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治的本質與局限 ——基于身體政治學的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1-11 00:55
禮治是中國傳統(tǒng)儒家所提倡的一種治理模式,在古代政治文明的發(fā)展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雖然禮治隨著歷史的進步漸漸遠離我們的視線,但是用一種全新的視角——身體政治學來分析這種傳統(tǒng)中國的治理模式仍然很有價值。身體政治學是現代政治學的一個分支,著重研究的是個體身體與政治體系間的互動關系。身體作為個體和政治體系的互動媒介,一方面?zhèn)體可以憑借身體做出政治上的表達,包括抗議性表達和順從性表達。另一方面?zhèn)體的身體也會為政治體系所控制和規(guī)訓。政治體系對身體的規(guī)訓包括身體外表、身體感官、身體行為等三個向度,并且利用身體去實現政治構建和政治變革等功能。禮治活動在中國歷史悠久,起源于巫術。巫術活動理性化之后便形成了禮,將禮作為治國的重要方略就形成了禮治。禮治的結構包含禮儀形式、禮儀制度和禮治內核三個層次。作為治國方略的禮治代表了一種由別異導向和諧的政治路線,并內涵著從他律到自律的約束機制。禮治一方面建構了一條修齊治平的外王理路,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人們依附于禮制,給人們的思想筑起了一道藩籬;谏眢w政治學的視閾可以對禮治的本質進行深入的分析。禮治的目的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規(guī)訓人的行為和情感,進而塑造君子人格;另...
【文章來源】:南昌大學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導論
1.1 選題背景與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選題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外研究綜述
1.2.2 國內研究綜述
1.2.3 研究述評
1.3 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點
1.3.1 研究方法
1.3.2 創(chuàng)新點
1.4 論文思路與結構
第2章 身體政治學:身體的政治意義
2.1 身體:個體與政治體系的互動媒介
2.2 個體身體的政治表達
2.2.1 個體身體的抗議性表達
2.2.2 個體身體的順從性表達
2.3 政治體系對身體的控制和規(guī)訓
2.3.1 身體歸屬的群體框架:個體何以屈從于政治體系
2.3.2 政治體系對身體的規(guī)訓向度
2.3.3 身體規(guī)訓的政治功能
第3章 禮治的起源、結構和特征
3.1 禮的起源:巫術的制度化
3.2 禮治的結構
3.2.1 禮儀形式:儀式性
3.2.2 禮儀制度:規(guī)范性
3.2.3 禮治內核:仁與秩序
3.3 禮治的特征
3.3.1 由別異導向和諧的等級政治路線
3.3.2 從他律到自律的約束機制
3.3.3 修齊治平的外王理路
3.3.4 人身依附與思想藩籬
第4章 禮治的本質:從身體規(guī)訓到政治秩序
4.1 禮治的目的:內在型塑與合法性的構建
4.1.1 禮治構建政治合法性
4.1.2 禮治規(guī)訓內心情感,塑造君子人格
4.2 禮治的手段:身體的規(guī)訓與教化
4.2.1 從身體規(guī)訓走向政治規(guī)范
4.2.2 身體規(guī)訓的過程:基于跪拜禮的個案分析
4.3 禮治的效果:天下平與等級秩序
4.3.1 平天下的身體基礎:個體認同與領袖垂范
4.3.2 天下平的隱憂:等級秩序的固化
第5章 禮治的局限
5.1 儀式的限度:意義的失卻與價值的疏離
5.1.1 形式化的儀式:意義的失卻
5.1.2 固化的儀式:價值的疏離
5.2 規(guī)訓的限度:身體與內心的二元分割
5.2.1 身體與內心的合力與張力
5.2.2 身體與內心分割的結果
5.3 身體的限度:修身與治國的層級斷裂
第6章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488286
【文章來源】:南昌大學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導論
1.1 選題背景與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選題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 國外研究綜述
1.2.2 國內研究綜述
1.2.3 研究述評
1.3 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點
1.3.1 研究方法
1.3.2 創(chuàng)新點
1.4 論文思路與結構
第2章 身體政治學:身體的政治意義
2.1 身體:個體與政治體系的互動媒介
2.2 個體身體的政治表達
2.2.1 個體身體的抗議性表達
2.2.2 個體身體的順從性表達
2.3 政治體系對身體的控制和規(guī)訓
2.3.1 身體歸屬的群體框架:個體何以屈從于政治體系
2.3.2 政治體系對身體的規(guī)訓向度
2.3.3 身體規(guī)訓的政治功能
第3章 禮治的起源、結構和特征
3.1 禮的起源:巫術的制度化
3.2 禮治的結構
3.2.1 禮儀形式:儀式性
3.2.2 禮儀制度:規(guī)范性
3.2.3 禮治內核:仁與秩序
3.3 禮治的特征
3.3.1 由別異導向和諧的等級政治路線
3.3.2 從他律到自律的約束機制
3.3.3 修齊治平的外王理路
3.3.4 人身依附與思想藩籬
第4章 禮治的本質:從身體規(guī)訓到政治秩序
4.1 禮治的目的:內在型塑與合法性的構建
4.1.1 禮治構建政治合法性
4.1.2 禮治規(guī)訓內心情感,塑造君子人格
4.2 禮治的手段:身體的規(guī)訓與教化
4.2.1 從身體規(guī)訓走向政治規(guī)范
4.2.2 身體規(guī)訓的過程:基于跪拜禮的個案分析
4.3 禮治的效果:天下平與等級秩序
4.3.1 平天下的身體基礎:個體認同與領袖垂范
4.3.2 天下平的隱憂:等級秩序的固化
第5章 禮治的局限
5.1 儀式的限度:意義的失卻與價值的疏離
5.1.1 形式化的儀式:意義的失卻
5.1.2 固化的儀式:價值的疏離
5.2 規(guī)訓的限度:身體與內心的二元分割
5.2.1 身體與內心的合力與張力
5.2.2 身體與內心分割的結果
5.3 身體的限度:修身與治國的層級斷裂
第6章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4882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488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