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邊疆治理中國家認同建構的公共政策邏輯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03 07:16
國家認同是困擾多民族國家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新時代邊疆治理應將強化國家認同建構作為重要使命。在邊疆治理中,公共政策作為基本治理工具,建構著國家認同的利益、政治、文化以及民族團結基礎。公共政策對國家認同建構的作用具有二重性。審視邊疆治理中的公共政策,存在著政策模式中穩(wěn)定與發(fā)展關系失衡、族際主義政策取向、政策執(zhí)行力不足、政策沖突、政策創(chuàng)新乏力等問題,這些問題在不同程度上制約著邊疆地區(qū)民眾的國家認同。新時代邊疆治理應不斷優(yōu)化政策,促進國家認同的持續(xù)、穩(wěn)固建構。
【文章來源】:云南行政學院學報. 2020,22(0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一、強化國家認同是新時代邊疆治理的重要使命
(一)國家認同問題的重要性
(二)邊疆地區(qū)國家認同問題的顯現
(三)新時代邊疆治理要重視強化國家認同
二、邊疆治理中國家認同建構與公共政策的內在邏輯關系
(一)公共政策夯實國家認同的利益基礎
(二)公共政策筑牢國家認同的政治基礎
(三)公共政策鞏固國家認同的文化基礎
(四)公共政策維系國家認同的民族團結基礎
三、新時代邊疆治理中制約國家認同建構的政策因素分析
(一)邊疆治理政策模式中穩(wěn)定與發(fā)展的關系失衡
(二)邊疆治理“族際主義”取向的政策影響國家認同
(三)邊疆治理中政策執(zhí)行力有待加強
(四)邊疆治理中的政策沖突降低政府績效
(五)邊疆治理中政策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
四、新時代邊疆治理中國家認同建構的公共政策優(yōu)化路徑
(一)邊疆治理應堅持穩(wěn)定與發(fā)展并重的政策模式
(二)邊疆治理應堅持區(qū)域主義與整體主義相統一的政策取向
(三)邊疆治理應提升政策執(zhí)行的有效性
(四)邊疆治理要減少政策沖突
(五)邊疆治理應增強政策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團結之路70年:新中國民族團結理論與實踐的歷史脈絡[J]. 張少春. 西北民族研究. 2019(03)
[2]邊疆發(fā)展須要國家戰(zhàn)略的推動[J]. 周平.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19(02)
[3]英國人國家認同建構中的公民教育:作用考察與背景分析[J]. 陶翀,饒從滿. 外國教育研究. 2018(11)
[4]英國退歐背景下蘇格蘭的獨立運動[J]. 傅聰. 國際論壇. 2018(01)
[5]邊疆治理視野中的國家認同問題析論[J]. 夏文貴. 黑龍江民族叢刊. 2017(02)
[6]陸疆治理:從“族際主義”轉向“區(qū)域主義”[J]. 周平. 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2015(06)
[7]論我國邊疆地區(qū)的宗教滲透與治理[J]. 朱碧波. 理論月刊. 2015(03)
[8]論國家認同的基本內涵[J]. 吳玉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2015(01)
[9]從精英吸納到公民政治參與——云南邊疆治理中政治吸納模式的轉型[J]. 袁明旭. 思想戰(zhàn)線. 2014(03)
[10]現代國家認同建構的政治邏輯[J]. 林尚立. 中國社會科學. 2013(08)
本文編號:3060855
【文章來源】:云南行政學院學報. 2020,22(0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一、強化國家認同是新時代邊疆治理的重要使命
(一)國家認同問題的重要性
(二)邊疆地區(qū)國家認同問題的顯現
(三)新時代邊疆治理要重視強化國家認同
二、邊疆治理中國家認同建構與公共政策的內在邏輯關系
(一)公共政策夯實國家認同的利益基礎
(二)公共政策筑牢國家認同的政治基礎
(三)公共政策鞏固國家認同的文化基礎
(四)公共政策維系國家認同的民族團結基礎
三、新時代邊疆治理中制約國家認同建構的政策因素分析
(一)邊疆治理政策模式中穩(wěn)定與發(fā)展的關系失衡
(二)邊疆治理“族際主義”取向的政策影響國家認同
(三)邊疆治理中政策執(zhí)行力有待加強
(四)邊疆治理中的政策沖突降低政府績效
(五)邊疆治理中政策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
四、新時代邊疆治理中國家認同建構的公共政策優(yōu)化路徑
(一)邊疆治理應堅持穩(wěn)定與發(fā)展并重的政策模式
(二)邊疆治理應堅持區(qū)域主義與整體主義相統一的政策取向
(三)邊疆治理應提升政策執(zhí)行的有效性
(四)邊疆治理要減少政策沖突
(五)邊疆治理應增強政策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團結之路70年:新中國民族團結理論與實踐的歷史脈絡[J]. 張少春. 西北民族研究. 2019(03)
[2]邊疆發(fā)展須要國家戰(zhàn)略的推動[J]. 周平.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2019(02)
[3]英國人國家認同建構中的公民教育:作用考察與背景分析[J]. 陶翀,饒從滿. 外國教育研究. 2018(11)
[4]英國退歐背景下蘇格蘭的獨立運動[J]. 傅聰. 國際論壇. 2018(01)
[5]邊疆治理視野中的國家認同問題析論[J]. 夏文貴. 黑龍江民族叢刊. 2017(02)
[6]陸疆治理:從“族際主義”轉向“區(qū)域主義”[J]. 周平. 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2015(06)
[7]論我國邊疆地區(qū)的宗教滲透與治理[J]. 朱碧波. 理論月刊. 2015(03)
[8]論國家認同的基本內涵[J]. 吳玉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2015(01)
[9]從精英吸納到公民政治參與——云南邊疆治理中政治吸納模式的轉型[J]. 袁明旭. 思想戰(zhàn)線. 2014(03)
[10]現代國家認同建構的政治邏輯[J]. 林尚立. 中國社會科學. 2013(08)
本文編號:30608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060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