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與寬容 ——約翰·杜威的民主觀探析
發(fā)布時間:2021-11-19 01:08
當代很多政治哲學家——其中最有獨特性的是杜威——都對民主政治進行了詳細論證。他們認為民主是西方社會政治的標志,是西方社會區(qū)別于他類社會制度的最典型的特征。但是,信奉并為民主制度優(yōu)越性辯護的西方民主論者往往把民主政治的架構(gòu),判定為人類社會政治運轉(zhuǎn)的應(yīng)然形態(tài),無視民主制度的進化特性,人為地剝奪了民主制度本身所具有的本土性。所以說,民主并非像諸多政治哲學家所認為的那樣,是西方社會政治場域中所獨有的現(xiàn)象,而是一種不斷發(fā)展進化的政治生存形式,具有相對的意義和價值。如果遵循西方民主論者的論證思路,美國民主是西方民主史頂峰的結(jié)論成了定論,美國民主自然演變成了世界范圍內(nèi)不同社會發(fā)展的共同追求,成了一種檢視其他社會政治形態(tài)的存在價值的唯一標準。為何美國一味地輸出自己的民主?為何無端指責其他國家的民主進程?這種政治傲慢的產(chǎn)生,都是美國在世界政治領(lǐng)域中不能寬容地、進化地看待民主本身的表現(xiàn);诶迩迳鲜銎娕c誤解,并為民主的多元性存在事實找尋理性的辯護,有必要對杜威民主觀進行溯源性探討,因為杜威民主觀所蘊藏的寬容與進化向度正好能糾正美國民主進程中的偏差。杜威民主觀具有廣闊發(fā)展空間,他沒有靜態(tài)地看待民主,而是以...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0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論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論文的研究對象及其意義
二、 研究的基本思路
三、 文獻綜述
注釋
第一章 杜威民主觀的生成背景
一、 從確定的知識到作為分析具體關(guān)系的實踐
(一) 自然主義:從“經(jīng)驗”到“實驗”
(二) 認識即“過程”
(三) 行動:工具主義的核心理念
二、 美國民主政治思想的歷史起點
(一) 清教主義中的自治精神
(二) 先驅(qū)者之聲
(三) 杜威對先前西方民主思想的異議與改造
三、 村鎮(zhèn)自治——美國民主實踐的原初形態(tài)
(一) 政治與文化的雙重含蘊
(二) 一種基層政治管理模式的試驗
四、 杜威民主觀的另一面鏡子——十月革命所帶來的民主觀照
(一) 巴黎公社——社會主義民主的前奏
(二) 早期社會主義民主實踐對杜威的思想啟迪
注釋
第二章 杜威民主觀的發(fā)展軌跡
一、 進化:民主政治價值的載體
(一) 不確定性和偶然性
(二) 有機體概念
(三) 適應(yīng)
(四) 探究
(五) 權(quán)利的多元和自由的多變
二、 寬容:民主政治運轉(zhuǎn)的軸承
(一) 民主的生存向度
(二) 民主的倫理要素
(三) 以道德養(yǎng)成驗證民主的實效
(四) 民主運行的社會心理基礎(chǔ)
(五) 政治文明的道德閾限
注釋
第三章 杜威民主觀的理論延展
一、 自由主義民主
(一) 權(quán)力配置根據(jù)
(二) 政治主體邊界
(三) 政府權(quán)限
(四) 自由界限
二、 共和主義民主
(一) 公民責任
(二) 公民美德
(三) 無支配
(四) 合法性
三、 社群主義民主
(一) 社會自我
(二) 共同體
(三) 德性對自由至上的補濟
注釋
第四章 杜威民主觀的價值反思
一、 杜威民主觀:美國民主發(fā)展的重要轉(zhuǎn)折
(一) 作為“生活方式”的民主
(二) 對傳統(tǒng)民主觀三大原則的重新解讀
二、 民主在政治發(fā)展史中的中西分演
(一) 西方民主的歷史進程
(二) 中國民主的歷史進程
三、 杜威民主觀對中國民主建設(shè)的啟示
注釋
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麥金太爾的自由主義批判[J]. 姚大志. 社會科學輯刊. 2012(01)
[2]麥金太爾與傳統(tǒng)[J]. 姚大志. 思想戰(zhàn)線. 2012(01)
[3]桑德爾的人類學重構(gòu)及其還原[J]. 姚大志. 社會科學研究. 2012(01)
[4]論中西形而上學的實現(xiàn)方式[J]. 王天成.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11(05)
[5]自由主義旗幟下兩種不同民主理論的分野——當代西方主要民主理論評述[J]. 李良棟. 政治學研究. 2011(02)
[6]當代交往哲學中的實用主義之聲[J]. 王振林. 人文雜志. 2010(06)
[7]約翰·杜威與民主交往理論[J]. 王振林.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0(05)
