本文以五四時期戴季陶試圖考察中國社會現(xiàn)狀、解決中國社會問題為內在邏輯主線,緊緊圍繞這一時期國內外政治經濟大動蕩的社會環(huán)境及復雜的理論背景,深入探究戴季陶對馬克思主義的譯介工作及其后期態(tài)度轉變的緣由。首先,五四時期,戴季陶選擇并譯介馬克思主義主要是受到當時的國際環(huán)境與國內社會現(xiàn)狀的影響,以及包括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三民主義、西方進化論以及各種社會主義思潮在內的理論背景的作用;其次,戴季陶有選擇地譯介馬克思主義,主要表現(xiàn)在對唯物史觀和政治經濟學理論的認識及實際運用,并最終提出改造社會現(xiàn)狀、破...
【文章頁數(shù)】: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一 選題緣起與意義
(一)選題緣起
(二)選題意義
二 研究現(xiàn)狀及其評述
(一)研究現(xiàn)狀
(二)總體評述
三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 相關問題的說明與界定
(一)研究時間的界定
(二)“譯介”與“傳播”的概念界定
第二章 戴季陶譯介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背景
一 戴季陶譯介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環(huán)境
(一)風云變幻的國際環(huán)境
(二)“壞到了不得”的國內現(xiàn)狀
二 戴季陶譯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背景
(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二)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
(三)各種社會主義思潮
(四)西方“進化論”思想
第三章 戴季陶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與運用
一 戴季陶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理解與運用
(一)“社會生活決定精神”
(二)工具改進推動生產力發(fā)展與生產關系變革
(三)“舊倫理的崩壞與新倫理的建設”
(四)關于階級斗爭學說的觀點
二 戴季陶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剖析與運用
(一)“經濟之歷史的發(fā)展”
(二)剩余價值理論
(三)“工銀之理法”
(四)“物價論”
三 戴季陶對適合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一)“協(xié)作共享”社會主義思想的提出
(二)協(xié)作社及其社會效用
(三)中國社會之“理想境”
第四章 戴季陶后期對馬克思主義的態(tài)度轉變及緣由
一 戴季陶后期對馬克思主義的態(tài)度轉變
(一)在理論層面上:轉變對階級斗爭學說的態(tài)度
(二)在實踐層面上:轉變對勞工問題的態(tài)度
二 戴季陶后期與馬克思主義分道揚鑣的緣由
(一)戴季陶對孫中山“三民主義”的修正
(二)戴季陶對馬克思主義在“學理上”與“實務上”的雙重態(tài)度
(三)戴季陶的階級立場和實用主義視角
(四)戴季陶后期對俄國十月革命的質疑
第五章 對戴季陶譯介馬克思主義的評析
一 戴季陶譯介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價值
(一)擴大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
(二)推動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社會實踐相結合
(三)影響了戴季陶自身思想的階段性變化
二 戴季陶譯介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局限
(一)“有選擇地”譯介馬克思主義存在明顯的認識不足
(二)“協(xié)作共享”的社會主義改造方案陷入空想的理論困境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本文編號:3965148
【文章頁數(shù)】: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一 選題緣起與意義
(一)選題緣起
(二)選題意義
二 研究現(xiàn)狀及其評述
(一)研究現(xiàn)狀
(二)總體評述
三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 相關問題的說明與界定
(一)研究時間的界定
(二)“譯介”與“傳播”的概念界定
第二章 戴季陶譯介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背景
一 戴季陶譯介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環(huán)境
(一)風云變幻的國際環(huán)境
(二)“壞到了不得”的國內現(xiàn)狀
二 戴季陶譯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背景
(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二)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
(三)各種社會主義思潮
(四)西方“進化論”思想
第三章 戴季陶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與運用
一 戴季陶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理解與運用
(一)“社會生活決定精神”
(二)工具改進推動生產力發(fā)展與生產關系變革
(三)“舊倫理的崩壞與新倫理的建設”
(四)關于階級斗爭學說的觀點
二 戴季陶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剖析與運用
(一)“經濟之歷史的發(fā)展”
(二)剩余價值理論
(三)“工銀之理法”
(四)“物價論”
三 戴季陶對適合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一)“協(xié)作共享”社會主義思想的提出
(二)協(xié)作社及其社會效用
(三)中國社會之“理想境”
第四章 戴季陶后期對馬克思主義的態(tài)度轉變及緣由
一 戴季陶后期對馬克思主義的態(tài)度轉變
(一)在理論層面上:轉變對階級斗爭學說的態(tài)度
(二)在實踐層面上:轉變對勞工問題的態(tài)度
二 戴季陶后期與馬克思主義分道揚鑣的緣由
(一)戴季陶對孫中山“三民主義”的修正
(二)戴季陶對馬克思主義在“學理上”與“實務上”的雙重態(tài)度
(三)戴季陶的階級立場和實用主義視角
(四)戴季陶后期對俄國十月革命的質疑
第五章 對戴季陶譯介馬克思主義的評析
一 戴季陶譯介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價值
(一)擴大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
(二)推動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社會實踐相結合
(三)影響了戴季陶自身思想的階段性變化
二 戴季陶譯介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局限
(一)“有選擇地”譯介馬克思主義存在明顯的認識不足
(二)“協(xié)作共享”的社會主義改造方案陷入空想的理論困境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本文編號:39651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965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