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英國城市流浪兒及其教化問題探析
發(fā)布時間:2022-02-20 14:54
19世紀上半期,英國許多工業(yè)化城市出現(xiàn)了嚴峻的流浪兒問題,引起社會普遍關切。這一社會問題由多重因素所致:家庭貧困和監(jiān)管缺失是導致流浪兒數(shù)量增加的首要原因;流民政策執(zhí)行不力使這一問題不斷累積并趨于惡化;流浪兒群體自身的惡習與缺乏教育是其邊緣化的主觀因素。隨著英國社會兒童觀念的轉變,一些民間慈善組織開始擯棄傳統(tǒng)的懲戒手段,轉而嘗試通過教化途徑來救助流浪兒群體,幫助他們遠離街頭險惡環(huán)境。在這些慈善機構之中,習藝學校的成效最為明顯并最終獲得官方的認可和支持。在政府的積極干預下,習藝學校在19世紀中后期得到迅速發(fā)展,通過收容、教育和技能訓練等方式,改變了許多流浪兒的漂泊命運,也為其將來的就業(yè)提供了基本保障。
【文章來源】:貴州社會科學.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英國城市流浪兒的境況及社會成因
二、底層兒童觀的轉變與慈善教育的興起
三、政策轉向與習藝學校的興起
四、結語
本文編號:3635280
【文章來源】:貴州社會科學.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英國城市流浪兒的境況及社會成因
二、底層兒童觀的轉變與慈善教育的興起
三、政策轉向與習藝學校的興起
四、結語
本文編號:36352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635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