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民主模式的形態(tài)與適應性
發(fā)布時間:2021-07-27 08:50
<正>發(fā)軔于20世紀70年代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在其退潮之際的普遍現(xiàn)象是一些國家開出了民主之花卻結出了威權之果。同樣經(jīng)歷了國家轉型,不同的國家卻呈現(xiàn)出不同的政治形態(tài)。關于民主與威權的研究,在20世紀90年代冷戰(zhàn)的背景下,熊彼特用"選舉"的概念架起了民主與威權之間的橋梁,但這種用選舉來判定民主"有無"的標準所形成的民主與威權的二分方式,已經(jīng)難以解釋21世紀的今天民主事實上的多寡問題。對于中亞國家民主與威權的判斷,亦應在其發(fā)展的連續(xù)光譜之上予以言說。集權式民主是中亞國家從威權主義向民主政
【文章來源】:國際研究參考. 2020,(06)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集權式民主論
(一)關于精英民主。
(二)集權式民主。
二、集權式民主的形態(tài)
(一)三權分立與強人政治。
(二)政黨政治與一黨(政權黨)獨大。
(三)選舉政治與形式民主。
三、中亞國家集權式民主的適應性
(一)體制基礎:
(二)制度沖擊:
(三)權力鞏固: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米格代爾的“社會中的國家”——建構國家與社會關系的“新”研究路徑[J]. 趙娟娟. 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 2020(01)
[2]吉爾吉斯斯坦的“民主之殤”[J]. 許濤. 世界知識. 2019(18)
[3]國家構建、民主化回應與中亞政治穩(wěn)定的形成[J]. 孫超. 國際關系研究. 2019(03)
[4]俄羅斯民主:中國學者的視角[J]. 俞可平. 國際政治研究. 2016(02)
[5]論制約中亞民主政治轉型進程的諸因素[J]. 楊進. 國外理論動態(tài). 2014(03)
[6]中亞國家政治體制的選擇:世俗、民主、威權、無政府[J]. 潘志平. 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 2011(01)
[7]從“自由民主”到“可控民主”:俄羅斯政治體制改革的經(jīng)濟學解析與啟示[J]. 白千文. 俄羅斯研究. 2009(04)
[8]“可控民主”:中亞民主化道路的理性選擇[J]. 朱新光,蘇萍. 現(xiàn)代國際關系. 2008(01)
[9]中亞民主化和民主建設簡析[J]. 李捷,趙春麗.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05)
[10]關于俄羅斯“可控民主”的若干思考[J]. 李興耕. 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 2004(05)
本文編號:3305463
【文章來源】:國際研究參考. 2020,(06)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集權式民主論
(一)關于精英民主。
(二)集權式民主。
二、集權式民主的形態(tài)
(一)三權分立與強人政治。
(二)政黨政治與一黨(政權黨)獨大。
(三)選舉政治與形式民主。
三、中亞國家集權式民主的適應性
(一)體制基礎:
(二)制度沖擊:
(三)權力鞏固: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米格代爾的“社會中的國家”——建構國家與社會關系的“新”研究路徑[J]. 趙娟娟. 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 2020(01)
[2]吉爾吉斯斯坦的“民主之殤”[J]. 許濤. 世界知識. 2019(18)
[3]國家構建、民主化回應與中亞政治穩(wěn)定的形成[J]. 孫超. 國際關系研究. 2019(03)
[4]俄羅斯民主:中國學者的視角[J]. 俞可平. 國際政治研究. 2016(02)
[5]論制約中亞民主政治轉型進程的諸因素[J]. 楊進. 國外理論動態(tài). 2014(03)
[6]中亞國家政治體制的選擇:世俗、民主、威權、無政府[J]. 潘志平. 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 2011(01)
[7]從“自由民主”到“可控民主”:俄羅斯政治體制改革的經(jīng)濟學解析與啟示[J]. 白千文. 俄羅斯研究. 2009(04)
[8]“可控民主”:中亞民主化道路的理性選擇[J]. 朱新光,蘇萍. 現(xiàn)代國際關系. 2008(01)
[9]中亞民主化和民主建設簡析[J]. 李捷,趙春麗.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05)
[10]關于俄羅斯“可控民主”的若干思考[J]. 李興耕. 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 2004(05)
本文編號:33054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305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