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顧民主由遠及近、由弱變強的發(fā)展歷程,我們發(fā)現(xiàn),“民主”作為一種觀念、一種制度、亦或是一套實踐方式,經(jīng)過漫長的演變逐漸成為在全世界推廣開來的政治內(nèi)核。今天,民主國家正因民主危機或民主赤字備受困擾,而非民主國家正千方百計走在通往民主的道路上。正因如此,對民主的討論熱度才經(jīng)久不衰,從而產(chǎn)生了各種各樣的民主理論。喬姆斯基作為美國著名的左翼思想家,長期以來,他的民主理論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個中緣由主要是在大多數(shù)學者看來,相較其他民主理論家系統(tǒng)的民主理論而言,喬姆斯基的民主思想充斥著模棱兩可的言語和常識性的推論,因此不足以稱之為“理論”。與大多數(shù)學者的觀點相反,本文通過對喬姆斯基的民主思想進行全面細致的清理,挖掘出在他民主思想背后隱藏的理論框架,以此來證明喬姆斯基民主理論的存在?偟膩碚f,喬姆斯基的民主理論建立在他的人的本質(zhì)論的基礎上,并由此展開了對資本主義民主全面而深刻的批判,提出了對理想的民主社會的構想和規(guī)劃。本文共分為三個部分、五個章節(jié)。第一部分分析了喬姆斯基民主理論的緣起,主要包含其民主理論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思想淵源以及喬姆斯基的個人經(jīng)歷三個方面。時代背景方面,鑒于喬姆斯基的民主理論并不是某一特定時期或時代背景下的產(chǎn)物,它還在不斷發(fā)展過程中,因此本文主要選取了對其民主理論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的四個歷史事件,對它們進行重點敘述。思想淵源方面,盧梭和康德等人關于自由的觀點既影響了喬姆斯基對人的本質(zhì)的基本看法,又被看作是喬姆斯基批判資本主義民主的重要依據(jù);以巴枯寧、洛克爾為代表的無政府主義思想主要為喬姆斯基關于理想的民主社會的構想提供了重要借鑒;以布魯格斯和潘涅庫克為代表的一些左派馬克思主義者關于資本主義民主批判以及社會建構的諸多思想也同樣對喬姆斯基的民主理論有重要的啟發(fā)作用;笛卡爾式的理性主義在喬姆斯基語言學思想與政治思想之間搭建了橋梁,使得喬姆斯基的民主理論染上了理性主義的色彩。個人經(jīng)歷方面,本文主要從家庭背景、學校教育以及社區(qū)文化三個方面闡發(fā)喬姆斯基的個人成長經(jīng)歷對其民主理論形成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第二部分梳理并總結了喬姆斯基民主理論的具體內(nèi)容,由于這部分內(nèi)容是本文的核心,因此用三章篇幅來分別展開。首先,喬姆斯基基于理性主義和本質(zhì)主義的人的本質(zhì)論是其民主理論的哲學基礎。對此,本文主要討論了是否存在人的本質(zhì)以及喬姆斯基與?玛P于人的本質(zhì)的爭論兩個問題,并嘗試對喬姆斯基的人的本質(zhì)論的基本特點進行概括,進而闡明其人的本質(zhì)論與民主理論的關系。其次,喬姆斯基對資本主義民主的批判是其民主理論的的關鍵部分。在這一部分,本文主要針對喬姆斯基關于程序民主、新自由主義、新聞媒體、教育體系以及外交政策反民主的批判進行了重點論述。最后,在對資本主義民主進行批判的過程中,喬姆斯基提出了他對理想的民主社會的勾勒,也就是他的自由意志論的社會主義思想。概括說來,喬姆斯基的自由意志論的社會主義思想主要包括他關于國家與政府的去留、自由與平等的共存、以及實現(xiàn)理性的社會模式等觀點。第三部分通過對前文的反思,分析了喬姆斯基民主理論的獨特性、當代價值以及局限性。本文認為,喬姆斯基民主理論的獨特性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分析:首先,喬姆斯基語言學對人的本質(zhì)的探究間接影響了其民主理論;其次,在對資本主義民主進行批判的過程中,喬姆斯基更執(zhí)著于對其生活的土地——美國本土的批判,也因此使得他的批判更加具體而微;最后,與大多數(shù)從理論層面對資本主義民主加以批判的左翼思想家相比,喬姆斯基則是更多地從現(xiàn)象層面對資本主義民主加以剖析。關于喬姆斯基民主理論的當代價值,本文針對其民主理論的具體內(nèi)容概括為三點:一是推動了現(xiàn)代社會人的本質(zhì)的復歸;二是深化了對資本主義民主本質(zhì)的認識;三是為“人類歷史的第三階段的解放”提供了一條新路。最后,本文從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上分析了喬姆斯基民主理論的局限性。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D0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建新;;國外后民主理論研究:發(fā)展脈絡、相關爭論與學術啟示[J];國外社會科學;2018年02期
2 胡珊琴;;民主的二維:選舉兼論辯——試論佩迪特的民主理論[J];武陵學刊;2019年04期
3 高茂森;;西方民粹化民主的理論之根[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01期
4 徐靜;;從國家和社會的角度探討民主理論的發(fā)展[J];湖北文理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5 李匡夫;論民主的兩種形態(tài)和行政體制的民主建設[J];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南京市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6 錢再見;唐慶鵬;;國外協(xié)商民主研究譜系與核心議題評析[J];文史哲;2015年04期
7 莊澤林;;黨內(nèi)民主理論與實踐推進探討[J];理論導刊;2011年11期
8 史蒂文·列維茨基;瑪利亞·維多利亞·穆里洛;劉玉;;弱基礎上的制度建設[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14年05期
9 呂曉剛;;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理論建設的幾點思考[J];滄桑;2008年06期
10 劉世林;許麗萍;;試論馬克思民主理論對當代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啟示[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斯蒂芬諾·佩去契尼;劉芳;;再思批判理論:規(guī)范性、權力與民主[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5)[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羅富尊;在自由和平等之間[D];復旦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育曉;喬姆斯基的民主理論研究[D];西南大學;2018年
2 王璐璐;哈貝馬斯的話語民主理論研究[D];湖北大學;2018年
3 董小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研究[D];河南大學;2014年
4 楊晨;論我國的村務公開制度[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海s
本文編號:27501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750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