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政策能否采用美國/印度模式?(下)
發(fā)布時間:2021-05-01 03:40
中國有些學者辯稱,法律條文上的少數(shù)民族權利,包括民族區(qū)域自治和優(yōu)惠政策,都應該沿著自由主義線路進行改革;少數(shù)民族應該"去政治化",即作為文化群體來對待,其成員應該只有個體而非集體權利。他們建議中國應該仿照美國和印度的模型,推行"第二代民族政策"。但本文卻要說明:以美國和印度的民族政策作為模型,恰恰沒有這些學者所標榜的民族平等和諧特性。因為這兩個國家的少數(shù)民族的地位低下,處境持續(xù)惡化,導致其嚴重不滿。筆者認為中國的民族政策也并不必非要在純粹個體權利與維持系統(tǒng)現(xiàn)狀之間僅取其一,少數(shù)民族權利的擴展而不是收縮,反而能給中國帶來更大的民族平等和社會穩(wěn)定。
【文章來源】: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41(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3 頁
【文章目錄】:
四、中國的民族差別與國民認同
(一) 差別與區(qū)位
(二) 歧視、優(yōu)惠與自治
(三) 少數(shù)民族的族裔與國民認同
(四) 異族通婚:美國比中國更普遍?
五、結論:美國和印度樣板不可學, “去政治化”案例不可信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農村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勞動力轉移的比較[J]. 丁賽. 民族研究. 2006(05)
[2]新疆塔城市族際婚姻調查[J]. 李曉霞. 新疆社會科學. 2006(03)
[3]夏河縣拉卜楞鎮(zhèn)族際通婚狀況調查[J]. 許振明. 甘肅社會科學. 2005(06)
[4]中國各民族間族際婚姻的現(xiàn)狀分析[J]. 李曉霞. 人口研究. 2004(03)
[5]云南民族間通婚的家庭類型與人口結構研究[J]. 呂昭河. 思想戰(zhàn)線. 2000(06)
[6]蒙、滿、回、漢四族通婚研究──呼和浩特市區(qū)的個案[J]. 王俊敏. 西北民族研究. 1999(01)
本文編號:3170073
【文章來源】: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41(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3 頁
【文章目錄】:
四、中國的民族差別與國民認同
(一) 差別與區(qū)位
(二) 歧視、優(yōu)惠與自治
(三) 少數(shù)民族的族裔與國民認同
(四) 異族通婚:美國比中國更普遍?
五、結論:美國和印度樣板不可學, “去政治化”案例不可信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農村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勞動力轉移的比較[J]. 丁賽. 民族研究. 2006(05)
[2]新疆塔城市族際婚姻調查[J]. 李曉霞. 新疆社會科學. 2006(03)
[3]夏河縣拉卜楞鎮(zhèn)族際通婚狀況調查[J]. 許振明. 甘肅社會科學. 2005(06)
[4]中國各民族間族際婚姻的現(xiàn)狀分析[J]. 李曉霞. 人口研究. 2004(03)
[5]云南民族間通婚的家庭類型與人口結構研究[J]. 呂昭河. 思想戰(zhàn)線. 2000(06)
[6]蒙、滿、回、漢四族通婚研究──呼和浩特市區(qū)的個案[J]. 王俊敏. 西北民族研究. 1999(01)
本文編號:31700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170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