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文明:韋伯與馬克思——兼論韋伯與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認識
發(fā)布時間:2024-02-21 02:56
世人在論及韋伯時大多關注于他的宗教社會學的研究,從而忽略了韋伯在制度社會學中也有相當?shù)难芯砍晒。文明社會包括三個部分: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及制度文明。在這三個部分中,物質文明是社會存在的基礎,精神文明是對社會發(fā)展的支持,而制度文明是對社會秩序的規(guī)范。韋伯在他的作品中著重研究了人類社會制度的演變問題,并力圖從制度文明的視角解釋人類社會進入到文明社會的高級階段,為何西方有而東方無的問題。他從契約型的封建制度、合理性的經(jīng)濟制度、多元化的權威制度以及法理型的官僚制度四個方面進行縱橫兩方面的論述,比較清晰地闡述了人類近代社會東西方的不同發(fā)展歷程。 馬克思社會學的研究主要是從社會基本矛盾(生產(chǎn)力與生產(chǎn)關系、經(jīng)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出發(fā)來研究人類社會歷史變遷。因此,一方面制度問題始終沒有成為馬克思研究的中心話語;另一方面就對中國的研究而言,由于手頭資料有限,馬克思的研究沒有韋伯的研究充分。所以,我們就可以在制度文明上將二者做以比較研究,互輔互補,從而為我們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提供一個契入之點,同時也可為我們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制度完善作為理論上的指導。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容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韋伯的制度文明概述
1.1 制度與制度文明
1.2 選題的理論意義
1.3 選題的現(xiàn)實意義
二 契約型的封建制度
2.1 西方中世紀的采邑封建制
2.2 中國傳統(tǒng)的家產(chǎn)官僚制
三 合理性的經(jīng)濟制度
3.1 韋伯的四種資本主義
3.2 合理的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特征
3.3 韋伯與馬克思的異化觀點比較
四 多元化的權威制度
4.1 獨立的教會與僧侶集團
4.2 自主的商業(yè)城市及市民
4.3 分封制下的等級制
五 法理型的官僚科層制度
5.1 人類歷史上的三種統(tǒng)治形式
5.2 法理型統(tǒng)治的特征
5.3 官僚制的官僚化命運
六 韋伯與馬克思的資本主義研究之比較
6.1 二人對資本主義的產(chǎn)生方式之觀點比較
6.2 二人對資本主義的性質之觀點比較
6.3 二人對資本主義的矛盾之觀點比較
七 結語
參考文獻
文獻綜述
后記
本文編號:3904932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容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韋伯的制度文明概述
1.1 制度與制度文明
1.2 選題的理論意義
1.3 選題的現(xiàn)實意義
二 契約型的封建制度
2.1 西方中世紀的采邑封建制
2.2 中國傳統(tǒng)的家產(chǎn)官僚制
三 合理性的經(jīng)濟制度
3.1 韋伯的四種資本主義
3.2 合理的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特征
3.3 韋伯與馬克思的異化觀點比較
四 多元化的權威制度
4.1 獨立的教會與僧侶集團
4.2 自主的商業(yè)城市及市民
4.3 分封制下的等級制
五 法理型的官僚科層制度
5.1 人類歷史上的三種統(tǒng)治形式
5.2 法理型統(tǒng)治的特征
5.3 官僚制的官僚化命運
六 韋伯與馬克思的資本主義研究之比較
6.1 二人對資本主義的產(chǎn)生方式之觀點比較
6.2 二人對資本主義的性質之觀點比較
6.3 二人對資本主義的矛盾之觀點比較
七 結語
參考文獻
文獻綜述
后記
本文編號:39049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904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