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左翼政權的歷史、現(xiàn)狀及展望
【圖文】:
政權與宗教人士之間應該建立戰(zhàn)略性聯(lián)盟。查韋斯生前曾說:真正的基督比任何社會主義者都更加具有共產(chǎn)主義思想。他認為,,玻利瓦爾的革命深得基督教教義精髓——如追求社會公平,為了人類尊嚴、平等和自由而斗爭等。尼加拉瓜總統(tǒng)丹尼爾·奧爾特加2012年在他第二次總統(tǒng)競選時強調(diào)了他的基督教信仰,其競選集會中甚至伴有宗教程序,支持他的選民在街上呼喊著他們的口號是“基督教徒,社會主義者,讓我們一起團結起來”。而巴拉圭總統(tǒng)費爾南多·盧戈甚至曾經(jīng)是一名主教?梢,拉美左翼政權中宗教色彩十分濃厚。圖1拉丁美洲政治圖譜第六,在地緣政治上連成一體。拉美左翼政權在地理位置上所處的位置也具有一定的特點。按照傳統(tǒng)的界線,美國以南的美洲(包括加勒比群島國家)稱為拉丁美洲,巴拿馬運河以南的大陸被劃歸為南美洲。從圖1拉丁美洲的地緣政治圖譜來看,2010年前,巴拿馬運河以北的拉丁美洲的左翼政權——危地馬拉、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在北美-5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高杰;;“文化臺獨”歷史與現(xiàn)狀評析[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2 溫北炎;;中國—印尼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現(xiàn)狀與展望[J];東南亞研究;2007年01期
3 左雙文;海峽兩岸關系的歷史、現(xiàn)狀與前景[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4 耿楓;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與歐盟關系[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5 吳立志;;國際恐怖主義防治機制的歷史與現(xiàn)狀[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6 ;我院舉行“南海問題的歷史與現(xiàn)狀”學術報告會[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7 池蓮子;荷蘭華人的歷史、現(xiàn)狀及問題[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8年03期
8 希潤昌;對多極化與新格局現(xiàn)狀及其趨勢的若干看法[J];國際觀察;1998年05期
9 劉德有;發(fā)展中日關系之我見[J];日本學刊;2002年04期
10 王存剛;中美關系的發(fā)展前景及對策思考[J];錦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劉克梁;;公民意識與和諧社會的構建[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南京大學課題組;袁勤儉;;江蘇省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現(xiàn)狀及增強對策分析[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會暨“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陳建華;張永年;周金林;;當前重點“法輪功”人員教育轉化攻堅面臨的困難及對策[A];邪教防范與治理對策學術論文精選[C];2003年
4 陳洋庚;;中部地區(qū)公共服務供給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思考[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劉瓊;;現(xiàn)階段我國網(wǎng)民管理問題研究[A];中國傳媒大學第三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王鴻浩;;新中國60年歷史上的四次重大選擇[A];提高領導科學發(fā)展能力暨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日中投資促進機構會長 豐田章一郎;面向21世紀 展望日中經(jīng)濟合作[N];中國工商報;2000年
2 記者文雪梅;女代表展望商會遠景[N];中華工商時報;2002年
3 本報駐聯(lián)合國記者 何洪澤;新世紀 新挑戰(zhàn)[N];人民日報;2001年
4 記者 翟永太;公安部 聯(lián)合國兒基會“打拐”合作項目總結展望會在京召開[N];人民公安報;2000年
5 本報記者 王蘊祥;展望“十五”:未來如何面對[N];人民代表報;2001年
6 本報駐加拿大記者 陳特安;展望八國集團峰會[N];人民日報;2002年
7 新華社記者 朱忠良 吳宇;選擇上海將換來精彩的回報[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8 施欣;臺俄關系現(xiàn)狀及新進展[N];中華工商時報;2001年
9 記者 劉鋼;德國政府機構“分居”現(xiàn)狀不變[N];人民日報;2000年
10 本報記者 王堯;眾望所歸 任重道遠[N];人民日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袁群;瑞典社會民主黨執(zhí)政的歷史、理論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2 賀欽;拉美替代一體化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耀彬;烏俄關系:回顧與展望[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謝毅敏;我國選舉制度的歷史、現(xiàn)狀和改革探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3 吳凌英;從政府成本角度看我國政府管理改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程詠梅;我國村委會選舉制度的進一步完善[D];鄭州大學;2005年
5 彭成剛;斯大林模式在中國的歷史考察[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6 王蘇;當前我國弱勢群體政治參與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楊曉明;人民代表大會預算監(jiān)督制度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8年
8 方愛清;構建和諧社會的文化基礎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9 李媛;政務超市(行政服務中心)在新疆實施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研究[D];新疆大學;2006年
10 黃建平;我國網(wǎng)絡政治信息傳播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5823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582329.html