[8]當代中國流行文化生成的動力機制——一種分析框架與研究視角[J]. 孫瑞祥.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
[9]試論民主與社會主義的本質(zhì)聯(lián)系[J]. 許振洲. 國際政治研究. 2008(04)
[10]民主正在成為我們時代的日常生活哲學[J]. 托馬·德·盧卡,沈亞生.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8(01)
本文編號:3503977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0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論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論文的研究對象及其意義
二、 研究的基本思路
三、 文獻綜述
注釋
第一章 杜威民主觀的生成背景
一、 從確定的知識到作為分析具體關(guān)系的實踐
(一) 自然主義:從“經(jīng)驗”到“實驗”
(二) 認識即“過程”
(三) 行動:工具主義的核心理念
二、 美國民主政治思想的歷史起點
(一) 清教主義中的自治精神
(二) 先驅(qū)者之聲
(三) 杜威對先前西方民主思想的異議與改造
三、 村鎮(zhèn)自治——美國民主實踐的原初形態(tài)
(一) 政治與文化的雙重含蘊
(二) 一種基層政治管理模式的試驗
四、 杜威民主觀的另一面鏡子——十月革命所帶來的民主觀照
(一) 巴黎公社——社會主義民主的前奏
(二) 早期社會主義民主實踐對杜威的思想啟迪
注釋
第二章 杜威民主觀的發(fā)展軌跡
一、 進化:民主政治價值的載體
(一) 不確定性和偶然性
(二) 有機體概念
(三) 適應(yīng)
(四) 探究
(五) 權(quán)利的多元和自由的多變
二、 寬容:民主政治運轉(zhuǎn)的軸承
(一) 民主的生存向度
(二) 民主的倫理要素
(三) 以道德養(yǎng)成驗證民主的實效
(四) 民主運行的社會心理基礎(chǔ)
(五) 政治文明的道德閾限
注釋
第三章 杜威民主觀的理論延展
一、 自由主義民主
(一) 權(quán)力配置根據(jù)
(二) 政治主體邊界
(三) 政府權(quán)限
(四) 自由界限
二、 共和主義民主
(一) 公民責任
(二) 公民美德
(三) 無支配
(四) 合法性
三、 社群主義民主
(一) 社會自我
(二) 共同體
(三) 德性對自由至上的補濟
注釋
第四章 杜威民主觀的價值反思
一、 杜威民主觀:美國民主發(fā)展的重要轉(zhuǎn)折
(一) 作為“生活方式”的民主
(二) 對傳統(tǒng)民主觀三大原則的重新解讀
二、 民主在政治發(fā)展史中的中西分演
(一) 西方民主的歷史進程
(二) 中國民主的歷史進程
三、 杜威民主觀對中國民主建設(shè)的啟示
注釋
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麥金太爾的自由主義批判[J]. 姚大志. 社會科學輯刊. 2012(01)
[2]麥金太爾與傳統(tǒng)[J]. 姚大志. 思想戰(zhàn)線. 2012(01)
[3]桑德爾的人類學重構(gòu)及其還原[J]. 姚大志. 社會科學研究. 2012(01)
[4]論中西形而上學的實現(xiàn)方式[J]. 王天成.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11(05)
[5]自由主義旗幟下兩種不同民主理論的分野——當代西方主要民主理論評述[J]. 李良棟. 政治學研究. 2011(02)
[6]當代交往哲學中的實用主義之聲[J]. 王振林. 人文雜志. 2010(06)
[7]約翰·杜威與民主交往理論[J]. 王振林.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0(05)
[8]當代中國流行文化生成的動力機制——一種分析框架與研究視角[J]. 孫瑞祥.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
[9]試論民主與社會主義的本質(zhì)聯(lián)系[J]. 許振洲. 國際政治研究. 2008(04)
[10]民主正在成為我們時代的日常生活哲學[J]. 托馬·德·盧卡,沈亞生.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8(01)
本文編號:35039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503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